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刻 《侨园》2014,(4):52-53
客家语,简称客语,在粤东、珠三角、闽西等地区非正式场合又称客话、客家话等,在其他部分地区还称涯话、新民话、广东话(或土广东话)、粤东语、怀远话、惠州话(广西等地)等,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历史上,客家语曾是太平天国的“国语”,广泛用于其宦方文书中.一般认为,客语在南宋便初步定型,而被定名为客家语是20世纪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时刻 《侨园》2013,(1):46
客家人有"冬至羊、夏至狗"的说法,认为冬至吃羊肉、夏至吃狗肉是很重要的事.闽西、粤东地区的客家人,很大部分是喜欢吃狗肉的.河南信阳附近也吃狗肉,那里是客家的祖居地之.  相似文献   

3.
《侨园》1995,(6)
以马来西亚太平绅士姚森良为团长,全国政协委员姚美良为顾问的客家文化寻根访问团一行20多人日前赴福建宁化石壁村寻根问祖.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从黄河流域南迁之后,大部分人首先在这里驻足开基,形成了华夏汉民族的一个新的民系.千百年来从石壁村再度播迁到海内外的就有127个姓氏.石壁村是客家的摇篮和祖居地.现在,海内外的客家人共有近一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国的客家人有1000万以上,还有400多万客家同胞居住在祖国的宝岛台湾.客家公祠将于今年11月28日落成,届时,全世界的客属团体将派出代表前来参加剪彩和首次的公祭典礼.石壁村将成为世界客家人的朝拜圣地.  相似文献   

4.
周必大为南宋时期私家刻书的楷模.由于他的文集<文忠集>中记载其校勘思想及方法的文字不多,故而以往学者在论及其校勘学成就时,多未能深入论述.<文苑英华>为周必大校勘之代表作品,笔者通过对周本<文苑英华>中周必大等人所做校勘记等进行研究,得以整理出周氏部分校勘思想及方法,期望以此有裨于周必大研究乃至整个南宋文献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一、闽西党组织的建立"五四"后,一批闽西籍在外求学的进步知识青年,通过组织读书会、创办刊物等方式在闽西宣传马列主义,例如邓子恢、陈明、曹菊茹等人创办"奇山书社"和《岩声》月刊等,哺育了一批早期具有马列主义信仰和革命思想的闽西革命者,形成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和宣传阵地,为闽西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早期闽西籍党员在外地加入党组织,多为在外求学的青年知识分子。最早的闽西籍中共党员是1924  相似文献   

6.
提起台北圆山饭店,台湾人没有不知道的,而它最有名的就是蒋介石秘道。关于这条秘道有许多传说,一是认为是当初盖圆山饭店时,为了方便蒋介石夫妇进出而建的,直通蒋家的士林官邸;二是说这条秘道通往秘密基地,万一发生战事,蒋介石可以直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
南宋著名诗人杨诚斋不仅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其开创的"诚斋体"在南宋诗坛独树一帜;而且在诗学理论方面也建树颇丰,影响深远。他对诗歌功能的认识见解独到。其"诗通于道、至于善"、书写人之"至情"的诗歌功能论,既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又推崇诗歌的抒情功能;既强调诗人道德心性的修养,又强调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客家服饰文化的形成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早期客家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由于当地独特的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的影响,客家服饰在款式、形制上逐渐形成了自己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这种浓厚的区域特色服饰成为了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拉法墙事件和加沙人道危机,为困难重重的巴以和谈投下新的阴影1月23日,加沙地带通往埃及的拉法口岸围墙,被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炸开了20多道缺口。随后,大批巴勒斯坦人从那里涌入埃及境内购物。巴埃边境地区一度十分混乱。局势的突然失控,凸显了加沙人道危机的严重,也给巴以问题带来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据说,南宋名将宗泽与一名姓张的副将一向不和。一天,副将责罚了一个手下,对方怀恨在心,当晚就跑到宗泽那儿说副将有叛逆之心,建议宗泽赶快把副将抓起来。不料,宗泽听完后,一边派人去请副将,一边将诬陷者绑了起来。副将来后,宗泽说明了事情的原委,指着诬陷者怒斥道:"我们虽然性格不合,可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