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一些地方在执行《村委会组织法》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努力探索一些新的选举方式,以更好地扩大基层民主,体现民意,促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教授、著名社会学家辛秋水就是一位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他在安徽省一些县乡进行了十余年的村委会“组合竞选制”的试验,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受到了省内外的广泛关注。本刊在此发表辛秋水先生和两位农村基层干部撰写的关于“组合竞选制”的文章,以期使大家对“组合竞选制”有一个基本了解,并欢迎来稿谈谈您对“组合竞选制”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各地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采用的较为普遍的方法是:无论是对村委会成员的候选人提名还是正式选举,都由全体村民投票产生,即通常所说的“直接提名、直接选举”,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海选。”但安徽省社科院教授、著名社会学家辛秋水认为:村民在“海选”中只能考虑到每个候选人的个人情况,而难以预见选出的村委会班子整体组合是个什么样子,这样常常会盲目地把互不团结的人甚至是“冤家对头”同时选进村委会,客观上导致村委会工作难以开展,甚至陷于瘫痪。为此,辛秋水十余年来致力于村委会“组合竞选”的探索,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村委会班子的凝聚力,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  相似文献   

3.
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是只选个人的效果好,还是既选个人同时又选“班子”的效果好?如果把这个问题单独提出来,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赞成后者,因为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个“选班子”的优势。在实践中,前者通常叫“海选”,后者就叫“组合竞选”。著名社会学家、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辛秋水教授对“组合竞选”进行了近20年的潜心研究,并从1989年起  相似文献   

4.
自本刊第七期刊登《热心读者问卷调查表》至今,我们已陆陆续续收到广大读者的来信 1800多封。我们知道,这一封封来信恰似一颗颗滚烫的心,饱含着每一位读者对《中国监察》杂志的深情和挚爱,寄寓着广大人民对党和政府反腐败斗争的希望和信心。 正因为如此,编辑部所有人员,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封来信,仔仔细细地阅读每一条意见和建议,并对照各自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订出了改进措施。 本刊第九期、第十期已刊登了读者来信共21则,虽不能尽来信之全貌,但也基本代表了大部分读者的心声、现将几项统计数字向读者予以汇报: 读者…  相似文献   

5.
本刊第5期刊登《胡长清向谁行了贿?》一文后,许多读者来信、来电询问:“谁向胡长清行了贿?”“这些人怎样判决了?”这篇文章可解答读者的部分疑问,有关情况本刊将进一步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6.
200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监督与思考栏目以山西省河津市下化乡老窑头村,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在村委会主任选举中却有人开出天价为引题,刊登了一篇名为《230万巨款买村官》的新闻报道。随后,23岁女大学生魏娟玲以一篇《谁动了民主的奶酪——关于山西省河津市老窑头村230万元竞选村官的调查报告》,获得当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村委会  相似文献   

7.
《法学》2009,(12)
本刊2009年第4期刊登了《对读者举报我刊有论文照抄教材一事的处理通报》(以下称处理通报),指称刘松山教授发表于本刊2009年第2期的《人民法院的审判依据为什么不能是宪法》一文,存在学术不端。华东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于2009年5月13日、11月25日两次召开会  相似文献   

8.
辨"印"有方     
亲爱的读者,“司法科技之窗”栏目开出已经一年多了。在各方的支持和帮助下,栏目颇受大家欢迎。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法庭科学发展的窗户,让我们在阅读故事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今年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科技断案》一书,收录了此栏目一年多来的22篇文章。书出版后,读者反映良好。不过,这一年多来,我们也陆续接到一些读者的反馈表,他们在肯定司法科技之窗的同时,也希望栏目能刊登一些国内相关方面的报道。因此,我们特意辟出一个小栏目,希望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让大家了解国内司法鉴定专家的工作,了解这一特殊的行当,也借此丰富司法科技之窗的内容。这就是“刑侦专家在线”小栏目设立的意图所在。我们希望热心的读者能为我们采写此类故事,让大家一起分享科技破案的乐趣。来稿字数请控制在1500字以内,并请附上相关图片。  相似文献   

9.
领事裁判权可分为互惠领事裁判权与片面领事裁判权。本刊八三年第六期曾刊登了张劲草同志《论互惠领事裁判权在我国的肇始》一文,下面奉上它的姐妹篇,以期读者能获得较完整的知识;并为上期(84.1)赵理海教授的《从国际法看香港问题》一文提供些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刊1990年第5期刊登了孙国华同志《民主建设必须纳入法治轨道》一文,其中就“争取民主”问题,对张光博同志发表在1990年2月5日《人民日报》上的《谈谈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几个问题》一文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本刊随后收到张光博同志就此问题答孙国华同志的文章,现刊登如下,以供研讨。本刊贯彻“双百”方针,提倡在学术问题上进行不同观点的论战,既允许学术批评,也允许反批评。当然,批评和反批评都应当是实事求是的、与人为善的,以追求科学真理为目的,而不是私人之间的笔战。愿以此与作者和读者共勉之。  相似文献   

