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潜虞 《南亚研究季刊》2022,(4):39-56+156-157
自1951年5月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并不顺畅,原因主要在于巴基斯坦加入了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这两个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反华军事同盟。尽管如此,中国仍按照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的原则发展与巴基斯坦的睦邻关系。1956年10月,巴基斯坦总理苏拉瓦底访问中国;同年12月,中国总理周恩来访问巴基斯坦。在访问中周恩来反复强调中国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国内建设;中方将不介入克什米尔问题。中巴两国总理的互访成为中巴关系逐渐改善的开端,也成为新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实践,并对其后及当前中巴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杜冰 《国际资料信息》2013,(9):27-32,43
巴基斯坦是中国友好邻邦,中巴两国常用“全天候友谊”来形容两国关系,意为任何风雨都不能阻挡中巴友好,中巴友谊超越任何障碍。2013年7月3—8日,巴新任总理谢里夫出访中国,这是其出任总理后的首次出访,也是继李克强总理5月22日访巴后,两国领导人40多天内的第二次会晤,充分显示了中巴“全天候友谊”的稳固与亲密。  相似文献   

3.
周刚 《亚非纵横》2013,(4):28-32
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对巴基斯坦安全形势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巴议会大选后,新政府可能调整反恐策略,妥善处理与美国和阿富汗关系。中国和巴基斯坦共同培育的友好关系已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典范。李克强总理访巴,则开创了中巴合作的战略新格局,开启了中巴双边关系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中巴经济走廊”背景下提升中巴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巴经济走廊"战略为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中巴贸易发展分析,认为中巴贸易存在中方对巴基斯坦贸易顺差较大、巴基斯坦出口中国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而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化水平较低、中国缺乏对巴贸易的产业等是中巴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扩大从巴基斯坦进口、发展服务贸易和提高巴基斯坦出口产品竞争力等提升中巴贸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已快四十年了。在中巴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友好合作,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巩固而又不受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和两国国内情况变化的影响,已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友好相处的典范。巴基斯坦总理贝娜齐尔·布托1989年11月14日欢迎李鹏总理访巴时,曾高度赞扬了中巴友好关系,她说:“巴中友谊是两个国土面积大小不同,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各异的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巴中友  相似文献   

6.
正8月27-29日,苏格院长率团赴伊斯兰堡出席"中巴经济走廊峰会",并做大会发言。该峰会由巴基斯坦计划、发展及改革部主办,巴总理谢里夫出席并致辞。苏格院长还拜会了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及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中巴经济走廊实施5年来,项目主要集中在旁遮普、信德、俾路支等地,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民众从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直接获益较少,长期的无获得感,已引起当地民众对于中巴经济走廊的抱怨,因此加强中国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合作,扩大中国新疆对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影响,关系到新疆的稳定和开放,关系到中巴经济走廊的成败。  相似文献   

8.
中巴经济走廊实施5年来,项目主要集中在旁遮普、信德、俾路支等地,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民众从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直接获益较少,长期的无获得感,已引起当地民众对于中巴经济走廊的抱怨,因此加强中国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合作,扩大中国新疆对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影响,关系到新疆的稳定和开放,关系到中巴经济走廊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加强中巴经贸合作的努力不应当仅体现在政府高层和国家层面,从地区或省际角度来发掘中巴经贸合作的潜力已经成为更具操作性的办法。四川是中国西部的大省,拥有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科技资源,并且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结成了友好省份,具备同巴基斯坦发展更广泛的经贸合作的基础和潜力。本文在分析四川和巴基斯坦经贸合作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四川和巴基斯坦开展经贸合作的广阔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共商、共建、共享的互联互通之道,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政府就此达成高度共识。在民间层面,巴基斯坦民众对中巴经济走廊认知的主流是积极的,但围绕地区利益分配、军队政府力量平衡、融资方式、生态环境破坏以及谋生之计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险性态度。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要顺利推进,必须进一步助推巴基斯坦国民的积极态度,尽力化解风险性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