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在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及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上提出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为我党“三农”思想做出了一系列新贡献:“重中之重”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一个新的战略定位;“两个趋向”论——把“两个趋向”论断作为新形势下认识和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与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针,这是新“三农”思想的理论基石;“城乡一体”论——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根本方略;“双轮驱动”论——把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衣村作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分析研究“三农”问题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既要看到过去的发展变化,也要看到现在的发展变化;既要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成功做法,也要汲取不利的教训,探索推进“三农”工作的有效途径。坚持唯物辩证法全面的观点认识“三农”问题,不难看出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一、用发展的观点解决“三农”问题,首要的是分析研究“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1.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  相似文献   

3.
在“三农”工作进程中,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支骨干力量。作为国家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大学生村官不断强化“三农”服务意识,在提高农民主体性、增添农村活力、焕发村民自治组织战斗力、改善“三农”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愈发不可忽视,成为“三农”政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张华 《社会主义论坛》2013,(1):I0006-I0006
中共云南省芒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2011年,芒市被列为滇西连片特困地区。为认真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云南省、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探究邓小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的基础上对深化农村改革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实现城乡一体化、最终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涉及很多方面 ,通过对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探微 ,我们进一步对解决当前“三农”问题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1.围绕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提出必须创新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 2 .要以科技为动力 ,推动农业现代化。 3.推动实现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联动发展。 4 .必须把粮农增收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5 .始终不渝地推进农村的市场取向改革。  相似文献   

6.
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改革和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三农”问题仍是制约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新举措、新要求,着力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是新时期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直接从事“三农”工作的农业部门,以怎样的工作切入点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是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坚定信心 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农村是发展稳定的“底盘”。“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坚定信心.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李鸿忠《春节前与全省农村干部谈谈心》  相似文献   

9.
杨善洲“一辈子忠诚于党、一辈子为民谋利、一辈子艰苦奋斗、一辈子清正廉洁”。云南省农业系统除了学习他的基本精神外,还要结合行业及自身实际,像他那样情系“三农”、重视“三农”、振兴“三农”,像他那样为政、干事、做人,始终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王云坤 《理论前沿》2004,(23):10-11
“三农”问题实际上就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民收入低、农业不发达、农村落后。“三农”问题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我们思想认识和工作方面的原因。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党为解决“三农”问题先后作了三次大的路径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对“三农”发展思路的重大调整和创新。建设新农村与解决“三农”问题密切相联,共同由新村貌、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和新组织五“新”构成。用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历史性的战略工程,是中国“三农”问题最好解决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刚刚过去的2003年,对“三农”工作来说,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数次召开会议,讨论和研究“三农”问题。从长时期的“基础地位”,到近几年的经济工作“首要位置”,再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四个字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农民收入继续恢复性增长,农村社会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13.
“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 ,应坚决贯彻党对农村的基本政策 ,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朱佳木 《理论前沿》2008,(19):10-11
我国的“三农”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性质,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特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出发研究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因时因地选择农业的经营方式,促进我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今年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这一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重视“三农”工作这一传统的经验总结。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三农”问题事关全局,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一、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和实践。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如…  相似文献   

16.
何伟 《理论前沿》2006,(4):10-12
困难群体的问题说到底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形成主要是由制度和政策造成的。应将转变农民身份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体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大难点。农村的市场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与先决条件,是先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行政府改革是推进农村市场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深刻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当前,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继续深入研究"三农"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虎林 《理论前沿》2007,510(21):31-3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速城乡统筹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是一致的。加速城乡统筹发展,就是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较好解决,也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那么怎样加速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从而解决好"三农"问题呢?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是当前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就如何提升农村发展能力以促进农民增收,本文在下述三个方面提供了具体建议。一是努力提升为农民增岗寻岗、扩大就业的能力;二是努力提升促使农业增效见效和农民经营产品的能力;三是努力提升政府和社会各界支农扶农的力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