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岩东 《社会主义论坛》2013,(9):35-35,39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共西盟县委建设“美丽西盟”的决策部署,撬动整个县产业发展,推进特色产品产业发展,结合县情提出了一件衣、一道菜、一棵树、一杯茶、一盅酒、一粒米、一碗肉、一勺蜜的“八个一”兴业工程,旨在找准产业定位,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路子。为确保“八个一”产业顺利推进,西盟县采取由县级领导挂钩联系产业制度的措施,成立了8个县级领导挂钩联系小组,6名县级主要领导作为产业小组的组长、20名县领导作为产业小组的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负责挂钩产业的推进工作。作为“八个一”兴业工程之一的“一碗肉”是指西盟冬瓜猪养殖产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云南省“两强一堡”的建设,特别是云南省普洱市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全面建设,给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西盟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绿色”引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世纪初,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从常年受滑坡影响的勐卡镇搬迁到了目前的新县城,完成了“能居”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近年来,西盟县积极探索以特色城镇化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把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特色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论坛》2013,(12):41-41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境外与缅甸孟冒县四个区,境内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毗邻,边境线长89.33公里,涉及39个行政村(社区)近10万余人,是边防、禁毒和防艾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按照中共西盟县委“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构建边疆稳定团结和谐之美”的要求,西盟把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放在全县社会政治与治安稳定的突出位置,把开展边境防控作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战略举措和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的根本保障,开展户户联防联勤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出一条边界地区联防联调、群防群治的防控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5.
创新性地解释铝是一种载能体概念,以概念创新来带动产业创新,进而推动铝产业的发展即实现铝工业用能方式的“两大平衡”创新商业模式,一是产业链平衡一做全产业链来降低生产成本;二是空间内平衡——在大的空间范围内打破空间壁垒并找到便宜能源来降低生成与流通成本,从而实现“以空间换时间”和“以资源换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做大做强广西的铝千亿元产业。  相似文献   

6.
《党员生活(武汉)》2009,(5):F0002-F0002
近年来,咸宁市林业局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并重,发挥特色优势,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家园,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林业建设进入了“生态明显改善、产业提速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民俗艺术是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色文化,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新领域和新资源。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链结包括民俗艺术资源、民俗艺术创意、民俗艺术生产、民俗艺术产品、民俗艺术市场等部分。其中,“艺术创意产业”的基本要素为“艺术创意人”、“艺术创意源”和“艺术创意场”。随着民俗艺术产业的发展,民俗艺术产业群建设已成为当今的任务,民俗艺术产业群正由自然形成式向主动建设式转化,并已展现出它的巨大活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谈到,我市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和省会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提出发展城郊型、都市型“两型”农业的总体思路,即依托省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坚持以实施现代农业特色品牌战略为抓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谈到,我市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和省会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提出发展城郊型、都市型“两型”农业的总体思路,即依托省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坚持以实施现代农业特色品牌战略为抓手,  相似文献   

10.
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中共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委以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四群”教育为契机,按照“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巩固和加强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实践表明,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紧密结合联系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创新思路,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论坛》2016,(6):43-44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各级党组织认真按照中央提出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把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到位,为西盟县实现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论坛》2013,(11):51-51
中共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干部教育与各项事业紧密联系、同步发展,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先导性、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云南省龙陵县把石斛产业作为农业“422”工程中的一项亿元产业来培植。到2012年全县石斛种植总规模已达299万平方米(折合大田面积7500亩),实现产值2.5亿元,带动全县6000多户农户、25000多人脱贫致富,户均收入达5万多元。目前,龙陵紫皮石斛产量已占全国、云南省、保山市紫皮石斛份额的70%、80%和90%以上。至此,龙陵石斛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艰难发展历程,迈入由弱变强,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此新形势以及云南省“两强一馒”建设机遇面前,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旅游要素、文化要素的单一增长模式,形成两大产业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具有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实力,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力量.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应立足自身的现实基础和可能条件,借鉴美国一流大学特色发展、集群发展、均衡发展、协同发展的学科发展模式与经验,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以中国特色为统领,坚持内涵发展,强化“四大建设”,即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本科教育为根本、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一流大学文化为灵魂;实施“三项改革”,即学科管理模式、资源配置、评价体系改革,破除功利的竞争与排名意识,努力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郧县胡家营镇土地沟村党支部一班人以过人的发展胆识和满腔的乡土赤诚.带领土地沟人在一方穷山恶水创造奇迹,探索出产业兴村、协会活村、道德治村的特色发展路子,把荒凉贫瘠的穷山沟变成了孕育希望的“金土地”。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云南要跨越,关键在产业”。为深入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战略思想,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相继启动实施了“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三大战役,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培育和发展产业的政策措施,有力地形成了关注产业、重视产业、扶持产业、发展产业的浓厚氛围,极大地推动了全省产业的加快发展。但由于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层次不高、产业实力不强等因素的制约,云南省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合力不强、动力不足、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牌子不响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有效措施,解决好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支撑下,中国把“世界工厂1.0”做到了极致。在当前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能源瓶颈、技术水准、产能过剩等众多因素制约下,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较快发展,需要大力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产业要升级到“微笑曲线”的两端,即附加值较高的销售和研发;产业要转型到附加值更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转移到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云药之乡”和云南省生物产业示范基地,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近年来积极贯彻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工作部署,大力培育生物支柱产业,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山地畜禽产业逐步壮大,特色经济作物优势不断凸显,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全县高原特色农业初具规模。然而,尽管农业发展进步明显,但全县农业发展小、散、弱、差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可以无可厚非的称作“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这种“中国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并不断完善我们的发展模式也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