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区域一体化的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基于实现当地利益的需要,会采取组团或个体的方式展开博弈.从结构上看,博弈的目的是从浅层的角色博弈,再发展到深层的利益博弈,而且在每一层次的博弈都有所侧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地方政府之间无休止的博弈对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是无益的,应引导各地方间进行利益竞合,实现博弈关系的低级治理,再在此基础上达到利益超越,实现博弈关系的高级治理.  相似文献   

2.
中央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赵全军 《行政论坛》2002,3(2):17-18
利益关系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核心。而在转型时期,地方政府自身特性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经济人、政治人属性日渐增长,由此决定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关系更加激烈;地区利益的本位主义更是成了地方政府利益关系的本质特征,并导致了地方政府行为异化的现象。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市场机制调节的基础上,依靠制度变迁,通过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实现彼此利益关系的均衡。  相似文献   

3.
强制性制度变迁中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的形成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是包括制度的设计者、执行者在内的博弈均衡。在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制度的设计者是中央,执行者是地方政府。由于中央与地方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双方利益和偏好不一致,就会导致中央提出的政策与地方实际执行的政策不一致,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因此,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的反应,与地方政府重复博弈,诱使地方选择有利于中央政府的行为方式,只有这样中央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才能顺利、彻底地实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分析:历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逐步走向衰弱。90年代初,我国开始重建合作医疗的努力,并于1997年达到高潮。2003年,我国开始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从目前的运作状况看,还存在资金筹集水平低、管理粗放、农民缺乏理解与信任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兰兰 《学理论》2009,(27):64-65
一个政治、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会对政府提出不断增长的要求,为了回应社会的要求,政府规模以及政府成本的迅速增长是难以避免的。我国政府作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在履行自身职能过程中,需要消耗各种社会资源,即管理社会、服务社会是必须有其成本的,这是纳税人必须为其支付的社会成本。然而,我国政府面临的问题往往是政府成本过高。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着手,重点探讨我国政府成本偏高的具体原因,以为后续构建防控机制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6.
胡强 《学理论》2013,(7):107-110
2005年《公司法》第106条首次写入了累积投票的公司董事选举方式,虽仅是依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将之规定为任意性规则,但仍然博得了不少学者专家以及中小股东的热情追捧。然而,仔细观察之,累积投票制这一表决权规则违背了公司股东平等的原则,有背弃"一股一票"原则之嫌。并且,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考察,累积投票制扭曲了股东剩余索取权和投票权重相匹配的原则,将引发不必要的代理成本。此外,该选举制下产生的董事将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可能会导致公司原本最有效率的机构(董事会)成为"异议堂",不利于股东整体福利的最大化。对于外部要约收购市场而言,由于累积投票制的引入,也会产生额外的不确定性和收购成本,从而弱化该市场的效率,导致资源的非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的行为博弈与其外在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 ,随着中央与地方分权化的改革进程 ,部分地确立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地位、增强了其独立的利益目标 ,一方面 ,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给定的约束线内进行自主性决策 ,市场主体地位增强 ;另一方面 ,分税制以及财政分级预算使地方政府追求经济绩效有了强大的激励机制 ,地方经济利益增进目标突出。但是 ,地方政府在和中央政府以及企业行为博弈的过程中也已引起了一些外在性问题 ,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政府主导型国家,政府在政策执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主体地位逐渐形成,利益诉求呈现显性化的特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是两者之间关系的核心内容,双方的政策博弈正是建立在利益差别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重复投资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 ,既有体制的原因 ,也有历史沉淀的影响。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地方政府产业选择困境”博弈模型 ,来分析产生地方政府的重复投资行为的深层次原因。由于受地区利益的影响 ,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出现了重复性和盲目性 ,从而造成市场无序竞争、资源过度开发。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 ,西部省区地方政府应服从国家利益、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区域合作 ,避免再次陷入“地方政府产业选择困境”。  相似文献   

10.
政府创新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芳 《理论导刊》2006,(5):8-11
政府创新本质上是打破原有利益格局,通过利益主体博弈,经过成本——收益核算后形成的新的契约格局。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下,运用博弈工具动态地分析在制度创新中三种参与力量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相互作用的博弈过程与博弈策略,可以发现可能的博弈结果——地方政府的伪创新。规范地方政府创新的行为,要从改善博弈的策略环境和规范及改进地方政府自身入手。  相似文献   

