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时代主人》2012,(8):1
"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403.6亿元,增长10.5%;完成财政总收入1084.1亿元,增长23.7%……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地区位居前列,投资、消费、财政收入等指标增幅在全国位次前移。"这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向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报告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期中成绩单"。面对上半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2.
中部崛起     
没有东部的开放政策,又没有西部大开发的优势,因此有的人说中部地区是不东不西,不是东西,甚至有经济学家呼吁:防止出现宏观经济格局“中部塌陷”!然而差距也意味着潜力,有想象的空间、有谋划的空间,有发展的空间、甚至还有飞跃的空间。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发展势头回击了种种担忧,中部地区不仅没有成为东西夹击的峡谷,相反被誉为中部省份代表的江西却以固定资产投入和引进资金增幅均列全国第一的“江西现象”,唱响了“中部崛起”的强音  相似文献   

3.
李俊超 《群众》2013,(9):46-47
当前,江苏农民收入的增长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增速高位放缓。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幅为11%,比2012年同期低3.7个百分点,比2011年同期低7.3个百分点。二是农民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从2010年起,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城乡收入比从2009年起逐年下降,已经从2009年的2.57下降到2012年的2.43。  相似文献   

4.
过去一年成绩回顾●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14338.5亿元,增长10.1%。财政总收入2357.1亿元,增长15.2%。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2013年,江西省GDP总量的增速居全国第13位,较上年前移了6位,在中部六省中位居第二。洪礼和代表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江西的发展尚能取得如此成就,全省人民付出了巨大努力。我省经济增长速度虽有放缓,但内生活力动力却在增强,这对江西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2006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8.68%,较2000年增长11%,年均提高1.83个百分点,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中部地区第一。近年来全省平均每年增加城镇人口近70万左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从“九五“期末的4处增加到11处,名列全国第五位。  相似文献   

6.
徐长水 《政策》2012,(12):83-84
近几年来,应城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带领全市人民负重拼搏,创新实干,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跻身"全国中部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应城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提出建设"全省经济强市、全国文明城市、现代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这三大目标互相联系、互...  相似文献   

7.
一、2007年税收工作成绩显著,应充分肯定2007年全省税收工作成效明显:全省地税系统累计组织各项收入614.3亿元,首次突破6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7%;组织收入的总规模西部第一,收入增幅列全国第三,增长速度和增收绝对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国税系统完成税收收入670亿元,增长24.4%,增收131亿元,收入规模、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8.
赵承  刘铮 《现代领导》2008,(1):13-13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透露,预计二00七年全年财政收入将达到五点一万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一左右。这意味着,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创十数年来最大增幅。这一总额,比二00七年三月全国两会上通过的本年度预算案净超收达七千亿元左右,创历年财政超预算收入之最。  相似文献   

