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但是,他创立的科学理论,他确立的基本路线,他慈祥、睿智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们身边,一直在我们心中,指引我们,激励我们,在他领导开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道路上前进。在缅怀小  相似文献   

2.
我们是在中央乐团排演厅里找到他的。他正和几位长者在谈着什么,审查演出眼看就要开场。他太忙啦!还要不要访问他?让人不由地有点犹豫了。但是机会难得呵,我们还是鼓起勇气走上前去:“李德伦同志,我们打搅您来了,”待我们说明来意后,他当即欣然答应,赶忙把我们让进一间演习室里。  相似文献   

3.
我们敬爱的赵朴老离我们而去了。我们敬重赵朴老,热爱赵朴老,赵朴老在全体民进会员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我们都希望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希望他和我们一起跨入21世纪。但是,他还是走了,突然走了,民进全体会员都感到十分震惊,十分沉痛。他的去世,是我国统一战线事业的巨大损失,也  相似文献   

4.
李普  沈容 《瞭望》1986,(45)
在哀悼刘伯承元帅的日子里,我们访问了老红军肖克将军,请他谈谈刘帅。我们久仰他文武双全,读过他论述刘帅的文章,对他的见解很钦佩。 他今年七十八岁,腰杆笔挺,语言简练,没有老态。特别令我们吃惊的是他的记忆力,某年某月、张三李四,他记得一清二楚。 他说,他第一次看到刘帅的名字是从南昌城的墙上。南昌起义后的第二天,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团出了一张布告。布告的署名中,第一名就是刘伯承,接  相似文献   

5.
在国防经费有所压缩的情况下,军队的后勤工作怎么办?最近,我们想就这个国内外所关心的问题,访问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 这天上午,我们来到总后勤部,正向秘书说明来意,恰巧洪学智同志走进来。他听说我们要找他,便率直地说:“来,请屋里坐。”他热情地把我们邀进他的办公室,吩咐工作人员为我们弄水喝。 “说说吧,找我有什么事?”洪学智同志操着浓重的安徽口音问我们。他身材魁梧,精力充沛,笑容满  相似文献   

6.
马珮 《民主》2005,(5):38-39
父亲生于1885年,1970年正值他支持过的“五四”运动51周年的日子里去世的,他去世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在他身边,不是在外地工作就是在“五七”干校,待通知我们回来时他已经走了,没有能够见到他最后一面,看到的是他的遗体。他虽说享年85岁,但他实际只工作到73岁,因为1958年后他就病休了。73岁中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极考察队载誉归来后,在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南极考察队队长郭琨同志。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寒暄一阵后,我们的话题便转到了南极考察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到南极去,为祖国争光“为什么我国要在南极建立自己的科学考察站?”我们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没有马上回答。看得出,他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情  相似文献   

8.
梅花谣     
田人 《民主》2014,(2):54-55
<正>画家海天的工笔画"卵石"系列在国内很有影响,最近他却以梅花为题材画起了"梅花"来,他不画梅花的热烈与繁茂,只让每一朵梅花在他的写意中都透着一股清寒与冷峻之气……梅花谣我们习惯在这种颜色下交谈我们习惯有一个冰冷的房间习惯睡觉的时候,冬雪在一粒粒毁灭。我们还有很多话要说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温暖和幸福  相似文献   

9.
祁玉江 《各界》2013,(6):92-96
路遥不朽 路遥离开人世已经整整20年了,但是我们仿佛感到他依然活着。是呀,他就活在我们中间,活在我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10.
早就听说张钧同志在57年的革命生涯中前后有20多年当过团、师、军的政委,有较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去拜访他。在约定的时间,张钧同志偕老伴在门口迎接了我们。他已73岁,但没有古稀之年的龙钟老态,身体硬朗,脚步稳健,额头上的几道皱纹记载着他丰富而坎坷的经历。走进他的书房,只见图书满柜,墙上挂着字画横幅,书案上摆着他练习书法的习作。他的热情温和,使我们很快不拘谨了。  相似文献   

11.
周倜 《瞭望》1986,(15)
退休教授肖村先生从底特律迁居他女儿所在的新泽西州密德尔汤镇以后,给我们写信说,他的新居在一个美丽的湖边,风景很好,欢迎我们去作客……后来,我们在美国东部沿海旅行时,便按照他在信上写的地址去寻找他的新居。找来找去,找到了一个不象私人住宅的大院子,把门的武装警卫挡住了我们的车…… “咦,这是什么地方?平民百姓、退休教授怎么会住在这种地方?”我们感到大惑不解,因为在美国,即使是在政府各部和最高法院的门前,你也看不见警卫;而今在这个偏僻的乡村,怎么倒警戒森严呢? 警卫盘问我们的身份、从那里来、来找谁……我们的回答与肖先生在电话中向  相似文献   