11.
本刊今年第1期“热点争鸣”栏目发表《“可爱的中国”背后的家庭悲剧》和《何智丽升起太阳旗的是是非非》两文后,许多读者纷纷来信来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现摘要刊登一组文章,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来稿。  相似文献   

12.
读者朋友们好!本期《老百姓的心里话》刊登的是湖南省的一位学生家长的情况反映。我们刊登此封信的目的在于唤起全社会对中小学生人身权利的重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希望社会不要因学生“人微言轻”而做出一些不尊重学生人身权利的事情来,使学生幼稚的心灵受到伤害。同时,我们也希望邵阳市教委能从根本上重视此案,尽快给受害学生及其家长一个明确的答复,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其巨大的吸引力,参与网络游戏的玩家数量不断飓升,网络游戏中的外挂行为也呈愈演愈烈之势,由“外挂”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亦成为时下法律界积极关注的前沿性问题。本刊素来关注业界前沿和热点问题。自本期起,本刊将连续两期刊登由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寿步教授等学者倾心写成的“网络游戏外挂程序法律政策问题研究系列”文章。本期刊登的两篇文章为: 《外挂程序的起源和机理》、《外挂程序的定义特征和分类》,下期将推出《外挂程序相关法律关系分析》、《外挂程序的解决方案》两篇文章。该系列文章分别从以下四个层次来展开:首先对外挂进行技术和基础分析,介绍了网络游戏的运行原理和外挂产业的形成,讨论了外挂程序的机理、流行原因、传播途径等;其次,分析了外挂的若干定义,提出了作者的观点,阐述了外挂的特征和分类;再次, 探讨了外挂涉及的各种法律关系;最后给出了解决外挂程序所引起的法律问题的方案。该系列文章体现了“基础问题基础研究,技术问题技术分析,法律问题法律解决”的原则,对网络游戏外挂问题进行了透彻的技术及法律分析,并为其解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希望能给读者以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读者回音     
为了更好地满足和了解读者的需要,本刊第七期刊发了读者调查问卷之后,广大读者踊跃参加,积极填写,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寄回本刊编辑部,一份份答卷承载着广大读者对本刊的厚望,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广大读者对本刊工作的支持,激励我们再接再励,做好编辑工作。在此,选取部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刊登,以表谢意。希望广大读者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本刊,我们将继续秉承“交流经验,指导业务”的办刊宗旨,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人民检察院王海滨:《人民检察》作为法律类核心期刊,体现了权威性、理论性、指导性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一封“特别投诉”信2002年6月9日,本刊接到一封“特别投诉”信,投诉人系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双河镇春光村村民杨修芳。从来信内容上看,是杨修芳反映本人在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竞选村妇干遭遇不公正待遇的  相似文献   

16.
2002年5月23日,安徽省颍上县王岗镇新安村358名选民欢聚在甘罗乡村教育社大礼堂,以“组合竞选”的方式,成功地进行了村委会换届选举。新安村是1988年因实施淮  相似文献   

17.
本刊第五期“疑案讨论”栏刊登的《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一文,读者对此反应热烈,纷纷来信发表自己对该案的看法和意见,现选登二篇,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渔父》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因为背负一种责任,我们在市场里寻找,寻找那些曾经可以洗涤我们心灵之缨的期刊;因为心怀一种情愫,我们总希望在报摊上看到我们希望看到的法制期刊;因为心存一种希望,我们甚至很想看到以普法为主旨的群众性法制刊物热销的场景。然而,我们在看到“读者”遍地、“知音”易寻、“家庭”兴旺、“时尚”风起、“瑞丽”出阁、“车友”如云的同时,却发现法制期刊受到了市场的冷落。是读者抛弃了法制期刊?还是法制期刊远离了读者?作为法制宣传工作者,我们不能不走进市场、走进读者,探究原委,寻找答案。于是,本刊编辑部在扩刊改版后出版首期“法制版”时,策划了这次“特别行动”。建设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法制宣传任重道远。作为法制期刊,我们必将勇担大任,紧贴读者;我们必须背负希望,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19.
本刊第二期“案例研究”栏刊登了宁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毛强华同志的文章《张学功的行为应定何罪》后,许多读者纷纷来信,提出对此案的定性意见,现将一部分读者的意见摘录如下,供大家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93年1月4日,本刊编辑部在北京大学勺园召集北大法律学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一些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现将会上的有关发言刊载如下,希望能引起读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各界人士对此有何见解,请赐稿本刊,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