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俭红 《党史博采》2023,(2):47-51+65
<正>作为新四军的首任和第二任军长,叶挺和陈毅发生交集始于南昌起义,叶挺是起义领导者,陈毅是追随者。南昌起义后,陈毅引兵上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缔造红军,共同革命;叶挺赴广州再谋起义,遭受错误处理后流浪海外十年并脱党。全面抗战爆发后,叶挺成为唯一被国共双方都能接受的新四军军长,工作中却处处不顺;陈毅为新四军第1支队支队长,支持叶挺,共谋新四军向东、向北发展。皖南事变后,叶挺遭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五年多;陈毅出任新四军代军长,打开华中新局面。1946年叶挺出狱,不幸遇难;陈毅征战鲁苏,沉痛哀悼。  相似文献   

2.
魔窟脱险(1941)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英勇奋战7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少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叶挺军长和军部8个干部隐蔽在一片竹林里,邵宇也在其中。由于国民党军缩紧包围,已经冲不出去,在叶挺下令毁掉武器后,他们被捕了。叶挺被国民党扣:,其余人被:往上饶集中营。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囚禁新四军战士的几个集中营之一。为便于看管,特务们把被囚新四军官兵…  相似文献   

3.
抗日志士纷至沓来 新四军筹备处在武汉成立后,前来要求参加新四军抗日和联系改编事宜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原来国民党内的各派反蒋势力,如李济深、陈铭枢等叶挺的老上级,让支持过他们反蒋的一些地方武装,拿着他们的亲笔推荐信和人枪表册,到武汉来找叶挺,要求收编,参加抗日。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但蒋介石不同意,又是批字又是传口谕,什么“这些部队扰民有余,抗战不足,绝对不能改编”。其实质是不让新四军招收红军游击队以外的其他武装。叶挺气愤地说:“现在正是要全民抗战的时候,这些人有战斗经验,又有一部分武器,由于爱国热忱,争取到前  相似文献   

4.
1989年第3期的《四川师大学报》载朱峰文认为,叶挺是被俘而不是被扣。据新四军军部保存的档案《皖南事变要报》记载,“叶挺军长亦负伤被俘”。周恩来于1941年1月19日写的《新四军皖南部队被围歼真相》谈到叶挺情况时说:“打伤了他的臂后,捉起来加以污辱。”陈毅在《论皖南事变及新四军的态度》中,更多次提到“叶挺军长负重伤被擒”。国民党军52师上报也说:“156团第二营第四连十四日十六时搜剿鹿角山以西山冲中,将叶挺俘获。”顾祝同第三战区少将参谋处长岳星明和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参谋处长武之棻在解放后写的文章,也都说叶挺是被捕。事实是:叶挺为挽救危局,主动下山与国民党军108师谈判,但还没来得及下山,就被敌人的搜山队俘虏了。  相似文献   

5.
2001年8月26日,是陈毅元帅诞辰100周年的日子。江苏省盐城市重建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时,收到了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赠品———超写实人物雕塑《陈毅托子》。说起这组由5个人物构成的超写实雕塑来,还有着一段军民鱼水相依,血肉情深的感人故事。1941年1月7日,国民党反动派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1月17日,又发布了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和进攻新四军北部部队的命令,声称要将叶挺军长交军事法庭审判。至此,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了顶点,中华民族抗战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在这…  相似文献   

6.
林植夫同志是福建闽候人,昔年曾留学日本,在日本帝国大学学习植物、水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回国后一直在国民党中工作,但他看清了国民党蒋介石的腐败与无能,抗战一开始就毅然决然抛弃了国民党蒋介石,随军长叶挺同志,到共产党所领导的新四军这方面来了。在新四军中,他初任叶挺同志的秘书。一九三八年四月,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同志由延安来到当时新四军的集中地安徽岩寺,开始着手建立新四军政治部所属各部。袁国平同志了解到新四军中日文日语最好、最了解日本情况、又有工作经验的是林植夫同志以后,就把林  相似文献   

7.
1939年4月底,新四军军长叶挺携邓子恢、赖传珠、罗炳辉等一行,跨越长江至江北巡视部队,巡视期间,叶挺的足迹遍及江淮大地,整顿部队,激励新四军将士东进抗日,宣传抗战,鼓舞士气,至8月初历时三个多月,叶挺才踏上归途.叶挺巡视江北,是新四军军史上的重要一页,但是,叶挺巡视江北的行程起止和具体情形,至今仍有一些情况不为人知,实为憾事.  相似文献   

