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4,(5)
<正>此次学运缘起自3月17日台"立法院内政委员会"审议服贸协议过程中,由于审议僵持,国民党籍"立委"张庆忠在30秒内宣布服贸协议视为已完成审查从而引起岛内争议。18日晚,岛内民间团体举行抗议"突破警力"占据台"立法院"议场。19日,"黑色岛国青年阵线"在网络号召购买太阳花为学运加油,至此占领行动被冠以"太阳花学运"。  相似文献   

2.
由于台湾岛内复杂的政治生态,两岸两会领导人在第九次会谈上正式签署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简称“两岸服贸协议”)至今仍未完成内部审议程序,两岸服贸协议的生效进程遭受人为延宕.台湾立法机构关于两岸服贸协议的备查与审议之争、径付二读之争以及“保留”之争,既凸显了台湾政坛向来存在的蓝绿之争,也隐含着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对立.尽管如此,从两岸服贸协议对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岛内蓝绿板块的力量对比以及民进党杯葛两会协议的既往实践等要素来看,两岸服贸协议的生效仍值得乐观期待.  相似文献   

3.
人物     
《台声》2014,(5)
<正>张庆忠:审查争议鞠躬致歉3月17日,在台"立法院内政委员会"审查《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时,国民党籍"立委"张庆忠以30秒宣布完成服贸协议委员会审查引起岛内争议。最终引发18日"太阳花学运",参与学生占领台"立法院"议场抗议审查程序。3月31日,张庆忠针对媒体询问是否会为30秒通过服贸协议而道歉时表示,服贸协议审查会时他曾三度上台,但民进党籍"立委"占据主席台,最后  相似文献   

4.
曹骏 《统一论坛》2014,(3):31-33
岛内长达20余天的“反服贸”学运虽然收场多日,但这场以“反黑箱服贸”为幌子的闹剧的种种诉求和表演,至今仍余波荡漾,许多现象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5.
台湾所谓“太阳花学运”已经落幕一段时间了。然而,它实际上还没有完全结束,其所遗留的和激发人们思考的问题很多。其中问题之一,就是关于“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关系问题。“两岸服贸协议”是隶属于和平发展内容的,“反服贸”的学生们却硬要加以反对,这自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5,(10)
<正>去年三四月间,台湾岛内"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等反对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团体发起"太阳花"抗争运动,迫使台当局接受"搁置审查、先行制定两岸签署协议监督条例,之后再重审两岸服贸协议"的举措。由于岛内部分青年群体在抗争事件的过程中,及其后岛内地方"九合一"选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加上岛内媒体一波波所谓的"中国人认同民意调查"结论,两岸一些学者、专家也开始对台湾整体政治发展走向感到忧心。就事实而言,岛内"太阳花学运"阻滞了两岸签署协议的进程,确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太阳花学运"呈现出的"反服贸"表象要比各  相似文献   

7.
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台湾爆发了以学生为主,部分团体参加的反对"两岸服贸协议"、推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立法"的"太阳花学运"。此事件对台湾政局和社会造成了强烈冲击和动荡,充分暴露出民进党利用学运,进行"台独"分裂势力活动;渗透、培植、争取、扩大绿营后备军;煽动民众对马当局不满,从而达到削弱国民党年底"七合一"选举能量,为其夺取政权制造舆论之目的。"太阳花学运"对两岸关系造成一定冲击,进一步证明"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大障碍,也使两岸"两会"授权签署的协议权威性面临挑战,深刻地反映出大陆争取台湾同胞民心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4,(5)
<正>自3月18日,"太阳花学运"风起云涌,至4月10日学生们撤离议场,学运落幕。此次学运中学生们提出"反服贸"诉求,就经济性而言,"服贸"明明是一个对台湾经济发展有利的协议,为何部分年轻人不领情?其背后的世代不正义及分配问题,值得深入思考。2011年英国经济学家戴安·科伊尔在其著作《被卖掉的未来:拼经济,不该拼掉下一代的未来》中谈到一个重要的观点,即经济增长要有感,需要落实在民众薪资上。持续强调错误、失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RCA指数分析了台湾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现台湾服务贸易竞争力疲弱,不仅与美欧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而且在“亚洲四小龙”内也处在下游水平;虽然台湾传统服务贸易部门竞争力有所增强,但现代服务贸易部门竞争力却在弱化.本文探讨了岛内市场需求、外部市场需求、人力资本状况、服务业发展、货物贸易发展及服务贸易开放对台湾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认为各因素对台湾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作用各不相同.最后,本文分析了两岸服贸协议对台湾经济的作用,探讨了近期岛内出现的“太阳花学运”反服贸风暴背后的原因,认为台湾既要理性、平和地安抚反服贸民众的热燥情绪,又要加快推进服贸协议,为两岸经济合作突破深水区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民进党主持的公听会迟迟不能结束,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简称"服贸协议")已不可能在台"立法院"本会期1月14日前完成审议。在台湾经济竞争力不断下降,服贸协议为台湾业者所提供的商业先机瞬间即逝的情况下,民进党绿营政治势力何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服务贸易百般刁难,拖延生效?细加探究,实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1.
严安林 《台声》2013,(8):50-50
自6月21日海基会与海协会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以来,民进党对此一直采取坚决反对与抵制的政策立场和态度,除了批评协议签署过程的所谓“黑箱作业”外,还强调执政的国民党特别是行政团队不与立法部门沟通,更是批评两岸服贸协议“出卖主权”、“不顾部分产业生存”,甚至扬言协议的落实会让“700万人失业”,极尽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4,(1):45-45
2013年台湾社会出了不少事情,除了经济增长难以“保二”、两岸服贸协议争议无法消弭,食品安全风暴、军中人权问题及“日月光”产业废水污染事件,皆成为舆论焦点。所谓有为者应该在人人以为没问题时有勇气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4,(4):57-58
<正>去年6月2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九次两会领导人会谈期间,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这是两岸经贸正常化、自由化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但由于民进党的阻挠,9个月过去,这份协议仍被深锁在"立法院"的抽屉里,迟迟不能审查通过。服贸协议不能生效实施,既不利于深化扩大两岸经济合作,更不利于台湾经济发展,受损害最大的则是台湾业界和民众。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台湾被简称为"服贸"。"服贸"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协议?通俗地来说,就是一份相互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台声》2013,(8):14-15
陈裕璋 两岸服贸协议化会融领域,大陆方面对台湾开放18项,台湾方面则开放9项,大陆方面已超出其对WTO(世界贸易组织)的承瞄,“金管会”将积极落实这些政策,协助业者布局两岸市场。  相似文献   