9.
《时代主人》2014,(2):46-47
2013年,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再次迈上新台阶,实现销售收入400.69亿元,成为南昌市第一家、江西省第三家上400亿规模的企业。这是江铃集团继2010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后,在五年之内跨越的第三个百亿台阶。合资合作添动力百万布局夯基础2013年,江铃集团销售汽车253988辆,同比增长18.27%,不仅跑赢全国汽车整体增幅4.4个百分点,更是超出商用车行业增速近12个百分点,这一切都是江铃集团步步为营、抢抓机遇的硕果。去年2月份,江铃重汽公司揭牌成立;4月份,江西五十铃汽车公司开工建设;10月份,江西江铃集团轻型汽车有限公司第一辆车——骐铃皮卡下线,至此事关江铃集团长远发展的三大整车合作项目全部顺利落子。同时,江铃股份公司和江铃控股公司的小蓝生产基地陆续投产运营,江铃集团立足南昌、辐射太原和抚州的产业布局顺利完成,集团六大整车基地(青云谱基地、小蓝基地、昌北基地、望城基地、抚州基地、太原基地)规划产能将达到一百万辆,百万千亿的"江铃梦"获得了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0.
李婕  杜娟 《小康》2007,(12):70-78
南昌,是中国革命"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又被称为革命圣城。也因为拥有这样的红色历史,曾令世人瞩目和景仰。这是历史记忆中的南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一块红土地在改革开放中一步步被周边省份拉下、甩开,小农经济时期的富庶被一个尴尬的"中部欠发达省份之一"的称谓代替,10多项经济指标列中部地区倒数第一……这是几年前的江西南昌。连续几年的两位数的高增长,让很多人重新将目光投向这里,并将其作为一种现象加以研究。美国《新闻周刊》将"动感都会"的称号赋予了这个省会城市连续几次登上《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榜"……这是2001年后的南昌。南昌这片热土,正在以翻天覆地的变化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崛起"的故事。只是,这仍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3,(3):2
<正>周铁,位于宜兴市东北部,东濒太湖,因周朝设铁官而得名,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全镇面积7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万。2012年,实现GDP52.6亿元、财政收入5.3亿元,分别增长14.6%、15.3%。取得了综合考核全市第三、经济发展全市第四、财税收入总额全市第四、财税收入增幅全市第四的历史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朱汉桥 《政策》2012,(7):92-92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勇争全国百强、建设幸福潜江"这一目标,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全面实施"一区两带三极"发展战略,激扬奋进,真抓实干,成功应对了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使过去的5年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78.2亿元、地方公...  相似文献   

13.
刘文书 《今日浙江》2012,(19):22-23
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连续5年、利用外资实绩连续6年增幅嘉兴市第1;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连续3年保持嘉兴市第一;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列全市第一、全省第六……这是嘉善县近年来交出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14.
焦泰文 《政策》2015,(2):45-47
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516.83亿斤,比2013年增产16.57亿斤,居全国第4位;增长3.31%,高出全国增幅2.4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位,实现"十一连增",成为我省粮食产量历史上第二高产年。这一成绩的取得,是近年来省委、  相似文献   

15.
数字海南     
《今日海南》2011,(1):5-5
277亿 2010年海南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1亿元,增长52.1%。增幅居全国第一。收入规模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的3.3倍,新增财力的86.4%用于重点民生项目。  相似文献   

16.
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有一种速度叫崛起。2006年,根据国家的战略布局,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六省启动了中部地区区域联动崛起战略,由此催生了一个区域合作的大平台——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部博览会”)。中部博览会在辗转湖南长沙、河南郑州、湖北武汉、安徽合肥后,将于2010年9月26日至28日落户江西南昌。在江西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筹备第五届中部博览会之际,我走进江西,掠影江西,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29)
<正>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等中部六省是中国地理和经济腹地。创新战略改变中部传统的粮食产区、能源和劳动力输出地角色,使其跃升为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基地。发射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建造全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每年推广"超级稻"超过1亿亩……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等中部六省是中国地理和经济腹地,党的十八大启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一大批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成果从这里喷涌。创新,已成为这里的"潜能激发器"和"崛起动力源"。创新战略改变中部传统的粮食产区、能源和劳动力输出地  相似文献   

18.
正"阳春三月天气新",在这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天里,我们迎来了"两会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两会不仅是国内的政治盛事,还吸引了世界的目光。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全票选举习近平总书记继续担任中华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海南》2008,(8):4-4
上半年海南地财收入增长52.8%。增幅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海南的经济形势运行喜人。不仅全省GDP强劲增长,地方财政收入也破记录地达到75.88亿元、增长52.8%,高出全国21.4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榜首。  相似文献   

20.
首府房价名列全国涨幅之首2007年,乌鲁木齐房地产市场开始了新一轮发展,商品房开发面积大幅增长、销售价格连创新高、房价涨幅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7月,乌鲁木齐房价同比上涨12%,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排名第四;8月,房价同比上涨11.9%.在全国35个大城市中排第三位:9月,房价同比增幅21.1%,升至全国房价增幅榜第一位;10月份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增幅排名中,乌鲁木齐以18.5%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