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孙彩红 《求索》2007,(2):179-180
林纾的三部传奇中究竟有无“旦角”?八十多年以来,学术界一直沿袭郑振铎先生的说法:林纾的三部传奇“绝未一见旦角”。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另外,笔者根据这三部传奇的剧本,对以往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校订。  相似文献   

2.
正1福州历史文化名人多半出生清贫,像林则徐、林觉民、庐隐等均是。然而家世最赤贫的还是林纾。林纾,又名林琴南。他的祖母双目失明,父亲做生意的两条船触礁被毁,资不抵债,全家破产,本就是典的旧房还被人骗去,全家只好流落街头。林纾出生在这样的赤贫之家,生活之艰辛贫寒,可以想见。林纾9岁那年,家里又添弟弟,父亲破产后到台湾去做小本生意,家里基本上收不到父亲寄的钱。年迈  相似文献   

3.
《巢香》是林纾晚年所写的一篇富有典型意义和考察价值的传记小说,其中折射了一些富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信息,渗透了林纾内在的文化观。此文展现了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清覆亡前夕满人巢香和其父亲多前锋生死之间的义举,宣传了儒家文化的"节义"观。以之为典型个案,可以探究和了解林纾的文化归属。  相似文献   

4.
近现代西方俗文学的引介,是目前学界中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林纾对哈葛德小说的大量翻译,正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从精英文化的标准看,哈氏小说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均非上乘之作,然林纾对哈氏小说仍表现出巨大热情。经过林氏之手译的哈氏小说在中国曾风行一时,中西方俗文化层次上审美意识的暗合乃是其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金双  范晓霞 《前沿》2012,(11):186-189
林纾及林译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林译小说在清末民初之所以能成为"畅销书",除了外部的时代社会原因外,最关键的是他出色的译笔及极富个性化的"误读"。正是学界对其毁誉交加的"误读",成就了林纾及林译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容忽略的地位。林译小说中的"误读"大致有时代社会、合作者及个人等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周小玲 《求索》2010,(5):202-203
中国近代文学怪才林纾译介小说达180多种,其数量之多,影响之大无人能及,可林纾却鲜有留下专门论述其译书主张和文学思想的文章。本文试图以林译小说中的序、跋、识语、小引、译余剩言等副文本为研究对象,借此来还原其译书的初衷和文学思想,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对中国近代文学和社会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徐树铮:现实中的“荆生”?——兼谈五四新文化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守旧派代表人物林纾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影射攻击陈独秀、钱玄同、胡适等新文化人士。小说的主人公“荆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时一个迷恋旧文化、手握重权的军阀政客徐树铮?小说是在暗指?是在求援?  相似文献   

8.
王果 《前沿》2013,(15):198-200
作为20世纪世界文坛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及评论家,庞德在翻译方面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其译作被称赞“在创作和欣赏上引起了一场革命”.林纾的译作也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林纾本人也被称为“中国翻译西方小说第一人”.本文发现两者的翻译活动的相通之处,从翻译的媒介功能视角探讨两者译作在文化交流史上所起的媒介作用及深远影响,阐释翻译媒介功能的重大意义,提倡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有主动的媒介意识,完善译者素质,做有价值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江艺 《湖北社会科学》2007,3(7):116-119
林纾面对近代中西幽默的碰撞,采取了“以我为主”的调适策略,可以概括为“求同心理,强加比附,循‘序’渐进,有限拓展”十六字。林译小说对中国现代幽默文学有着潜在的“典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与保障》2010,(9):47-48
日前,宁德市医保中心组织召开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会议,宁德市劳动保障局林福俭局长、黄丽玉副局长参加会议并讲话,各县(市、区)医保经办机构负责人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陈瑜 《妇女研究论丛》2012,(3):66-72,112
《巴黎茶花女遗事》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翻译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中,译者林纾不但用古文笔法重塑了"茶花女"的忠贞形象,更对妇女忠贞评判标准做了巧妙的演绎,使"贞节"评判的重心不在"性贞",而是转移到"情贞"上,肯定以"真挚之爱"为核心的两性道德,拉开了五四前后贞节观念辩论的序幕。  相似文献   

12.
何敏  何清 《求索》2010,(3):192-193,205
林纾在《黑奴吁天录》中将主人公汤姆大叔由原著中“黑色基督”变形为“千古义仆”。这种误读在晚清文学语境中具有典型意义,是对西方文学接受的一种范式。它本质上是以西方为“他者”观照下完成的“自我镜像”。东方与西方并非后殖民主义文论强调的那样是单向的“凝视”与“被凝视”关系。东西方文明的对话其实是两种文明互为“他者”相互参照并进行自我书写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香港海关     
香港海关香港海关的前身是1909年9月成立的缉私队,隶属进出口署监督管理,进出口署后易名工商署。1982年,香港海关正式脱离工商署成立独立部门。香港海关下设5个部门:行动处。包括海域及陆上行动科、搜船及货物科、机场科和边境及口岸科组成;调查处,包括海...  相似文献   

14.
不畏风冽,不畏冬寒,我又一次来到霍州署衙。霍州署衙是全国仅存的州署衙门。旅游部门称其与北京故宫、保定总督府、内乡县衙一起代表了古代的四级官府。我一来再来却不是为此,只是冲着一个人,这个人叫曹端。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理论,也和我国的民族研究一样,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结合民族研究的发展实践,笔者认为可以把我国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时期: (一)介绍、传播西方民族学著作以及对我国民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的初期。这一时期自本世纪初开始,到1949年解放。我国介绍西方民族研究著作起始于1903年。该年,林纾、  相似文献   

16.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国防部除外)共有62多万辆公务用车,分别来源于三个渠道:一是由联邦总务署统一采购配备,二是从社会商业机构租赁,三是向联邦总务署租用。联邦总务署作为联邦政府采购机关和公务用车管理部门,建有全美最庞大的非军用车队,拥有21多万辆各型汽车,其中绝大部分租赁给联邦机构使用。  相似文献   

17.
建水县回新纳楼长官司署于1996年底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兴趣,不辞辛劳进深山一睹纳楼长官司署风采的人趋之若骛。纳楼长官司署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本文就它的主要特点试述其价值于下:一、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纳楼长官司署座落在红河北岸坡头乡回新寨。虽然其地处边疆山寨,但是由于土司统治者君凌一切的傲视心态和统治阶级欲威震四方八里的需要,所以把纳楼长官司署建造得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气象森严,令人生畏,在当地可谓是一组颇有气势的建筑群。司署虽然经过100…  相似文献   

18.
海关总署:你署《关于增设出口加工区的请示》(署加发[2005]204号)收悉。经国务院批准,现函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3,(5):8-9
物价涨、薪水不涨,压力愈来愈大吗?4月6日,“国际枕头大战日”再次登场。虽然当天台北天空飘雨,但数百位来自全台各地的民众汇集民权东路同声吆喝,高举枕头蓄势待发,一起纾压。  相似文献   

20.
滇西绿色宝地漾濞彝族自治县98%都是山,如何根据实际念好“山”字经,作活“山”文章,是该县历届县委、政府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经过多年来的探索、论证、实践,走出了一条以发展传统的核桃为主,同时发展其它经济林果的路子,使该县的林果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几年来,该县共建成林果基地121片18万亩,人均019亩。其中,除核桃外的林果基地要数上街镇美翕村李家庄社创办的农民股份合作制苍山林果场、河西乡秀岭玉香梨林场远近闻名。始建于1993年的苍山林果场,可谓是白手起家,当时职工只有4人,资产仅仅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