15.
2014年3月18日,台湾部分反对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的学生占领“立法院”,从而引发震动全岛的“太阳花学运”。学运组织者和参与者广泛利用新媒体传播工具来发布和散播反对意见,建构反服贸集体意识,建立学运动员网络,获取国际支持,筹措行动资源,支持各项行动的组织和管理,对于学运的发动和开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及其社会应用,继而着重对新媒体在此次学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探讨新媒体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苏进强 《台声》2014,(4):52-52
<正>自3月18日,学生占领台"立法院"及后被驱离台"行政院",这场僵局何时能解、何时能结,尚不得知。但无疑多拖一天,就会让这些年轻学子们和台湾社会承担更多的风险。不论支持或反对服贸协议,都有各自的理念支持,理应静下心来就事论事。服贸协议在"立法院"无休止的拉锯战,国、民两党都给年轻学子们带来了最坏的示范。服贸协议久拖不过,对于台湾是如何的一场噩梦,对于台湾的竞争力是怎样的伤害,试问蓝绿有真正地关心过吗?两党在"立法院"各种程序杯葛破坏,终究毁灭了岛内社会对"立法院"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5)
正自从2014年3月"太阳花学运"爆发以来,"小确幸"一词频见于台湾甚至是大陆的涉台媒体。"小确幸"据说是一个来自日本的词,它反映的心理特征是不想有压力,不想发展,你们不如我,我已经很好了。台湾舆论认为,"太阳花运动"之所以形成,部分原因是台湾年轻人害怕引入竞争,他们想拥有自己的"小确幸"。有些人是不想太辛苦,过去那首《爱拼才会赢》中的"七分靠打拼"不是他们的菜。所以他们拒绝服贸协议,甚至拒绝统一,要求台湾"独立"。  相似文献   

18.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宣布将在年底完成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7月28日,马英九表示,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会对台湾经济造成重大冲击,台湾没有再对立恶斗的空间,也没有蹉跎犹豫的时间。原本,祖国大陆和台湾2013年签署了《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占领先机。但是在2014年3月和4月,一些台湾大学生和公民团体以“反黑箱服贸”为口号,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5,(4)
<正>摘编自1月31日台湾《旺报》目前两岸服贸协议及货贸协议依旧延宕,看似停滞不前的时刻,却浮现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新契机与新动能。去年底,大陆阿里巴巴集团创办人马云来台宣布要成立"专门给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学习创业的基金"。随后同样身为大陆年轻人创业偶像的小米科技创办人雷军也宣布,"小米旗下的猎豹移动要拿出1亿元新台币成立猎豹创业基金,投资台湾新创团队"。  相似文献   

20.
“3·18台湾学生反服贸协议事件”(以下简称“3·18事件”)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始进入调整期,既是对30多年的两岸交流和6年多的和平发展的思考,也是对两岸交流与和平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为祖国大陆确立对台新论述和调整对台政策、迎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高潮的到来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