8.
正1939年4月底,新四军军长叶挺携邓子恢、赖传珠、罗炳辉等一行,跨越长江至江北巡视部队,巡视期间,叶挺的足迹遍及江淮大地,整顿部队,激励新四军将士东进抗日,宣传抗战,鼓舞士气,至8月初历时三个多月,叶挺才踏上归途。叶挺巡视江北,是新四军军史上的重要一页,但是,叶挺巡视江北的行程起止和具体情形,至今仍有一些情况不为人知,实为憾事。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叶挺在1939年5月中旬是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两位很重要的人物:一位是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缔造者;一个是著名的工人运动领导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密切合作,情同手足;但他们又有着各自的独特性格,发生过多次争执,互不相让。 毛泽东,中国革命的领导人;项英,终为革命而献  相似文献   

10.
施昌旺 《党史纵览》2017,(12):15-20
<正>四、皖南事变、新四军重建军部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由安徽泾县云岭一带出发北移。当部队行至茂林地区时,突然遭到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袭击。新四军指战员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阵地全部失守。除约2000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和被捕。军长叶挺下山谈判被国民党扣留,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被  相似文献   

11.
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队七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将士英勇奋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在和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突围中壮烈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后被叛徒杀害。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通告,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声称将把叶挺交付“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关系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对国共双方、中国的抗战大局乃至中国近现代的政治走向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也成为国共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战全面打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审时度势,经国共双方谈判,于8月下旬将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10月,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南北呼应,并肩抗战。在新四军成立之初,谁来具体指挥这支部队?毛泽东作了慎重考虑,在国民党确定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后,10月30日,  相似文献   

13.
1941年1月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遵令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突遭国民党军上官云相部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失散。新四军军长叶挺抱定拼出一死的决心,苦撑危局。1月14日黄昏,为执行中央关于保存力量减少牺牲的指示,叶挺带领新四军干部叶钦和、叶育青、王孝先等一行人下山与国民党军队谈判,一去即遭国民党IO8师的无理扣押。至1946年3月获得自由为止,叶挺被国民党当局囚禁长达5年零2个月之久。当时国民党当局在江西上饶东南郊的周田村、茅…  相似文献   

14.
叶挺将军,北伐名将。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出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叶挺为保全新四军军部在转移途中遭围攻的全体将士,主动下山与国民党谈判,竞被国民党当局无理扣押,身陷囹圄。后被辗转押往重庆郊外歌乐山下红炉厂秘密囚禁。  相似文献   

15.
新四军是在日、伪、顽三股反动势力夹击的险恶环境中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八年全面抗战期间,新四军和敌人进行了空前英勇、可歌可泣的胜利战争,成为华中抗战的主力军和中流砥柱,不仅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国民党军的作战行动,而且为赢得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本文从新四军组建的时代背景入手,分五个方面对新四军坚持华中抗日的特点与作用进行研究与探讨,对新四军这段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作一回顾,以此铭记历史,传扬红色精神。  相似文献   

16.
叶挺将军在皖南事变中被无理扣押,此后,被押往上饶、重庆、恩施、桂林等地,囚禁长达5年零两个月。其间,蒋介石、陈诚、顾祝同多次劝降,要他发表反共声明,就任国民党高级军职,都被叶挺严辞拒绝。在上饶李村的墙壁上,他写下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名句。 1941年7月,叶挺被押往桂林,囚禁在七星岩的一个山洞里。1942年1月,又被解往重庆。5月12日,蒋介石亲自出马,召见叶挺,进行劝降。叶挺自被捕后,就一直以新四军全体将士的释放作  相似文献   

17.
正1941年1月,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长叶挺与国民党军谈判时,被非法扣押,在上饶、息烽、重庆、桂林和恩施等地度过5年又2个月的囚禁岁月。其中,曾两度被囚禁于恩施,历时达2年又5个月,是他被囚禁时间最长的地方。在囚禁恩施的日子里,面对国民党当局的威逼利诱,他始终不屈不移,以铮铮铁骨践行了"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的钢铁誓言。  相似文献   

18.
谢浩 《党史博采》2020,(5):42-46
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北伐战争中,叶挺率第4军独立团担任先遣队,一路连战连捷,被誉为"北伐名将"。大革命失败后,他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为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创建人民军队作出重要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奉命北移,从安徽泾县云岭驻地出发.6日,行至泾县茂林一带时,突遭国民党军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将士血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分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在同国民党军进行谈判时被无理扣押,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不幸被叛徒杀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竟然反诬新四军为叛军,宣布撤销其番号,并声称要将叶挺交付军事法庭审判.这一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20.
1941年1月4日,由叶挺、项英等率领的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新一、新二、新三支队的各两个团)9千余人奉命由安徽泾县地区出发,分左、中、右三路纵队,经苏南向江北转移。1月6日,当部队行至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国民党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