11.
中央和地方财政博弈随着财政制度调整一直存在。在两级财政博弈下,地方政府在财政包干制度下存在“经营企业”行为,在分税制制度下存在“经营城市”行为。地方政府“经营城市”行为结合土地制度最终导致地方政府大举借债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决定了地方公共物品只能由地方政府供给;而外溢性地方公共物品的存在使得地方政府在这类公共物品供给的过程中相互博弈。地方政府间博弈必然引致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问题。有效的制度创新是解决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困境的基本路径。政府合作社制度使地方政府间合作通过经济契约制度化,是地方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政府博弈的一个有效的林达尔均衡。  相似文献   

13.
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益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话题。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在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中,中央过分集权会严重限制地方的积极性,影响公共利益的整体实现;而理性的地方政府不顾一切地追逐本地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累积到一定程度,最终又会引发“公用地”的灾难。要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必须从制度上明确中央与地方各自的职权范围,逐步健全法律制度的有力制约,同时建立一套政府系统内部有效的治理制度,规范政府权力的正确行使,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14.
竞争是我国政府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之间展开了以自然资源、资本、人才、技术、中央优惠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竞争。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竞争规则和环境,地方之间的竞争在很大方面都表现为以地方保护、重复建设、资源封锁、价格大战为特点的恶性竞争。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根源,在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而财权、资源配置权、投资权、金融权以及其他相关权力的获得,则使这种竞争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王刚  娄成武 《行政论坛》2011,18(2):73-77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土地博弈在城郊土地管理中表现得最为突出,造成城郊土地管理困境的原因主要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主要目标存在差异,分税制的不完善,以及我国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尚不完善等。而化解土地博弈的困境在于将农民纳入博弈之中,完善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制度,建立土地配额转让流通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政府主导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着三种棘手的政府间利益博弈问题,即政府部门间利益博弈、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利益博弈和劳动力输出地政府与输入地政府间利益博弈。这些利益博弈问题,增加了政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难度,阻碍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整体进程,应妥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7)
校园网贷因其借款门槛低、放款速度快等特点迅速挤入高校借贷市场,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借款首选。一方面,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飞速发展大大刺激了学生们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诸如信息审核不力、放款资金流向不明等问题却极大地增加了校园网贷风险。通过分析近年来校园网贷发展情况,认为其中主要存在信息泄露风险、法律合规风险以及资金流向风险,并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角度对此做出了解释,最后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一些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下的世界文化博弈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面对我国文化建设的严峻形势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应对文化博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谭羚雁  娄成武 《公共管理学报》2012,(1):52-63,124,125
为分析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找出问题解决的有效框架,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政策制定过程中中央部门间的讨价还价、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及开发商等营利组织间的利益结盟与变通策略、其他参与主体被排斥等现象。在此基础上,引入政策网络理论,分析网络利益主体与网络利益关系。研究发现:保障性住房与民生密切相关,却积累了太多的"历史赊账";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非合作博弈是影响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以及政策结果的重要因素;非合作博弈问题需置于政策网络结构环境下去思考,政策网络理论能够提供"解释性"和"建构性"框架。论文研究对未来的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以及政策结果有重大实践意义。本文将网络利益分析与网络治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政策网络两个理论流派的应用整合,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有重要价值。依据研究结论,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必须实现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为未来"十二五计划"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20.
蒋满元 《理论导刊》2007,(10):18-20
尽管合作性博弈有逐步融入到非合作博弈中去的趋势,然而在研究可持续发展中的地方政府间的竞争问题时,关注基于效率、公平、公正基础上的合作性的博弈问题,也是有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在保证型博弈中,博弈双方的纳什均衡解不仅对个人来说是最优的,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利益来说也是帕累托最优的;因此,在保证型的博弈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反论问题并不突出。与保证型的博弈相比较,协调型博弈则带有十分明显的分配性含义,因为在这种博弈中,毕竟双方既要面临着绝对收益,又要处理好彼此间的相对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