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面对“科学性”的质疑,近代中医开始了“中医科学化”运动。主张以科学方式整理中医,目的是保存和发展中医。但“中医科学化”的道路,无法绕过中医“不科学”的窠臼。只有采取对中医、西医兼容并蓄的立场,才能在未来发展形成一种完整、系统的生命科学。  相似文献   

2.
刘蕴莲 《传承》2011,(22):16-17,27
毛泽东与墨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主张有许多相似之处。譬如,毛泽东"勤俭节约"与墨子"节用"思想的一致性;墨子主张"节葬"与毛泽东时代提倡"火葬"的一致性;墨子的"非攻"与毛泽东的"和平共处"外交"思想的一致性。深入探讨毛泽东和墨子的这些思想主张,分析其价值所在,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低碳经济和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中医历来重视睡眠的科学性,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睡者,能食,能长生".美国有两位学者,对七千人进行了五年半的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认为有七种原因可影响人的寿命,其中重要的一项是睡眠.那么,怎样才算好的睡眠呢?中医认为要注意以下一些一方面.一、起居有常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中医主张按照不同的季节来安排日常起居.如  相似文献   

4.
欧债危机:社会民主主义新尴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民主主义热度:★★★★观点与主张:社会民主主义也被称为"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坚持自由、平等、团结、互助的基本价值观念,更为强调社会的公平;主张国家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必要干预;主张基于普遍权利的社会福利制度;强调社会团结和合作等。  相似文献   

5.
赵卓煜 《理论月刊》2013,(2):172-175
中国传统生态观与西方生态中心主义生态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从世界观方面看,西方生态中心主义主张的"自然整体观"、"物种平等论"与中国传统生态观主张的"天人合一"观、"民胞物与"论相契合;从方法论角度看,西方生态中心主义主张的"循环经济"模式与中国传统生态观的"阴阳五行"太极模式相契合;从实践观看,二者有诸多相通的"清洁生产"观念和行为。研究二者的契合性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森 《两岸关系》2015,(2):22-23
<正>近年来,"修宪"议题一再被台湾社会热炒。2014年"太阳花学运"风波后,学运学生与民进党都提出"修宪"主张。"九合一"选后,朱立伦在参选国民党主席时宣布要推动"修宪","立法院"也将成立"修宪委员会",各政治势力在"修宪"议题上大有合流之势。由于"修宪"事涉敏感,未来这一议题会如何发展,各方高度关注。目前岛内各界对于"修宪"内容及推动方式各有主张,意见分歧很大。国民党主推"内阁制",主张将"立法  相似文献   

7.
关徐涛  詹向红  王冰 《创造》2015,(4):937-939
提出"肝失疏泄致衰"相关说,认为肝失疏泄是现代衰老的主要机制和关键病机。通过对《内经》以及相关古代文献的整理研究,综述肝主疏泄的生理病理特点,并基于对"肝主疏泄"内涵的理解,主张从肝主疏泄论治衰老,防治脑老化,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中医衰老学说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无线通讯与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开启了移动互联新的时代篇章,改变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环境与基础。目前基层党组织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打造"微党建"新平台;要明确基层"微党建"的目标主张、价值主张与实践主张,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正>现实表现: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表现活跃,它反对政府干预市场,主张打破国企垄断甚至主张国企私有化;美国联邦政府部分"停摆"凸显自由竞争与追求平等这两种思潮较量的恶果;俄罗斯前总理直接把2013年俄罗斯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归咎于新自由主义。核心观点:新自由主义主张完全市场化,认为只要依靠市场的自由交易就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均衡。新自由主义推崇市场"原教旨主义",倡导市场自由的竞争和个人主义,主张经济、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私有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近10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解析,可见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的重大创新:在合作社的功能定位上,主张实现由市场流通中介组织到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再到乡村协同治理组织的跃升;在合作社的组织形态上,主张在不断拓新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寻求多样化发展;在合作社的发展原则上,主张在遵循法定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加强规范化建设;在合作社的动力保障上,主张在优化法治环境的基础上予以多层面、实质性支持。在未来的政策完善和具体实践中,应该在农民合作社的内涵界定上予以"正名验身",在农民合作社的预设目标上追求"提质增效",在农民合作社的内部发展上发挥"羊群效应",在农民合作社的外部环境上确保"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11.
"第三条道路"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条道路"是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为解决全球化时代出现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政治哲学和社会思潮.冷战后两大意识形态对立格局的终结、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西方各国中间阶层的扩大以及欧美各国经济、社会问题的积重难返等是其产生的诱因."第三条道路"坚持社会公正,力求建立合作包容型的社会关系;主张建立新的经济秩序;主张重新定位国家,重建国家和政府;主张改革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12.
冯颜利  唐庆 《人民论坛》2012,(21):68-69
现实中的温良谦逊者一到网上就开始站队分敌友、偏执走极端:要么是"最好最美",众口铄金;要么是"最坏最丑陋",恨不能积毁销骨狭隘、偏激与缺乏理性是极端主义的主要特征"极端"与"极端主义"的区别在于由偏激而致极端的思想观念是否形成系统的理论观点或主张要求,进而导致极端的行为活动。极端主义包含以下三个基本内容:第一,它具有系统的、由偏激而致极端的思想观念;这是极端主义的思想内核。第二,极端的思想观念以系统的主张要求形式显现;这是极端主义思想内核的外化,可以认为是说教式的"极端主义"。第三,极端的思想观念和主张要求被付诸行动;这可视为  相似文献   

