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协天地》2012,(8):26-27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及ECFA后续协商稳步推进,如何深化两岸合作、如何发展两岸绿色物流、如何推动两岸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成了两岸业界共同关心的话题。6月17-18日,以"两岸产业合作,绿色物流先行"为主题的第五届(2012)海峡物流论坛在福建厦门隆重举办。140多家台湾或台资企业、单位、院校、机构应邀出席了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张榕明针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以整合物流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为主攻方向;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减轻资源环境负担为主要目标;以苦练内功、改善管理、培养人才、完善行业管理基础工作为重点;以落实物流“国九条”为抓手,努力营造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胡江滨 《学习与实践》2007,(12):108-112
两岸交流与合作反映了两岸同胞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的共同心声,是阻止"台独"分裂势力冒险的重要途径。当前,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要不断开拓两岸经济交流新的发展领域,在共同分享"奥运经济"商机、加强企业创新与转型、吸引台商投资中西部、推动两岸旅游合作发展、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促进两岸交流的更大发展,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埔》2014,(1):1-1
正2013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2013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开幕式上说,两岸企业家峰会以推动产业合作为主要任务,抓住了经济合作的重点。他对当前两岸经济合作尤其是产业合作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促进两岸企业更广泛参与。企业是产业合作的主体。峰会应当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优势和需求,规划  相似文献   

4.
《两岸关系》2006,(9):1-1
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祖国大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落实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达成的共识和意见;在今年的两岸经贸论坛期间,又提出了包括扩大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在内的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并积极推动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的举办。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两岸农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台湾地域狭小,市场空间小,海洋…  相似文献   

5.
物流服务与产业发展相生相伴,相辅相成。在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物流合作已成为新时期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备受各界关注。福建是大陆对台交流合作的最重要省份之一,在新形势下应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在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着力,先行开拓物流业合作新局,推进闽台经贸合作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已成为两岸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近日,我们就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万钢首先就当前两岸科技和产业合作的发展态势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在两岸科技与产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在科技与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特别是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两岸经贸发展提  相似文献   

7.
当前,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同胞正期待着双方加强互利合作,共创双赢新局。两岸经济合作一向是两岸关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大陆方面已将推进两岸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作为今年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优先和重点。两岸各界应抓住机遇,乘势而起,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发展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8.
全面深化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要进一步深化海峡两岸多方面的合作,包括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加强现代物流业合作、加强旅游业合作、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合作等,从而实现互补互惠,共向提升,创造海峡两岸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刘红 《统一论坛》2011,(3):20-21
三年来,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步入了和平发展轨道。已经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两岸关系,进入了以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主要任务的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阶段。当前的重点是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此,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两岸金融交流合作加快了步伐,但总体上进展艰难缓慢,仍呈明显不对称状态.具有鲜明特色的两岸ECFA,将为两岸金融交流合作的正常化与更紧密化提供历史性机遇.为达到两岸金融合作双赢的目标,两岸ECFA后续金融协商应在平等互利的大原则下,遵守符合WTO规范原则、双向互惠原则、适度"让利"原则及循序渐进原则.当前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双赢的现实路径为:双向开放,加快改变两岸金融不对称格局;局部先行,带动两岸金融合作深化发展;合作共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是两岸关系取得新的重要进展的一年。一年来,两岸成功签署并实施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互利双赢、合作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经济合作机制化开辟了道路,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影响重大,意义深远。两岸各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大交流局面,人员往来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从两岸经合会第三次例会看两岸经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两岸关系》2012,(5):27-29,3
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是根据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设立的两岸经贸沟通与磋商平台,是两岸制度性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自2011年成立以来,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2年4月26日,两岸经合会第三次例会在台圆满落幕,本次  相似文献   

13.
王敏 《两岸关系》2010,(10):31-32
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向更高阶段、更深层次发展的必然选择。两岸证券业合作作为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面临着《两岸金融监理合作谅解备忘录》(MOU)、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等签署所带来的一系列宝贵的发展机遇。未来,两岸证券业交流与合作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六点意见中,指出要"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这一重要主张,立足现实,前瞻望远,擘划了发展两岸经济关系的清晰路线图,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熊俊莉 《两岸关系》2009,(12):15-16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拓展农渔水利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也提上日程,成为全面、统筹地推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环节。11月5日至8日,两岸农渔水利合作交流会在浙江、上海举行,会议就两岸农业技术和产业合作、两岸渔业合作发展趋势、两岸水利合作愿景和两岸自然灾害预防及灾后重建合作等4项议题达成12条“共同倡议”。  相似文献   

16.
孙东方 《理论月刊》2012,(6):172-175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与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步入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的新阶段。目前,ECFA"早期收获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对台经济成效显著。在大陆经济带动下,台湾经济保持积极向好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新形势下两岸经济合作仍面临着诸多的压力与挑战。如何把握两岸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抓住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已经成为当前两岸经济合作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产业合作已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与目标,而且在“经合会”框架下建立了产业合作小组,以试点方式推进两岸产业合作。然而,现行机制下的两岸产业合作进展并不顺利,效果不如预期,这里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空间与问题。其中,在推进两岸产业合作与产业发展中,需要处理好如下几个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了国民党荣誉党主席吴伯雄,并且就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提出了4点意见,指出:要继续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要继续维护国共两党、两岸双方的良性互动;要继续稳步推进两岸交流合作;要继续保障台湾基层民众共享两岸交流合作成果。胡锦涛总书记的4点意见既高屋建瓴又细致入微,针对新时期的两岸关系提出了指导性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0,(7):5-5
早在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出两党将共同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其后,两岸各界有识之士不断探讨和呼吁,两岸应以签署协议的方式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经济合作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两岸全面直接“三通”基本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正在实现,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为标志的两岸经贸活动自由化与两岸经济一体化也已提上议事日程,两岸交流合作与和平发展正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与主题。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独特对台优势和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作用,正面临难得的机遇与条件,并可重新定位海西区的对台角色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