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钱江  晓辉 《党建文汇》2005,(11):22-22
分析人士说,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思路中占据了20多年的一个重要命题——“先富论”,将在“十一五”规划中转变为“共同富裕”的主调,以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扭转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这是五年规划制定理念所作的一个重大调整和历史跨越,表明中国执政党将重点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趋公平的利益均衡机制。中国高层领导人近年在多种场合批评了一些旧的观念和误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不等同于“增长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等同于“以速度为中心”。  相似文献   

2.
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很多同志把目光放在了“五年计划”变为“五年规划”这个问题上。确实,前十个五年我们做的是“计划”,从“十一五”开始,我们做的是“规划”。“计划”与“规划”一字之差。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也体现了当代中国杜会发展进入了转型与跨越的新阶段。这一转型与跨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所谓“中国模式”,实质上是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赵可金 《前线》2013,(6):46-48
在确定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时,必须首先将中国置于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去认识,确定符合国家利益和发展需要的恰当外交战略。十八大报告对中国外交战略做出了系统深入的思考,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今世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期中国外交规划了路线图,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的十年,是中国发展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内聚实力,外塑形象,国家实力和国家形象都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回顾这十年,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成就给未来十年的发展以信心,中国有能力和机会再创造一个“黄金十年”,中国只有进一步内外兼修,才能更好的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为中国未来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能否实现规划目标,很大程度取决于如何执行。执行“十二五”规划或在未来发展当中,经济增长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7.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经过反复修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媒体公布,公开征求老百姓的意见。这部规划纲要被称为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路线图”,最大的亮点是把“促进教育公平”确立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经过反复修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媒体公布,公开征求老百姓的意见。这部规划纲要被称为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路线图”,最大的亮点是把“促进教育公平”确立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5,(10):47-49
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宏伟发展蓝图。 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六届五中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建议》,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的历史方位 “关键时期的一次关键会议”——这是舆论对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基本定位。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三年前,党的十六大作出的这一重大判断,吹响了新世纪新阶段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号角。 弹指之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一个五年即将过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南部崛起了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东莞市。它不仅因160多年前发生“虎门销烟”揭开中国近代史第一页而闻名于世,更是由于30年来创出“东莞奇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而举世瞩目。中央领导评价东莞“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分析东莞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总结东莞成功的实践经验,对于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规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6,(1):16-17
“十一五”规划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明确了方向和道路,它必将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还将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六个方面的实惠。  相似文献   

12.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最可宝贵的就是解放思想。回顾30年的历程,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发展上的每一个重大跨越,都离不开解放思想。正是由于有了解放思想这个法宝,我们才能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钢、打开“姓资姓社”的枷锁、消除“市场与计划”的鸿沟,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改革走过了30年,伴随而来的是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的30年。在当今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十二五”规划实施在即的新的历史时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更应弘扬改革主旋律。将改革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4,(1):43-44
据2003年12月10日的《经济参考报》报道,中国开发区协会会长刘培强在“中国长三角开发区论坛”上指出,我国经济开发区的下一步发展亟待解决法律地位、规划和发展空间三大难题。一是开发区的规划和布局问题。从1984年国家发展建设经济开发区以来,已经对全国各地的经济开发区进行了3次清理,但开发区数量仍然猛增,已经达到4600多家。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0,(23):35-36
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间节点,在此时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乃至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定下了基调。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2,(22):32-32
近日.2012年中国青年发展蓝皮书——《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00—2010)}发布。报告称,我国离婚率巳连续七年递增,“中国式离婚”成为一个令世人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的实践.中国特色是“中国模式”的概括。说“中国模式”多么好,是否定不了的事实,不然不会有30年的高速发展。说“中国模式”有缺陷,也是否定不了的事实。好不等于十全十美,不等于没有缺陷。  相似文献   

18.
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从“一五”至“十四五”,中国规划治理经历了以“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积累了顺应各个五年时代发展大势与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认识和理念为指导、保持各个五年规划之间连续性和承接性、不断完善和创新五年规划编制与实施机制等宝贵经验,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准确判断和应对风险挑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互促进等显著优势。总结中国规划治理的历程、经验与优势,对不断完善五年规划制度、实施好“十四五”规划以及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唐俊  三歌 《党建文汇》2005,(12):22-22
11月16日,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向广州市政协常委通报市委对广州“十一五”规划建议时提出,今后五年广州的发展将以“正义”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据了解,在制定五年规划时强调以“正义”为目标,这在广州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12):55-55
中国新一届政府甫一亮相,就抛出了一个强有力的施政愿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信号,提示中国经济必须升级。雾霾天气、水污染、土壤污染……这些问题都反映出,中国再不能像过去那样发展经济了,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遇到天花板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其核心就是发展方式的转换。最早在“九五”计划时期,中央即已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十五”计划在此基础上把经济结构调整提到战略性高度,提出要把调整产业结构与调整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结合起来。在此背景下,“十一五”规划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