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长乐两题     
最近,有幸拜谒了郑振铎公园。郑振铎公园位于闽江口的南岸,它依山临江,园内青翠的松柏经过雨水的洗涤,更加绿意盎然,绿茵茵的草坪上,洒满了珍珠般的雨珠。园里竖立着几块黑色大理石,上面镌刻着几部郑振铎先生的著作,半圆形的花岗石场地中央,矗立着一代文豪郑振铎先生的半身塑像.  相似文献   

2.
郑振铎是已故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学者和藏书家。生前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等职。郑振铎一生研读不倦,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他结集出版的著译有55种,主编和参与编辑出版的杂志、报纸有37种,图籍14种,丛书22套,选编、校点、影印的中外著作40余种。郭沫若赞誉郑振铎为“一代才华”,对此,他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3.
欧阳玄和他的诗文理论刘梦初一欧阳玄的生平与影响欧阳玄(1272—1357),字原功。元代潭州浏阳(今湖南浏阳市)人。享年85岁。是元代颇具影响的文士之一。其先祖家住庐陵,与宋代欧阳修同是安福令欧阳万的后代。曾祖父、祖父都曾在湖南任官,因受浏阳山水之胜...  相似文献   

4.
单补生 《黄埔》2013,(5):82-85
笔者珍藏祖传宣纸草书的黄埔家书一封,是笔者祖父、时任黄埔四期教官的单懋统(1893—1927)写给笔者堂伯父单粹民(1904-1984)的,信文如下:  相似文献   

5.
子灿 《民主与法制》2007,(2X):11-11
4000多年前,夏禹为治.为广征民意.门悬鼓、钟、磬、铎,轺等五种器具.让那些提意见的人”教寡人以道者击鼓.教寡人为义者击钟.教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语寡人以狱讼者挥轺”。  相似文献   

6.
雪白的向往     
我没见过我的祖父。但父亲经常向子女们讲起他。父亲告诉我们,祖父是个医生。但祖父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并没能静下心来行医。祖父在1925年到广州参加了国民革命,后来他以军医身份随北伐军一直打到武汉。可惜他在1932年便去世了。祖父留下遗嘱,要孙辈学医,成为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父亲曾以优异的成绩考进过协和医学院,但是由于后来与祖父失去联系,没有了经济来源,只好辍学,去谋求一个马上能养家糊口的职业;他当然更为迫切地企盼子女们至少有一位能终于成为医生。遗憾的是,由于种种主观与客观的原因,不仅我和哥哥、姐姐们长…  相似文献   

7.
人物     
扎普夫妇——甜蜜环球旅行 丈夫赫曼·扎普(Herman Zapp)出生在美国的旧金山,从小便跟随祖父到了阿根廷,10岁时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桑德拉,当时她只有8岁。  相似文献   

8.
郑振铎(1898~1958),祖籍福建,生于浙江温州,出身贫苦,幼年靠寡母做针线活维持生计。1917年赖友人接济,到北京入铁路管理学校读书。课余阅读了不少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和西方社会学著作,思想上、文学上受到启蒙教育,后来成为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和翻译家。1919年,郑振铎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与瞿秋白、许地山等创办《新社会》杂志,提倡社会改造。1919年12月,《新中国》月刊发表了郑振铎翻译的列宁《俄罗斯之政党》一文。第二年夏天,郑振铎和耿济之合作翻译了《国际歌》歌词。1920年11月,郑振铎与沈雁冰、叶绍钧等发起成立…  相似文献   

9.
儿时,每逢春节,父母总是带我们去庄希泉爷爷(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侨联名誉主席)家拜年。母亲讲,庄爷爷年轻时在厦门从事抗日活动,被日本人抓起来押解至台湾,正好与祖父同关在台北的监狱中。两人互相鼓励,成了挚友。记得每次去拜年,庄爷爷都会对我们讲,你们的先祖父很了不起,一年中有好几个月被日本人关起来。他是抗日英雄,是台湾的“圣雄甘地”……那时我年幼不谙历史,感觉像听一个离我似近又远的英烈传奇。长大后,我知道了圣雄甘地是领导印度人民以非暴力方式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而赢得独立的民族英雄;也知道了先祖父在日…  相似文献   

