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治中是中国国民党中著名的爱国将领,“是同我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他于抗战初期(1937年11月下旬)由上海战场调任湖南省政府主席,1939年2月调离湖南。对他主政湖南这段历史的评价,史学界多因长沙文夕大火而对他颇有异词;他自己也自认为是一场“噩梦”。笔者认为,长沙文夕大火使千年古城蒙受浩劫,张治中作为一省之长,确有一定责任,但这个罪责应主要算在蒋介石“消极抗战”的帐上。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张治中主政湖南期间,做过不少有利于抗战、有利于人民的好事,这主要体现在他为湖南的国共合  相似文献   

2.
从"九-一八"事变前后到全面抗战,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一直在变化着,最终走上了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共同抗日的道路.随着形势的发展,陈诚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军官,蒋介石极度信任的心腹,他的对日态度也有着明显的转变;从警惕到抗争,再到部分附和蒋介石的意见,即作有限度退让,做相当抗战准备.  相似文献   

3.
张许玲 《传承》2008,(18):90-91
从"九·一八"事变前后到全面抗战,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一直在变化着,最终走上了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共同抗日的道路。随着形势的发展,陈诚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军官,蒋介石极度信任的心腹,他的对日态度也有着明显的转变:从警惕到抗争,再到部分附和蒋介石的意见,即作有限度退让,做相当抗战准备。  相似文献   

4.
孙瑞星 《黄埔》2012,(6):21-25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今年是孙明瑾将军壮烈殉国69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这位抗日英烈。淞沪抗战负重伤军校学习创佳绩1926年秋,孙明瑾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军校毕业,参加北伐,作战有功,历任第八十七师排、连、营、副团长等职。1932年"1·28"淞沪抗战爆发。2月初,蒋介石让何应钦调动散驻京沪杭的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和中央教导团,合编为第五军,任命张治中为第五军军长(兼第八十七师师长),立即率部  相似文献   

5.
1949年,陈诚主政台湾近一年。期间,蒋介石背负失败之责,为美国所弃,众叛亲离。临危受命的陈诚,遵照蒋氏“继续革命”之指示,在台湾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为蒋介石的迁台与复出做了准备。与此同时,陈诚的权势日益膨胀,集党、政、军、财大权于一身,不仅遭到了政敌之反对,亦引起了蒋介石的疑忌,蒋陈之间冲突不断。在美国的要求下,蒋介石乘机以美援为借口,迫使陈诚让位于吴国桢,既满足了美方之要求,又削弱了陈诚之实权。  相似文献   

6.
陈诚与蒋氏父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丰 《同舟共进》2009,(9):58-62
1958年,毛泽东、周恩来就国共和谈问题谈了一些具体设想:蒋介石将来总要在中央安排,台湾还是他们管……陈诚愿到中央工作,不在傅作义之下……1961年美国邀陈诚访美,欲离间蒋氏父子与陈诚的关系,以实现搞“两个中国”的目的。周恩来表示:“我们希望蒋介石、陈诚、蒋经国团结起来反对美帝国主义。”陈诚亦以自己的行动坚持民族大义,对历史作出了交代。  相似文献   

7.
张曼伦 《现代领导》2013,(12):40-40
自古以来.凡是想通过军旅生涯飞黄腾达的人都知道,能打硬仗、胜仗才能受到上级的提拔和重用。但是在中国现代史上.却有这样一名将军.他屡战屡败,但每次打了败仗之后.反而会受到提拔.最终官至四星上将、参谋总长、“副总统”,成为地位仅次于蒋介石的国民党二号人物,这个人就是有名的“常败将军”——陈诚。  相似文献   

8.
《传承》2005,(3):12-15
国民党桂系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地方实力派,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提出了“焦土抗战”的抗战主张。全面抗战爆发后,李宗仁、白崇禧率领20万广西子弟兵北上抗日,参加了淞沪、台儿庄与徐州、武汉、随枣、桂南和桂柳战役,桂军部队在正面战场上英勇奋战,为保卫祖国建立了功勋,使广西成为抗战“模范省”。出师抗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新桂系全省动员,誓师出征抗日。1937年8月4日,白崇禧奉命赴南京任军委会副参谋总长,会晤蒋介石,商谈广西出兵抗日大计。8月13日,上海抗战爆发。是日,蒋介石召集最高国防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为最高统帅…  相似文献   

9.
黄埔书讯     
《黄埔》2007,(2):63-63
《中国结——两岸关系重大事件内幕》;《长沙·常德·衡阳血战亲历记——国民党将领葛先才将军抗战回忆录》  相似文献   

