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摘要:河南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日益重视,并颁布了一系列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这些政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虽然各种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在不断增强,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分析河南省文化产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完善河南省文化产业政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就制度和政策层面而言,影响流动儿童在城市中入学的因素主要是,我国的基础性制度决定着相关政策难以有效执行和执行中存在偏差;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本身存在一些缺陷;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没有与农民工政策相互衔接和配套。科学有效的政策文本是政策执行的基础和前提,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问题必须从改变政策文本开始。解决流动儿童的入学问题,应该剥离户籍制度与某些特权的关系,要更加注重社会政策的公平性,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与农民工政策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国家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目的在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消费带动生产,同时惠农强农。然而,从四川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实际情况看,其政策效应并不如预期的那样理想,其中存在不少问题。促进四川“家电下乡”进程顺利推进,使家电下乡补贴政策达到良好政策效果,需要分析了解四川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本身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才目应描泐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方案的结构与逻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企业家不仅要理解和解释政策现象,而且应当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方案。提出良好的政策方案需要明确问题的性质及其范围、寻找问题的原因、获得充分的信息和对政策方案进行择优。政策方案包括了立场、价值主张、行动规划、利益倾向性和政策相容性等结构性因素。对政策方案的评价主要涉及有效性和可行性两项标准。在公共政策领域,政策方案的胜出归根结底取决于政治权力之间的复杂博弈。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世界民族问题的新特点是民族问题的“泛化”和民族国家整合能力孱弱.国际社会处理民族问题的主要政策原则是注重各民族公民个体权利,主要政策模式是多元文化政策和一体化政策。国际社会处理民族问题的主要启示有:尊重文化多样性诉求,关注少数民族的人权状况,加强各民族超越民族底线的国家认同建设,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民族自决权。  相似文献   

6.
我国养老保险政策制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保险政策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制定难度很大。目前我国养老保险政策制定存在主体多元化、客体个性化、过程封闭化和方法经验化的问题,导致养老保险政策地区和部门不协调、缴费责任和待遇水平不对应、劳动者与企业集团需求表达不对等和政策需求与供给不相称等问题。完善养老保险政策制定机制,应重构养老保险政策制定主体、科学确定政策制定客体、优化政策制定过程和创新政策制定方法是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采取实地调查研究并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在雁山区的执行现状。调查发现,该政策在桂林市雁山区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宣传力度不够、参保率偏低、缴费结构不合理、农村居民对政策的满意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新农保的参保率,分别从政策的主体、政策本身、政策的执行者三个方面挖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提出一些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8.
教育政策的时滞问题是教育政策变迁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教育政策时滞将导致利益主体缺乏有效的政策调节手段和工具,进而导致整个教育领域的利益关系处于一种混乱状态,因此必须加以解决。而利益制衡是缓解教育政策时滞危害的利器。为此,要进一步健全政府部门的决策机制,健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表达与利益整合机制,健全教育政策的运行机制,以弱化因教育政策时滞而产生的利益失衡的程度、超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之争。  相似文献   

9.
人口问题一直是各国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针对人口问题的生育政策不仅影响一国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还对一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产生作用,因而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实施过程和政策效果需要格外关注。我国根据国情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从这个政策开始实施到现在对我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最近的十几年,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批评和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结构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以及“四二一”家庭结构,年轻人养老压力越来越大,根据这些变化的社会环境,需要对现行的生育政策进行调整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以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后,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形成及推广问题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讨论。就边疆民族地区而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切合区域特点及现实需求,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很多问题。文章剖析了制约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分析了以云南为例的“师范生定向就业免费教育”实践模式,进而提出政策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刑事政策主体的界定与人们刑事政策的基本观念密切相关,刑事政策主体问题本身就是刑事政策概念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刑事政策主体指的应当是制定主体而不包括执行主体,市民社会不是刑事政策的主体,地方国家机关也不是刑事政策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金良祥 《外交评论》2009,26(5):85-94
结合美国伊核政策的现实困境与美国内关于伊核政策的辩论,可以看出美国奥巴马政府的伊核政策正在进行调整:美国政策目标理性下调,有可能认可伊朗一定限度的、可监控的核燃料生产能力;某些政策手段将进一步强化,而另一些手段可能更加灵活;策略性放弃推翻伊朗政权,集中处理伊核问题,实现政权与核问题的分离;在多边机制建设方面将表现出更大的包容性。伊核问题有望从目前的僵局转变到实质性谈判阶段。  相似文献   

13.
治理理论认为,逆境状态下的政策制定,首先要认识到政策问题与以往相比的变化。然后组织各社会主体参与政策制定,合并组成大政府部门,政策制定时要进行相应的风险预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与“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之间的联系,指出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与这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具有相辅相成的联动性。  相似文献   

15.
区域公共政策是旨在弥补区域市场失灵和跳出地方政策失灵的困境,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的政策干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公共政策在解决区域公共问题、推动区域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价值、行为规范、事实等层面还有待完善,当前应以区域公共利益为导向,转变理念,完善政策机制,明晰区域公共政策的限度,健全区域政策体系,从而实现我国区域公共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公共政策包括着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又包括着社会福利政策。社会问题是社会政策的来源。社会福利政策受决策者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影响。为了解一个国家, 学者们提出了社会福利政策的多种模型, 主要有剩余性的和制度性的模型等  相似文献   

17.
政策评估是一个完整政策施行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的现状问题入手,分析其缘由,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可以完善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体系,推动我国高校对口支援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界定了“政策子系统不公”的概念,从国际范围和国家范围,分析了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国家内部相关群体之间在政策子系统内的不公问题,并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科技进步影响政策子系统不公的机制,试图找到解决这种不公的方法,还从科技角度对解决我国存在的政策子系统不公问题提出了对策。这一研究对缩小贫富差距,维护行政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空前重视科技创新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更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是政府让利于民,更好地服务于民的一个好举措,也是公路回归于公益,真正发挥公共产品服务于民的表现。但在实行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之后,我国多条高速公路出现了道路拥堵现象,以及利益协调问题和地区差异问题,改进这些问题应从公众、企业、政府三个层面进行,应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使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迫切要求建设用地的扩张,与此同时我国还存在着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制约问题,那么,如何突破土地资源的瓶颈呢?在这种背景下,宅基地换房政策应运而生。它的执行,既集约了耕地,又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但是,在此项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那么,怎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执行政策,以及在此过程中,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对宅基地换房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