10.
方刚 《台声》2011,(1):65-65
离开台湾前的两天,我在台北大学图书馆里寻找着国民党党史数据,希望可以找到祖父的影子。祖父退休前,据说曾做过国民党台湾省党部的重要官员,但我并不知道确切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杨亿,字大年,福建浦城仙阳杨村人,五代后晋开元四年(公元974年)出生在一个封建小官吏家庭。祖父杨文逸,是南唐玉山县令(今江西玉山),南唐为宋所灭后,杨文逸解职,携带家人返回浦城,隐居在仙阳杨村。从此,“杜门称疾,不安世务”。  相似文献   

12.
周培源先生是我的老师。周老家与我家又是几代世交,我们两家的往来,得从周老的父亲文伯公与我祖父童伯章的交往说起。我们两家是同乡,祖籍都是江苏宜兴芳桥,周老家住芳桥后村,我家住桥南河边,近在咫尺。清末,芳桥的读书人不多,文伯公常与祖父在一起交流思想,切磋学问。我祖父有八个子女,他就在家中开设学堂,教育我的父、叔、姑母等,周老也就来我家与父、叔们一起念书。因此,周老常说,“我与你父亲是拖鼻涕朋友”,意即自小就在一起。当时,文伯公与祖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振兴社会、教育先行”。祖父在镇上创办了阳山小…  相似文献   

13.
朱如如  朱建华 《台声》2011,(9):19-20
在即将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不禁想起敬爱的祖父朱芾煌先生。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川籍革命党人中,祖父是一位在事业和学问上都很有成就的人。他的事迹也成为激励我们后辈子孙不懈进取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加入农工党是潘亮的阴差阳错,却也在情理之中。血脉里他与民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祖父潘守正解放初期曾任福建省副省长陈绍宽(原国民党海军总司令)的秘书、省文史馆馆员,父亲潘麟士是医界民革老党员,曾在台湾淡水行医,解放前后曾在省立医院、  相似文献   

15.
成长历程     
《精神文明导刊》2007,(3):10-13
亲人 祖父雷新庭 祖父雷新庭,多年靠种地主唐四滚子10亩田,勉强维持一家半饱的生活,在高地租、高利贷和苛捐杂税的盘剥下得了重病。雷锋3岁那年冬天,地主唐四滚子,逼雷新庭一定要在年关前还清租债,雷新庭年关时节含恨去世。  相似文献   

16.
杨帆 《春秋》2013,(6):6-11
郑洞国,国民党爱国将领。晚年一直与长子一家共同生活,其长孙郑建邦(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1982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回京,此后九年一直陪伴祖父左右。在纪念台儿庄大战75周年的活动上,笔者采访了郑建邦先生。在郑建邦眼里,  相似文献   

17.
美国威尔逊总统大任内的财政部长威廉·麦肯铎,将多年政治生涯经验,归结为一句话:“靠辩论不可能使无知的人服气。”  相似文献   

18.
刘炳圣 《春秋》2010,(2):57-58
刘善本将军.1915年1月25日(已卯年腊月二十七日)生于山东省安丘县第五区泊庄村(现属昌乐县高崖镇)一个耕读世家。曾祖父刘乐仁精明能干,耕作兼营榨油.兴隆时良田千亩,油坊一座,在村南一里之遥辟有庄园.人称“小泊庄”。祖父刘心铭精于岐黄,名贯四乡。  相似文献   

19.
段扬 《福建乡土》2010,(3):53-54
张岳,字维乔,号净峰,福建泉州惠安东岭人,明弘治五年(1492年)十月生于一个普通的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张茂当过浙江桐庐县的县丞,祖父张纶当过江西萍乡县的知县,父亲张慎当过广东英德县的县令,母亲郑氏,是一个贤慧善良的农家妇女。  相似文献   

20.
干宝与《搜神记》刘庆新干宝,字令升,东晋文学家,系河南省新蔡县人。他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其父干莹,任过丹阳县丞。他的祖父于统,三国时被吴国封为奋武将军、都亭侯。干宝曾随父移居嘉兴(今浙江嘉兴)。东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3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