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下工作团(以下简称“南工团”)是在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中共中央抓紧部署继续完成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的时刻,为了培训安排青年知识分子干部随军南下,参加解放和接管长江以南地区,开展新解放区城乡工作而成立的。这是我党为夺取全国政权准备干部的战略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 早在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即“九月会议”)强调指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  相似文献   

2.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进攻逐步转向战略决战。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军500万、歼敌750万、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夺取全国政权的伟大战略目标。同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的决议》,在要求华东等老解放区抽调干部的同时,要求华北也准备干部随军南下,接管新区政权。  相似文献   

3.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分析了解放战争形势,探讨在近期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可能性,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要为夺取全国政权作好干部准备。在会后发出的《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中指出,“革命战争发展很快,而我们的干部供应甚感不足”。要求全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同年10月28日,党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通知》,从老区抽调大批干部,组建了“豫皖苏南下服务团”、“平津南下工作团”等干部队伍随军南下,参加新区的开辟和城市接管工作。  相似文献   

4.
1948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全境和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华北广大地区,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的决议》,指示各解放区必须把准备足够的干部,当作目前一项迫切的战略任务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后期,为了有效地从国民党手中接管政权和对新解放的地区进行建设,稳定社会秩序,党从东北、华北等地抽调大批干部南下,进行城市接管和政权建设.南下干部一部分到达江西,为新江西的建设和发展、为全国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南下邵阳1948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的决议》,要求各个解放区抽调5万干部到新解放区。随着形势的发展,冀东区党委决定:冀东区脱产干部半数留冀东,半数下江南,共计抽调新老干部3410人组成南下干部总队,随军南下。我出生于1933年6月。1948年,15岁的我在河北省立唐山中  相似文献   

7.
山东干部南下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工作步骤。山东南下干部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名词,是指所有从山东解放区(含冀鲁豫解放区山东部分)成长和出征的地方政权干部,代表着一个杰出的英雄群体,诞生于人民解放战争的烽烟战火之中。遗憾的是,作为山东地方史和全国解放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南下干部群体很少为社会所知。为此,我们与山东省档案局合作,挑选生动真实的回忆文章片段,以期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南下!一批真实的南下干部!  相似文献   

8.
在南下的山东干部队伍中,除了从事政权工作的地方干部外,还有一批特殊的战士默默地工作在看不见的战线上,他们就是南下的山东公安干部。 肃清敌特是后期南下接管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肃特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上海表现得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9.
1948年9月后,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4万余人,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其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等地,已处于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全国已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向中外宣告了人民解放军将渡江南进,把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的坚定信心和豪迈气概.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中共华东中央局(以下简称华东局)抽调大批干部组成"华东南下干部纵队",随人民解放军南下,接管江南新区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北江公学(以下简称“北江公学”)是解放初期,根据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粤赣湘边区党委“培养革命干部,接管城市政权” 的指示精神,由中共北江地委创办的一所革命干部学校。 为了培养大量的革命干部,以适应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早在1948年9月就强调指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战争的第3年内,必须准备3万至4万下级、中级和高级干部。以便第4年内军队前进的时候,这些干部能够随军前进,能够有秩序地管理大约50…  相似文献   

11.
正鼎力建校1948年5月17日,临汾战役取得胜利,晋南全境解放。晋冀鲁豫和陕甘宁两大解放区从此连成一片。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根据中央指示,10月19日,贺龙在晋绥文艺界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2周年座谈会上宣告:"西北局决定,为适应新形势  相似文献   

1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遭到失败的情况下,把革命力量由城市转入农村,先后创建了井冈山等一系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战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我党开创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夺取全国政权的斗争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6,(7)
正1927年8月1日,我党首次拿起枪杆子,领导武装部队发动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从此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8月3日,起义部队离开南昌,南下广东,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部队在潮汕地区遭受失败。三河坝分兵后,叶挺和贺龙带领部分部队继续南下。叶、贺部队到了汤坑,陷入重重包围,全军覆灭。叶挺和周恩来等转移到了  相似文献   

14.
正1948年底解放战争近尾声之际,为接管、巩固新解放地区政权,支援南方广大新解放区建设,中共中央决定,抽调大批党政干部随军南下。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山西抽调数万名干部南下支援全国解放、接管政权,分别是:太行、太岳抽调4000余名干部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福建,晋绥抽调4000余名干部组成西北入川工作团前往四川、西康,晋中区党委和太行区党委为主共抽调3000余名干部组成晋中南下工作团开赴湖南。于是,  相似文献   

15.
"南下干部"纵队是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随着政治军事形势发展的历史语境,而产生的一个特殊而耀眼的历史革命群体.三大战役的胜利,为"南下干部"纵队的组建与接管工作扫清了军事障碍,"干部南下"提上日程.在政治形势与党中央决议的历史语境下,"华东南下干部纵队"迅速组建,并经党校短期集训后,浩浩荡荡地向祖国南方挺进,在新的"战场"上为新中国政权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干部南下”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作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山东干部南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各个批次的山东南下干部虽然具体任务不尽相同,但在党中央决议指导下,无论是在随军筹粮、城市接管、组建政权、支前土改,还是反敌袭扰、剿匪反霸、发展经济等工作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了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奉献意识和全局观念,展现了齐鲁儿女英勇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彰显了山东人民在全国解放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17.
一 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是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夺取夺国胜利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中国革命战争进程出现重大转折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不仅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而且开创了我党干部教育的先河,为红军和地方武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政骨干,为我党、我军干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习和借鉴这些宝贵经验,对推进新形势下干部教育的改革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不仅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而且开创了我党干部教育的先河,为红军和地方武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政骨干,为我党、我军干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习和借鉴这些宝贵经验,对推进新形势下干部教育的改革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把巩固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作为夺取全国政权的根本战略思想,以党和人民军队的实际工作和模范行为发展党和人民的联系,唤起人民的觉悟,依靠全体人民的力量夺取了全国胜利。一系列新的重大措施的提出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