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毕德 《学理论》2009,(18):224-22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方面。在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要针对大学生思想的特点,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的有机结合,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正确对待灌输理论是实现“两个结合”的重要前提,不断寻找和发现新的结合方式是方法创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张慧双 《理论导刊》2024,(1):116-121
图像叙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赋能方式。图像叙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全结构、全系统的图像化创变,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过程呈现出崭新的生长样态。“封闭性”文字文本到“开放性”图像文本的迁移,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革新;“游离式身心对立”到“沉浸式具身参与”体验方式的转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锚定“靶向”的调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优化。然而在实践中,以图像叙事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仍面临主体困境、价值困境和技术困境。为此,应规范图像叙事行为,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图像素养;整合图像叙事资源,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力;加强图像叙事监管,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程立涛  武娜娜 《理论导刊》2023,(11):119-123
劳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原点和发展动因,具有“先在的”育人功能。劳动教育是对劳动育人价值的充分肯定、高度自觉并为此而采取的制度化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聚焦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培养的“点”不同,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全“面”育人优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劳动实践中,并通过“培养什么样的劳动者”“为谁培养劳动者”“如何培养劳动者”等进行检验。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内容、过程和目的等方面是高度契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以人为本”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新型的教育理念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加强“以人为本”思想。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战线上的首要问题。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加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并注重实效,善于利于网络资源,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王金发 《学理论》2012,(17):283-284
对话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不同的对话方法对发展、完善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凌敦  赵渊 《理论导刊》2023,(1):120-125
自媒体的个性化表达、感性化叙事、碎片化传播,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既要在追寻“大我”中绽放“小我”,也要在回应“技术变革”中提升“思想境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视域”回归“现实世界”,在生活体验中充分彰显政治引领和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应通过创新自媒体场域下的话语表达,并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气息和真理力量;加强微观叙事基础上的宏观引导,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举旗定向;聚合碎片化的虚拟网络时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渗透与补位升级;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传播过程与接受机制,聚焦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以实现真理精神、时代特色与生活浸润的和谐统一与内在超越。  相似文献   

8.
王报换 《民主》2008,(3):20-22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并需要着力解决好“两大工程”,一个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一个是如何切实有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这两大工程都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只有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中国高等教育才会“顶天立地”。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科学论断,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熊伟 《学理论》2012,(13):259-260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就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在新时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运用多种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与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与“现代性”的内涵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在于,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以对传统的扬弃为基本起点,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现代化为核心的过程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秉承“社会本位”(具体表现为“任务本位”)的目的观。马克思主义则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认识必须回归主体自身,完成由“社会本位”到“主体本位”的转换,即以促进入的现代化为根本目的,并将人的主体性和开放性作为人的现代化的核心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及其测度,需要在主体路向和科学化路向上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1.
卢强 《理论探索》2006,(2):106-108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其出色的企业教育。在其“以人为本”的企业哲学的指引下,秉承“和谐高于一切”的企业作风,日本企业造就了一批对企业忠诚的“企业人”,为日后经济的腾飞作了人才储备。通过对日本企业教育实践的分析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是直接的、内在的,而非外在的和间接的。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是“空对空”的观念,更好地重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韩迎春  胡伯项 《理论探讨》2007,1(1):167-169
开展非智力因素研究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具体说来,就是四个“有助于”:一是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二是有助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三是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四是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思想与话语的探讨需要共同的平台,即“语境”。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不同的浯境和言j兑方式。对不同语境或言说方式的混乱理解和使用,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与学科深化。因此,正确区分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不同侧重地推进,这才是科学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情理交融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原则,也是其目标要求。从哲学层面来看,“情”与“理”是辩证统一的;从内涵来看,情理交融是思想的本质规定;从过程样态来看,情理交融表现为由情入理和以理育情。“情”“理”在现实中纠结不断、冲突不断,催生了“机械灌输”和“价值偏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以理为本,尊重理性的权威性;以情为准,观照人的完整性,有效地把握和运用情理交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潘欢欢 《学理论》2013,(16):186-187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参与的主客体都是人,而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体,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人生活在社会中,就会受到社会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的思维和行为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社会的渗透性影响应值得思考,尤其面对社会的重大突发事件,人们应该怎么想、怎么做。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今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实现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祖辉  刘淑梅 《学理论》2010,(20):207-20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要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主要就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实现途径进行探讨和研究,力求探寻新的研究空间,同时在认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了“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吴凤 《学理论》2013,(21):385-386
不管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各国都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思想政治方法成正比,要获得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显得很重要。采取怎样的、公民易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国家都从本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情出发,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将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及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简单浅析,以对中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牛苗苗  孙涛 《理论导刊》2023,(5):128-132
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科发展与技术发展深度耦合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自主发展和各要素等方面的内在需要合力推动了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场;同时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思维固化、技术伦理问题、价值偏离等不同维度的风险挑战。因此,需要坚持育人主体“主导”与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的育人原则,持续提高技术准度规避算法偏好,防止技术膨胀而偏离价值发展,以探寻优化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政治教育就是通过影响教育对象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来获取政治支持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为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必须充分发挥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和主导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突出政治主题,推动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在发展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过程中应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孟庆华 《求知》2011,(10):20-21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运用“四面十二点”方法,就如何把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实践。“四面十二点”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干部工人共同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思想教育,做到职责分明.交融互补,生动活泼地把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人.从而达到提高职工素质,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