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江泽民主席多次强调要加强学习,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而且还要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和现代史。读书学习不仅是实践“三个代表”对一般党员群众的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要求。加强学习,提高知识,增长才干,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贯思想。他们是这一思想的倡导者,也是这一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毛泽东自己就是很好的例子。一毛泽东自幼勤奋好学,酷爱读书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就像牛进…  相似文献   

2.
方海兴 《前沿》2010,(7):107-110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环境里,毛泽东依然秉持他刻苦读书的习惯。为了经常能有书报阅读,他总是刻意搜集。孜孜以求的学习曾对他开展革命实践、思考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指导。探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对如今构建学习型政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等同志编著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从不同侧面、不同的角度介绍了毛泽东同志的读书生活。因为作者所根据的都是当时的亲身经历及记录、档案和文献,材料丰富翔实,所以读来亲切、感人。毛泽东自幼笃志嗜学,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终生勤奋好学。他曾经说过:有了学  相似文献   

4.
正毛泽东既是功勋卓著的大政治家,又是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家;既是名垂史册的时代巨人,又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不朽学人。他渊博的学识令人崇敬,他的读书艺术也很值得学习、研究和传承。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位善于读书的人。据党史专家不完全统计,他一生读书在9万册以上。如果说毛泽东的一生是一部英雄豪迈的乐章,那么,刻苦读书同他的大智慧在其一生中交相回响。  相似文献   

5.
“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对庐山情有独钟,他主持召开的195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的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日前,一部研究毛泽东在庐山三次会议期间读书生活的专著《话语桃花源——毛泽东庐山读书用典》,经中央文献研究室审读批准,新闻出版总局同意选题,由江西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中,毛泽东可谓是终身学习、酷爱读书的典范,他一生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无人能出其右。毛泽东的读书方法可归纳为四点:  相似文献   

8.
林祥榕 《世纪行》2006,(6):42-44
(一) 求知若渴,好学不倦是耀邦同志一生的突出亮点,备受世人赞赏,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9.
梁科 《新东方》2012,(4):67-69
在今天的中国,毛泽东的人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人们关注他,怀念他,读他的书,从他的著作中汲取智慧的力量。毛泽东不是出身书香门第,他凭借自己艰苦卓绝的读书,成就了其辉煌灿烂的一生。笔者试图从读书人生这一角度谈谈毛泽东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我们现在许多同志不下苦功,有些同志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打纸牌、打麻将、跳舞这些方面,我看不好。应当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养成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散文集《干校六记》 ,到前年面世的《我们仨》 ,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温柔敦厚、哀而不伤的大家风格 ,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杨绛的名字已如星光闪耀 ,她的《我们仨》一版再版 ,至今热度不减 ,这更让许多读者感受到了“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在历经风风雨雨后 ,杨绛仍然大家风范 ,难怪夏衍发出过“你们捧钱钟书 ,我捧杨绛”的声音。正是为了对夏公这一呼吁的一声微弱的呼应 ,笔者创作出版了《杨绛传》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月版 ) ,自己在写作这部关于杨绛先生的第一本传记…  相似文献   

12.
李德  舒云 《同舟共进》2012,(4):60-63
"书虫"林彪:独特的读书方法1960年1月,林彪在广州珠江宾馆主持召开全军高级干部会议。作为新任国防部部长,林彪要在会上就形势与任务发表讲话。新任伊始,有许多问题需要明确回答,特别是战争与和平问题此时在国际上被搅得十分混乱。虽然林彪并不是发表公开讲话,但面对几百万解放军  相似文献   

13.
十三年前,中共六届七中全会曾经预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掌握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结果,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革命的实践证明这—论断是完全正确的,正是由于毛泽东思想深入掌握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才取得了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大跃进局面.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伟大的学问家。他从青少年时代起,数十年来,广收博览,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书籍。许多同志特别是青年同志,对他的生活的这个侧面知之不多,或知之不详,或知之不确,但我们想都会有浓厚兴趣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出版的。它介绍了毛泽东笃志嗜学,把读书与工作溶于一体,阅读马列主义著作,阅读哲学、逻辑学、经济学、文学、历史、自然科学等各种书籍和报章杂志,以及自学英语的情况;力求通过翔实的叙述,展现毛泽东读书的生动情景,使人们了解毛泽东强烈的求知欲望、广泛的读书兴趣、独特的读书方法,以及读书生活对于他的思想和事业的深刻影响。现在简要地谈谈该书的一些情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读书是一种嗜好。孙中山先生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毛泽东同志知识渊博,特别熟悉文史掌故,他曾说:“读书是我终生的爱好,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形容早年进湖南图书馆读书的情形:“我就贪婪地读,拼命地读,正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旁征博引,对答如流,也是源于他勤于读书,他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读书是一种乐趣。孔子晚年仍勤奋读《易》,以至于把编书成册的牛…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孙中山曾对日本友人说:“我一生除革命外,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读书可以说相伴了他的一生。尤其是革命受挫之际,读书更成了他主要的事情。他认为,一个人不读书便会跟不上时代,变成落伍者。  相似文献   

17.
秦德君 《传承》2012,(5):96-96
1958年11月,毛泽东倡导在中央和全党干部中"开展一次读书活动"。他自己身体力行,在两个多月里,读完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大部分是在杭州、上海和广州进行的,很多时候是在火车上读的。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为我们树立了酷爱读书的榜样。有一次,毛泽东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知道我多么难受吗?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又把书放在他身边。然而,一项调查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人均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或许,有人认为,现在是信息时代,读书没有以前那么重要  相似文献   

19.
郭秀翔 《前进》2013,(12):27-29
毛泽东同志一生曾两次踏上三晋大地。第一次是1936年2月,毛泽东亲率红军东征,进入山西,为抗战爆发后山西抗战局面的开创奠定了基础。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精心部署了以山西为中心的敌后山区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具体部署和指挥了解放山西的一系列战役。1948年3月,他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第二次进入山西,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