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的未来性青年的未来性 ,也可以说是青年的明天。这个明天不是转瞬即逝的 2 4小时 ,是指从青年转化到中年之后一个比较长的阶段。未来是确定的 ,人人都理解的 ,但又不能界定成几年几月几天 ,因而也有点不确定性。人类不同的群体 ,都有未来。但老年的未来较短 ,中年是日居中天 ,过去和未来参半 ,少年儿童的未来虽长 ,但那是朦胧的 ,模糊的 ,非“现实”的 ,只有青年的未来是明晰的 ,现在过去就是未来。青年已有智力勾划未来 ,也有能力创造未来 ,使梦想变成美好的明天。这就是把青年是未来和希望 ,说得最多讲得最响的原因。青年是未来和希望…  相似文献   

2.
我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浙江过去一个时期的发展成就进行了总结,对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谋划,并郑重提出:浙江省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上,"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而奋斗"。这是继江苏省之后又一个明确提出开始步入建设基本现代化发展新阶段的省份。实现现代化是近现代以来我们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崇高理想。经过几百年、尤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终于在东南沿海一些省市走向  相似文献   

3.
先进文化对现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合理的规范作用和强大的动力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引路人 ,必须引导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这也有利于党自身的建设 ,稳固执政之基 ,推进党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历程,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研究的状况。罗荣渠教授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突破了传统的循环史观,确立了现代化研究新的理论和方法;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上,章开沅先生认为,应该既超越西方文化又超越传统文化,根据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的需要营造新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国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地方政治家,这是由中国的人口规模、发展形势、后发压力、未来整合所提出的要求。地方政治家必须具备事业心、明白心、为民心、地方心、文化心等心智。为了促进地方政治家的成长,中国需要培育良好的思想条件、体制条件和政策条件。  相似文献   

6.
沈和 《群众》2022,(24):8-9
未来产业是以满足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新需求为目标,以新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扩展人类认识空间、提升人类自身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从全球看,加快发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从全国看,发展未来产业是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构建竞争新优势、下好发展先手棋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洪银兴 《群众》2023,(1):22-24
<正>现代化不能只见物质不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出“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实质上是对促进人的现代化的明确要求。关于人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中就有明确的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和实践进程,进一步拓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所要促进的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生活品质、人的精神文明程度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发展。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制定正确的科技战略,推动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大力发展和科技大国的成长,并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不朽基石。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政治版图的位移与中国科技的兴衰密切关连,中国从近代以来的落后挨打国家成长为今天的科技大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科技事业的重视、领导和推动。  相似文献   

9.
张荣臣 《传承》2012,(9):18-19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新的历史时期,广大青年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在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更加奋发有为地贡献出青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高奇琦 《人民论坛》2020,(12):30-32
在智能革命的背景下,新科技可以广泛应用于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提升了抗击疫情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智能技术有效推动了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然而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中国广阔优质的消费市场和扎实的信息基础可以促进未来社会从物理流动向虚拟流动转变,从而为未来的社会形态和新型工作模式积累经验和塑造规范。  相似文献   

11.
王娟 《学习与实践》2022,(12):16-27
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全新的历史叙事,反映了主观辩证法对于客观辩证法的精准概括,需要运用大历史观来审视和把握其中蕴含的历史穿透力、时代感召力及未来塑造力。从纵向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从新中国到新时期、再到新时代的演进脉络,清晰地表现为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高级阶段的不断跃升过程,透显了历史连续性与发展阶段性的辩证统一。从横向比较看,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迥异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加丰富多维的时代蕴涵,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标注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新高度。从意义空间看,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一种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世界现代化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彰显出重大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数字     
4000亿元 未来10余年,中国将对中医药进一步现代化,形成中西医有机结合的医疗保健体系,构筑4000亿元的中医药产业。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是我国未来二十年现代化建设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十六大报告突破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二元对立思维,以创造性的整体性思维实现了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现代化的目标和手段的有机结合,科学把握了现代化的内涵和发展战略,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大智慧、大视野、大手笔,实现了对现代化理论的一次伟大创新。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决定中国未来5—10年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15.
陈玲 《今日广西》2008,(12):48-50
当您走进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这富饶而英丽的地方,就会被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新楼房所吸引,这里就是右江区“东大门”四塘镇。当您注目这片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注视着这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时,也就餐到了四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这片投资的热土正散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一片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16.
李江东 《创造》2019,(6):53-5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而且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美丽中国目标的提出,不仅寄予了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规律的深刻认识、对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丰富理解。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化模式"问题的提出与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创新密切相关.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创新,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现代化模式".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国人在模仿西方以及苏联现代化模式过程中,缺少理论创新,犯了照搬照抄的错误,未能形成自己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最终形成主要是在近30年,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创新的结果.未来"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发展与完善还要靠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创新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国家法治现代化与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艳芳 《人民论坛》2014,(5):98-100
公民的法治意识决定了一国法治建设的未来。当前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都和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薄弱相关。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各类措施,多角度、全方位入手培育公民法治意识,使公民法治意识和国家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道路"的提出本来已经明确了乡村振兴的长期性、方向性.但是,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的农村未来模式已经固化为中国现代化的思维习惯,不仅至今影响着人们的"乡村振兴"研究,而且也事实上影响了一些地方的发展决策.在理论上把本来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暂时化为"城市化""市民化""工业化"的等待期,在实践上则在发展决策中产生了"工业园区化"泛化的问题,以至于"鬼城""鬼村"涌现.于是,笔者特别梳理了学界对"就地现代化"问题的探讨,以此强调我们长期坚持的中国乡村如何振兴的结论:"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农村"就地现代化",包括时间向度上的"现代化"与空间向度上的"就地化".因而,"乡村振兴战略"应该从"乡村振兴道路"高度来认识,应该按照"两条腿"走路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阵地在乡村、主体是乡民、主导靠政府、主助为全国、主道是就地实现的现代化、目标则是城乡统筹的全国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历程的理性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 2 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最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这一过程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理论流派。现代化理论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对各种现代化现象、现代化模式等进行了研究和思索 ,对未来的现代化远景和道路进行了设想 ,对我国现代化目标的胜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