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本文从哲学角度论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若干对策:一是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二是要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结构;三是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四是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6,(25)
正在实现小康的进程当中,中国区域的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凸显,西部、农民和农村,是中国小康的短板。先看一看农民,从2009年到2015年这6年间,城乡收入的差距是逐渐缩小的,城乡收入比从2000年的1:3.33到2015年已经缩小到1:2.73,但是2016年上半年又有点反弹,从1:2.73上升到了1:2.8,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农民收入就非常重要。今年6月,有一个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讲话,提到增加农民收入要从四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就是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第二是要拓展农村外部增收空间,就是增加农民的打工收入;第三就是培养新的增收模式;第四就是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这个就和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黄坤明 《今日浙江》2007,(11):40-41
建设现代新农村,核心问题是增加农民收入.新时期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重视和推进农民自主创业,努力走出一条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的创业富民之路.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农民收入问题。200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朱镕基总理在关于“十五”计划的说明中也明确指出,当前特别要重视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十五”期间,一定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方建中 《群众》2021,(2):9-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这表明,增加农民收入仍然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三农”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努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增幅逐步趋缓,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本文试就农民增收问题作些探讨。一、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随着农业增产问题的基本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日益成为农村工作的基本矛盾。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当前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而且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呈一条波浪式的曲线,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4年,年均增长14.8%,高居波峰;第二阶段是1985-1991年,年均增长1.9%,滑落谷底;第三阶段是1992-1996年,年均增长9%,逐步回升;第…  相似文献   

7.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怎样延伸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红安农村的深入调研,我们认为,新时期要迅速增加农民收入,较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努力实现农民增收渠道的"五个延伸"。 继续调整农业结构 将增收渠道向优势产业延伸 由于历史习惯,红安的水田主要是早晚水稻"双季"连作,旱地主要播种小麦、花生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要求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农民增收目标,首先必须减少农民,把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就邳州市来说,当前要着力抓好“五个一批”: 一是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吸纳一批。近年来,邳州市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对转移农村劳动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截至  相似文献   

9.
基于收入结构视角的大连农民增收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重点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问题。持续增长的农民收入既是幸福大连的体现.也是全域城市化的目的。在分析我市农民收入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因素是内源性增收。甘肃农民内源性增收存在的问题是增长的阶段性波动较大,而且近年来连续多年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因此,必须建立完整的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当前农民收入的特征:一是农业收入降低,但仍是农民收入的大头;二是非农产业收入支撑着农民收入增长;三是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四是增收依靠市场的作用明显增强。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有国家政策作用的弱化、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业投入下降、农民负担过重等。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靠结构调整,拓宽增收领域;靠科技创新,提高增收的科技含量;靠深化改革,为增收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2.
钟利文 《岭南学刊》2008,(2):126-130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的收入问题。当前,我们增加农民收入的举措仍是治标不治本。要增加农民收入最基本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促进农业规模化,让农民成为财产性收入的主体;二是促进农民市民化,加快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步伐。  相似文献   

13.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举措。今年中央和省委下发的1号文件,都进一步强调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全省各地要客观分析农民增收的形势,正视和克服农民增收的困难,进一步开拓思路,采取措施,拓宽渠道,挖掘潜力,确保实现今年农民增收的目标。本期《政策聚焦》栏目特组织了一组文章,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路径,以期对全省各级领导、各有关方面做好有关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邓新华 《政策》2006,(4):54-55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举措。今年中央和省委下发的1号文件,都进一步强调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全省各地要客观分析农民增收的形势,正视和克服农民增收的困难,进一步开拓思路,采取措施,拓宽渠道,挖掘潜力,确保实现今年农民增收的目标。本期《政策聚焦》栏目特组织了一组文章,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路径,以期对全省各级领导、各有关方面做好有关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邹进泰 《政策》2006,(4):52-53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举措。今年中央和省委下发的1号文件,都进一步强调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全省各地要客观分析农民增收的形势,正视和克服农民增收的困难,进一步开拓思路,采取措施,拓宽渠道,挖掘潜力,确保实现今年农民增收的目标。本期《政策聚焦》栏目特组织了一组文章,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路径,以期对全省各级领导、各有关方面做好有关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杨明杏 《政策》2006,(4):49-51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举措。今年中央和省委下发的1号文件,都进一步强调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全省各地要客观分析农民增收的形势,正视和克服农民增收的困难,进一步开拓思路,采取措施,拓宽渠道,挖掘潜力,确保实现今年农民增收的目标。本期《政策聚焦》栏目特组织了一组文章,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路径,以期对全省各级领导、各有关方面做好有关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那么,如何增加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收入?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增收的难点到底在哪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问题要采取什么措施?本文试就此问题做些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刘珺  刘吉荣 《理论月刊》2008,(2):168-172
本文分析了湖北农民收入现状及特点,针对湖北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湖北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平果县农民增收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广义 《桂海论丛》2002,18(2):89-90
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三农”问题要想得到彻底解决 ,必须狠抓农民收入 ,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突破口。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具有普遍性与民族地区的特性的双重表现。文章简略地介绍了所使用的社会调查方法 ,并形成了两个研究假设。针对调查研究的目的 ,文章分三个部分展开 ,即平果县农民收入现状、政府的作用与举措以及关于民族地区农民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推进结构调整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最为突出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增收工作高度重视。中央多次强调,要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深刻认识农民收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工作部署,对于做好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