10.
1935年八九月间,蒋介石、宋美龄偕陈诚、张治中、杨永泰等文武大员在峨眉山麓办军训团。8月18日,巍巍峨眉,秋雨乍睛,青山如黛。蒋偕夫人宋美龄站在新开寺前,仰观仙山云烟飘渺,金顶金光闪闪高耸云天!蒋心潮一动,决定作金顶之游。一声号令,钱大钧率全体侍卫队弄来16乘轿椅,荷枪实弹簇拥着蒋氏夫妇及随员,前呼后拥,经清音阁、洪椿坪,安排在九老洞(即仙峰寺)住憩。住持源西偕传化等僧众,全力食宿接待,备办六桌素斋迎候。进餐时,一盏雪亮的煤汽灯高挂在蒋介石座位上空,照得如同白昼。源西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46年,周恩来同志就指出:“西安事变是蒋介石逼出来的;蒋介石抗战是张、杨两将军顺应人民公意逼成的。”“这段公案,人民会起来给以正当的裁判。”正是基于这一精神,周总理在西安事变20周年时,亲自把当年参加西安事变的有功将士邀请到北京开纪念会,并一一相问,妥善地安置了那些被他誉之为“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人的工作与生活。凡参加过那次会议的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将士们,均以此为  相似文献   

12.
正陈诚(1898~1965),浙江青田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作为黄埔军校的教官,陈诚自黄埔军校成立后一直就是蒋介石的心腹之一,其领导的派系亦有"土木系"之称。"土木系"将领主要出身于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因"十一"组合为"土"、"十八"组合为"木"故而得名。其主力在淮海战役时被解放军消灭。无论在史书上,还是在人们的印象中,陈诚始终被人们视为蒋介石的股肱和心  相似文献   

13.
曾少文 《桂海论丛》2015,31(3):37-41
"焦土抗战论"是李宗仁在抗战时期提出的系统抗日救国主张,反映了他在军事理论上所具有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李宗仁的抗日主张是在全面客观地考察了抗战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分析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运用发展观端倪出战争的发展规律并推断出中日双方力量必然在战争进程中要发生变化,并提出了抗日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变化过程,从而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然是持久的消耗战。他把中日战争过程区分为战略防御阶段和战略总攻阶段,并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制定了"焦土抗战"的抗日战略和战术。李宗仁"焦土抗战论"的哲学思想对于当时中华民族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对于推动广西抗战和中国人民积极投入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抗战初期张治中治湘论略王国宇张治中是我党的亲密朋友,“从黄埔建军到共同建国,从百到行,他是国民党方面始终坚持国共合作的代表人物”①抗日时,曾提师参加“—·二八”抗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1937年11月莅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在治湘期间,以“廉正勇勤”...  相似文献   

15.
陈予欢 《黄埔》2012,(4):54-57
张治中将军是与中国共产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是中国国民党军政高层“八大金刚”中唯一留居祖国大陆者,同时又是国民革命军“黄埔嫡系”中央军高级将领层中没与中共交过战的“和平将军”。其在黄埔军校从第一期开始历任总队长、教育长、第六期至第二十二期校务委员会委员,曾任武汉分校、长沙分校主要负责人,是黄埔建校十年时印行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史》(十卷本)的主持编纂者与出版人。  相似文献   

16.
张之泽 《黄埔》2010,(6):34-35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同年8月,我考上了成都军校十五期。当时军校的教育长是陈继承将军,他接替张治中策划学生总队因抗战西迁的艰巨任务。1938年元旦,我在武昌右旗入伍,编入十五期一总队。同年3月乘船到宜昌,6月抵达重庆,7月沿成渝公路行军到了西校场。升学考试后,开始分科教育,步兵第一大队包括炮、工兵各一队;步兵第二大队包括骑兵、辎重、通信各一队;步兵第三大队全部为空军。我们是1940年7月毕业。  相似文献   

17.
蔡省三,原名蔡希曾,1918年5月出生于江西铅山。19岁时投笔从戎,以江西第一名成绩考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第一团(简称“战干一团”),团长蒋介石,副团长陈诚。该团被称为国民党干部的最高学府和首批三青团员,在蒋介石率领下进行宣誓。1939年起,他深受时任赣州专员兼保安司令的蒋经国喜欢和栽培而平步青云,却在国共内战1949年结束时沦为蒋介石集团战犯之一而锒铛入狱。1975年3月获特赦释放,赴港定居生活。作为抗战将领,2005年应邀到北京,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  相似文献   

18.
孙定宇 《传承》2013,(7):48-50
陈诚在抗战中提出过持久抗战的思想,论述了持久抗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对日作战的性质等问题。毛泽东也在抗战过程提出了持久战思想。他们的论述各有特点,分别代表了国共两个党派的抗战思想,影响了国共两党在不同战场的抗战方式。  相似文献   

19.
孙定宇 《传承》2013,(5):48-50
陈诚在抗战中提出过持久抗战的思想,论述了持久抗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对日作战的性质等问题。毛泽东也在抗战过程提出了持久战思想。他们的论述各有特点,分别代表了国共两个党派的抗战思想,影响了国共两党在不同战场的抗战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从西北军的高级将领到日伪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抗战胜利后又被蒋介石收编被送上内战前线,最终迷途知返,在济南战役中高举义旗,走上革命道路,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5军军长。他就是吴化文,一个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国民党起义将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