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村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寄托着各族儿女的乡愁。近年来,漳州市对传统村落及古建筑、文物加大保护力度,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村民保护意识淡漠,自然性颓废趋势还在蔓延,新村建设与古村保护的矛盾,保护职能缺位维护资金不足等。加强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存保护开发的对策思路包括:加强宣传指导,提高文化自觉;制定详细规划,明确思路目标;建立工作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分级申报认定,科学规范整治;合理开发利用,恢复村落生机;创新管理模式,引导多元投入。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传统中国积淀文化、传承文明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近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城镇化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式。而传统村落保护,对于青岛市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传统村落保护入手,对青岛地区的传统村落保护的优劣势作出分析,并提出了多项建议。  相似文献   

3.
彝族村落文化是彝族民众生活和生产方式的物质与意识形态的总体反映,是彝族民众居住区域区别于其他民族居住区域的重要特征。保护和开发彝族村落文化,体现的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而且是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传统村落进行价值开发和活态化利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应然之义。传统村落活态化利用,需要遵循其价值逻辑,并正视诸如城镇化推进下的形态变迁、乡村空心化下的活化力量缺失、建筑损毁下的传统村落物质载体趋亡、商业化和世俗化冲击下的非物质载体薄弱以及人才资金短缺下活化支撑乏力等困境。进而有针对性地寻求传统村落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为现代所用,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又能感受传统文脉气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的自然形态和典型建筑是空间的见证物,附着在建筑物上的非物质文化是当时居民们生活形态、精神气质、传统文化的真实写照,这些文明因素既是中国传统人文智慧和精神的体现,也是治疗精神断层的城市病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对于促进城市多元文明共存,提升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索当下传统村落与城市和谐共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共同体,正是珠海传统村落本身之于城市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传统村落活化保护的路径探究要区别对待,充分运用各种保护方法使传统村落与城市共同体共生共同发展,把我们的城市打造成为充满魅力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随着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申遗成功,对此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在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有利于侨乡文化的传承,促进遗产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改善遗产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因此,构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规范,建立高效统一的文化遗产管理机制和体系,合理的遵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原则是发挥侨乡文化遗产作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当前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在分析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整体保护、以人为本等原则,并从法律层面设计了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的一些制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池市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与产业开发成效显著,但也面临相关产业融合不足、产业创新意识欠缺、手艺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应坚持注重政策扶持、打造特色品、加强产业融合、重视传承创新,推动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促进传统手工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西部开发中保护民族传统知识是实现人文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民族传统知识本身面临着生存危险、西方“生物海盗”掠用的危险,而西部开发可能使其雪上加霜,我国中央及西部地方政府已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现代财产法、民族习惯法、有关国际法是西部开发中我国民族传统知识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10.
对传统知识的关注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际组织以及各相关国家基于不同的理念以及利益考量,在传统知识的保护方面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是否将传统知识纳入知识产权法的框架,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马太效应”体现出的经济原理,私法的价值理念以及洛克的劳动财产理论出发,论述以知识产权法来调整和保护传统知识的正当性,试图为传统知识搭建一座通往知识产权法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和谐管理之道——中国传统治道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代社会,“和谐”理念已被施用于各方面,这表明中国传统治道仍具有价值意 义。  相似文献   

12.
蔚磊 《工会论坛》2009,15(5):145-146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外来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许多民俗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被破坏。利用和保护好民俗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文章立足于我国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以达到为我国的民俗文化保护献计献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崇尚和谐,是人类发展所必须的精神品质,和谐是中华丈化的精髓,全方位体现了中国传统丈化的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既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又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动力和源泉.青年群体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时代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在传统文化的利用与青年人才开发的问题上,必须抛弃其保守的、落后的、不符合开发要求的糟粕,吸取其为现时代所需要的精华,赋予其新的意义,使其获得新生,使青年人才在激烈的科技竞争和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不仅是保护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更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前提。应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民族民间文化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活动息息相通,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传承的文化艺术,是各民族千百年来的宝贵结晶。基层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与保护,要适应时代发展,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遵循民族民间文化发展规律,更好地为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多方面原因致使其发展相对滞后,尤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如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以及传承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表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关系我国生态安全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生态环境大数据信息丰富,水、大气、土壤等方面的环境监测数据在生态保护治理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供了新思路。环境大数据既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供了海量的环境信息保障和科学的环境决策,也拓展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途径。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要依托丰富的环境大数据资源,构建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技术体系,解决水环境突出问题;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筑牢生态环境底线;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环境数据互联互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凝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合力;推动线上线下互动、上下左右联动的大保护、大治理。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优秀文化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并在当代的实践中形成新的精神力量。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重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体系,树立新的理念,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社会现实的发展同步合拍,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理解和评价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文化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