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冷溶 《党的文献》2003,(2):55-62
经过 4天研讨 ,这次会议就要结束了。现在 ,我代表主办单位对会议做总结。这次会议 ,是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生平研究的一次重要学术活动。举办这次会议的目的 ,是组织全国邓小平研究的专家学者 ,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和生平的研究状况和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进行比较全面的回顾、分析和总结 ,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进行研讨 ,为在明年邓小平同志诞辰 1 0 0周年的时候 ,开好全国邓小平理论和生平研讨会作准备。从为迎接 1 993年毛泽东诞辰 1 0 0周年开始 ,我们就形成了一种做法 ,即…  相似文献   

2.
12月6日,省委宣传部在福州召开全省首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优秀成果颁奖大会,表彰和奖励了一批优秀成果,展出了全省开展邓小平理论研究的六年成就,交流了全省五个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的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基地工作。省委政策研究室、省人事厅、省社科联有关领导出度了会议。省委副书记何少川作了重要讲话。何少川副书记指出,各个基地自成立以来,为推动我省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与宣传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六年来,我省以5个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为主,召开了4次全省邓小平理论研讨会,共收到论文500多篇,其中11篇入选全国邓小平理论研讨会和全国纪念党的十届三中全会20周年理论研讨会,是入选数较多的省份之一。在全国“五个一工程“的评比中,我省的理论文章实现了三连中,其中《十五大报告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运用和发展》一文在去年的评选中名列全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和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在四川成都联合召开了邓小平研究述评学术研讨会。与会的80多位专家学者,对10年来邓小平理论和思想生平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主要成果进行了系统回顾与述评,对进一步深化邓小平研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纪念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20周年,中共中央党校于1998年11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党校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理论研讨会”。中央有关部门、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负责同志和全国党校系统代表共160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与丰富经验,现将其主要观点综  相似文献   

5.
十四大以来,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召开了三次全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第一次研讨会,1993年在上海召开,认真贯彻十四大精神,着重研讨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重大意义,明确学好这一理论重在掌握基本观点、理解精神实质、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广大理论工作者在推进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中负有重要责任。第二次研讨会,1994年在北京召开,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联系实际,着重研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促进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今年这次研讨会,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6.
由山东省中共党史学会承办的 2 0 0 2年华东七省市党史学会学术研讨会 ,5月 1 4日至 1 6日在青岛邮电疗养院举行。来自华东五省一市的入选论文作者和山东省党史系统的代表 9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姚学政、青岛市委副书记黄学军到会讲了话。与会者围绕邓小平南方谈话与改革开放新阶段这个主题 ,通过认真总结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历史经验 ,深入探讨新形势下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有 1 5位作者作了大会发言。现将这次会议集…  相似文献   

7.
1月31日至2月2日,在邓小平同志逝世十周年暨南巡谈话十五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当代文献研究中心、四川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与中共广安市委联合召开邓小平改革与发展思想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200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为了深入开展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究,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干部群众,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将共同举办“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参评论文应是未发表过的,每篇不超过1万字,并附500字左右的内容提要和100字左右的作者简介;引文和史料要注明出处,统一为页下注;提交论文要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生平研究是邓小平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和邓小平理论的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邓小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邓小平生平研究也在不断拓展。本文拟对不同时期邓小平生平的研究概况和研究特点作扼要的介绍,并就邓小平生平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研究的几个历史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生平及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 2 0多年来 ,邓小平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促进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为帮助人们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政府参与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式分为政府无为型创新、政府强制型创新和政府诱导型创新三种,并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指出不同制度创新方式各自的适用对象.  相似文献   

12.
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一部“中等篇幅的内容比较完善而完整的党史”,语言“明白晓畅而又严谨切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党史研究的经验和启迪。拟就从内容、思想、选材等方面对该书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党史研究的实用性与执政经验总结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再论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勇  邓新民 《探索》2001,(4):12-15
网络宣传是利用因特网作为媒体进行宣传的活动,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宣传活动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因特网上建设马克思主义阵地的共识已经形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要在网络媒体上鲜明地宣传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其基本任务是保卫国家信息边界,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塑造党和国家形象.要强调网络宣传的整合性、即时性、交互性和针对性,不断增强网络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政府在社会利益的调节分配中,必须坚持公平的政策导向。但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政策尤其是收入分配政策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视不够,导致收入分配政策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性缺失。公共政策公平导向性的缺失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固化为一种社会结构。为更好的实现收入公平,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就需要政府在破除这种固化的政策结构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城市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估计在50%左右,比国家正式统计数高20个百分点。作者从东、中、西部农村人口外出打工的调查、城市流动人口统计、民工潮和他们的收入、小城镇建设、国际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农业人员统计标准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比较等方面,对这一判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智士才 《新视野》2002,1(1):24-26
一、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理论研究工作者的责任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一次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在党的正式文件中连续几次提出要深化一个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认识,这是不多见的。这足以说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一个多么重要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作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马凤强 《实事求是》2007,198(5):8-11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本质是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一统化."意识形态终结论"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现实与趋势,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我国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8.
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三个落脚点之一,而师德则是职业道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优劣不仅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而且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需要重新审视并正确把握师德建设的核心和方向: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师德建设的核心和重点;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师德建设的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分析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长期困扰人们的几个问题出发,对政治文明进行理性思考并引出若干结论:政治文明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始终存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政治文明是一元和多样的统一,政治建设既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又必须大胆学习借鉴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政治文明是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本质上是对既往文明的超越创新。  相似文献   

20.
对于邓小平领导中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海外大体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一种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还有一种认为是“后社会主义”性质的。分析海外人士对该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