12.
徐熊 《瞭望》1989,(21)
当我们在塔斯社敖德萨分社负责人陪同下来到苏共敖德萨市委会机关门前时,从大门里走出来的一位年轻秘书说:“书记在等着你们,请进吧!” _市委书记赫米里尼克是位谈锋甚健的中年人。从他谈吐来看,他身上显然打上了多年从事党务工作的“烙印”。不过,我总觉得他更象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开拓型”的企业家。他思路敏捷,能迅速抓住事情的要点。 在我们之间交谈了好一阵以后,我问他:“我们在此间听说,苏联仍打算在敖德萨建立一个对外开放的新经济区。有这种可能吗?”我们在敖德萨听到的传说是:在  相似文献   

13.
张维迎 《理论视野》2013,(10):24-25
至少在社会科学理论界,如果没有科斯的话,一定会有一些不一样。科斯最重要的贡献。是通过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改变了我们对组织、特别是对企业的看法,也改变了我们对市场和法律的理解。他启发我们研究现实世界的经济学,而不是黑板理论经济学。他还曾写过思想市场方面的文章,并一再强调思想市场对中国未来的重要性。科斯对人类的贡献就是他的思想给我们带来对这个世界更好的理解,所以我们纪念他。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民敬爱的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了,大家都十分悲痛,十分怀念他,都在学习他所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便将他开创的事业进行到底。小平同志为我们留下的思想和理论,是极为丰富和万分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悉心研究,深刻领会。 学习邓小平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于学习他的思想理论具有根本的性质 我觉得更值得我们重视和学习的,是他那根据不断发展的新情况、不断出现的新的重大问题,运用  相似文献   

15.
刘维隆 《慈善》2021,(2):56-59
父亲是一个温厚严肃、沉默寡言的人。从我记事起,他就在学校教书,只有周末和放假回家。他自己甚是敬业,精进不辍,从小学直到西安职工业余大学任教,一路好声。街坊邻居称他为刘先生,亲戚朋友称他为五伯、五哥,人们到他面前都显得非常恭敬;同院的孩子见他在家都会把脚步放轻点,语声放小点,我们更不例外。但我从没见过他发怒失形、高声呵斥过谁,就是我们哥俩闹仗打架,我只记得有一次实在不可开交,他回来只是数语教导,用竹板在哥哥手上打了20板,用筷子在我手上打了10下,就这让我们记住了一辈子。  相似文献   

16.
李沛瑶主席带着他未了的心愿,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他的突然去世,对于我们民革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和难以弥补的损失。 沛瑶主席走了。这是一个令人悲痛而无情的现实。但他一生走过的道路始终闪耀着爱国主义者的光辉,给我们民革的全体同志以启示和激励。今天,我们悼念他,就是要学习他真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17.
埃内斯托·切·格瓦拉(1928.6-1967.10)牺牲40多年来,虽死犹生,每当他的生辰、忌日,古巴、拉美地区、世界各国都会掀起悼念、缅怀格瓦拉的热潮.他头戴贝雷帽、身穿T恤衫、双眼深邃凝视远方的伟大形象的照片、画像、塑像到处可见;歌颂他的唱片、宣传他英勇事迹的论著、描述他传奇式人生经历的各种版本的传记成为畅销品.他是当今世界最靓丽的明珠.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评价他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说他是"我们的榜样"、"他没有死,他跟我们在一起,他在我们身心里".是的,格瓦拉没有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人格魅力,精神世界,反倒愈加高大.  相似文献   

18.
叶颖 《瞭望》1996,(50)
10月25日凌晨5时15分,荒煤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终于离开我们“远行”了,他是带着许多期盼,带着许多尚未完成的写作计划“远行”的……。 10月8日下午,青坡和我到医院看望他,他安静地侧身睡在床上,病房内“心脏测试器”显示的情况,还比较平稳,我们不忍心喊醒他,坐在沙发上等着……,写了一张祝他早日康复的便条。他的大女儿好望说:……国庆前四天昏睡,之后又醒来了,医生讲,这是“‘奇迹’”。过了一会,荒煤同志午睡醒来,我们走到床前,握住他的手说:“荒煤,我们来看你了……”他睁开眼睛,轻微地断  相似文献   

19.
言实 《瞭望》1985,(38)
我们在维也纳有机会访问了SOS儿童村之父赫尔曼·格迈纳教授,向他了解了有关儿童村的一些情况。 SOS原是船只在海上遇难时发出的求救信号。儿童村取名为SOS,意思是要急切地拯救那些失去父母或因其他种种原因而被家庭遗弃的孩子。自一九四九年第一个收容孤儿的儿童村在奥地利建立以来,SOS儿童村已发展成遍及七十七个国家的国际性组织。 我们与格迈纳虽然是初次见面,但他对中国的热情却使我们十分感动。他是一位身材矮小壮实的长者。宽阔的前额布满皱纹,那是他为SOS儿童村事业历尽艰辛的记载,和善的目光表达了老人有着一颗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的心。格迈纳先生不愿向我们多谈他自己的事迹,国际SOS儿童村总部秘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们不能理解敌人,我们就不能有效地谴责他;除非我们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弱处和罪过,否则我们就不能理解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