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非制度性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清  麻智辉 《理论导报》2008,(10):28-30,43
"十一五"时期,中国将进入城市化加速期,外来农民工将成为城市化的主角.然而,从目前形势看,我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十分缓慢,他们绝大多数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成为城市"边缘人".农民工市民化障碍重重,其中政策、观念、文化、习俗等非制度性因素是其中之一,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必然有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的留城意愿不但与流入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也与职业获得、经济收入、发展前途、子女教育、社会融合等因素相关。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吸引外来农民工的能力正在弱化,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社会政策创新吸引更多的外来农民工。农民工社会政策创新要统筹城乡发展,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采用渐进的、分阶段、多形式、多层次、差别不断缩小的政策目标,进而达到新老市民的共建、共享、共赢、共荣。  相似文献   

3.
"真没想到,你们三十三团还考虑到我们的权益,把我们这些外来打工人员纳入到工会日常帮扶范围"。季节工李金龙听了一连党支部书记于华宣传的三十三团"农民工援助行动"方案后高兴地说。为了保障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今年,二师三十三团工会、司法所、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浙江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成就,但浙江社会发展并没有仅局限于有形的物质世界的丰富,而是更注重建立起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则和制度体系,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经验就是浙江始终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完善身份和情感认同促进外来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这包括外来人口本地化、农民工同城同待遇、农民工享受社保套餐、新居住证制度、老乡管老乡等。农民工称谓的变化及其流动给我们带来的社会学启示意义就在于,农民工的不断增长是区域经济活力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农民工推进了社会流动,激励了社会整体进取向上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农七师一三○团全力打造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把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当作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以司法所为基地,建立起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服务的"绿色通道",使农民工维权步入便捷"快车道"。加强咨询疏导,及时化解纠纷。司法所加大对农民工来电、来信、来访的咨询力度,依法解答、耐心疏导。在咨询过程中,力争解答清楚,使当事人法  相似文献   

6.
外来的农民工已成为宁波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当前宁波农民工的现状,针对实际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搞好对农民工的服务与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宁波社会和谐进步、经济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将215名农民工吸纳到工会成为正式会员,为1000余名农民工免费进行健康检查,为680名外来女性农民工免费进行妇检,1000多名外来农民工参加的56场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农民工支付工资720万元无一拖欠。这是农四师七十一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为外来农民工打造“生活乐园”的具体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社会融合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独特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既有社会制度设置、城市生活环境等因素,也涉及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民生保障、身份特征、文化适应、社会交往等因素。根据历年农民工社会问卷调查数据,采用24项评价指标,对宁波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度进行了分类测评,结果表明,其总体融合水平达到70%以上;而且,农民工的职业融合、民生融合、身份融合、文化融合、关系融合因素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互相支持的。  相似文献   

9.
让农民工参加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从实践看不是不可能的。深圳是移民城市,外来打工者占绝大多数,据统计,2003年在深圳注册登记的外来打工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410.68万人。深圳在全国最早订立了《保护外来劳务工条例》,并制定规章和办法,使外来打工人员(包括农民工)参加深圳市的社会保险体系。截至2003年的统计,参加工伤保险的外来劳务工(包括农民工)371万人,占全部在深圳注册登记的外来劳务工总数的90.34%;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外来劳务工(包括农民工)177.16万人,占全部在深圳注册登记的外来劳务工总数的43.1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外来劳务工(…  相似文献   

10.
薛晓峰 《求是》2012,(18):49
目前,中山市外来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52.9%,城市二元(即本地人与外地人)结构特征明显。贯彻落实中央与广东省委关于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促进本地人与外地人相互融合的要求,中山市在促进新老中山人融合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和努力。新形势下,我们要以此为重要突破口,进一步破除城市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善治,争当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