13.
《淮南子》继承了先秦诸家关于法的理念,但又注入了新的理解,提出了"以道统法"的法律观;对"无为"作了全新的解释,赋予其积极的内涵,并将其与法治结合起来;强调法律制度应当"与化推移"、"与时而变",以适应变化了的时势;在立法上,主张立法务求简约易知,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可循性;主张贤人执法以及公正无私的平等执法观等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医的挑战,中西医论战出现了"中医非科学论"和"中医超科学论"两种错误观点,最终形成"中医次位,西医主位"的医学二元格局。中医危机的实质是中华民族文化危机的历史性凸显。面对这种窘境,国人只着重于从技术层面找寻其原因,而并没有从文化品性上诠释中医。目前,置身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场域,我们亟待确立中医文化在他域文化圈及全球医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而中医文化自信是根基。其中理论基础是增强中医文化自信的学理根源;精神实质是增强中医文化自信的价值根源;主体自觉是增强中医文化自信的实践根源。  相似文献   

15.
肖英  刘思华 《求索》2012,(4):201-202,143
汉代道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汉代道家继承了先秦道家思想,文章归纳总结了道家五个方面的主张:人与自然和谐是产生万物的基础;自然如父母,人类应该象尊重父母一样尊重自然;自然界众生平等;主张"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而为;主张保护土地。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系统分析全球地缘政治现实基础上,基辛格力图为21世纪美国外交决策者提出较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他以现实主义政治观对美国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地区的论述鲜明地阐释出他的外交主张.在亚洲,他主张维持某种均势制衡的手段保持各国相互制衡,从而使美国在此获得相对优势.主张更新美日联盟,持续参与亚洲事务;维持在该地区军事存在,防止任一潜在对手独霸亚洲;要求结合理想主义手段,推进改革美国的现实利益.这些主张,在本质上是为美国谋求在该地区的"温和霸权"或"柔性霸权".  相似文献   

17.
人与科技     
脾脏与养生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因此,中医强调脾胃的调养与补益,古代就有医家提出:补肾不如补脾。对于脾胃虚弱的病人或中老年人,都主张运用益  相似文献   

18.
<正>现实表现:创新马克思主义主张在"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这三大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以"世情为鉴,国情为据,党情为要",进行"综合创新"。近年来,这一主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不少高校、科研院所在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方面,都强调要进行自主创新,反对"洋教条"、"土教条"和"马教条"。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性人物,向警予亲自指导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为妇女解放写下了不下几十万的文字.她的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妇女受奴役的根源在于私有制,主张实行政治革命;劳动妇女是妇女运动的主力军,知识妇女则是"起重机",主张各阶层妇女实现大联合;提出要发扬"自觉、自决、自动"精神,提高妇女整体素质;重视妇女运动干部培养,建立妇女运动组织.  相似文献   

20.
曹治平 《前沿》2013,(1):56-59
底线伦理从人的有限性出发,强调一种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世俗道德,从一种"神性"的道德高标"退"守属人的道德底线。它是对"革命"道德和"动员式"道德的反思、解构与超越,主张确定合理的、普遍平等的道德义务;它是对道德虚无主义的阻击,主张培养伦理底线耻感,践行基本的道德义务;强调社会底线正义以及政府的相关义务,有助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现代道德范式构建,实现社会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