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乎民生的就业状况历来是衡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标尺之一。近年来,上海积极深化就业政策,保持全市从业人员总量平稳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上海的从业人员突破了900万,失业率已连续4年下降。 统计上海去年的就业情况,403万来沪农民工就业率97.1%;12.4万处在就业年龄段并拥有就业能力的持证残疾人就业率88%;14.3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7.25%;采用户籍和居住证“双轨制”引进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3.56万,进入制造、服务、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影视业……上海的就业涉及方方面面。限于篇幅,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在上海毕业,具有中高学历求职者群体的就业状况和申城提高这一群体就业率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工智能(AI)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AI发展带来的技术红利的同时,不应忽视其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在当下就业形势严峻,青年就业压力增大的社会背景下,“AI失业”值得深入研究。“AI失业”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性失业,是指人类劳动力被AI取代而导致的失业。仅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是AI技术应用带来的直接后果,但其深层次原因是AI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虽然当前“AI失业”尚处于初期阶段,其替代效应并不显著,但从长远来看,“AI失业”现象或将变得愈加突出。对当代青年而言,应注意AI加剧青年就业竞争、扩大青年收入差距以及影响青年身心健康等风险。在促进AI发展的同时,要有效防范上述风险,应当从加强青年职业规划和促进青年劳动力素质提升、适当调整未来青年人才培养方向、在产业升级中抑制AI替代效应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和分配制度等方面着手,以有效应对“AI失业”的风险及挑战。  相似文献   

3.
小吴是个性格极为内向、甚至有些自闭的女孩,中专毕业,25岁的她一直赋闲在家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就业援助员林阿姨得知后,推荐小吴去参加卢湾区“青年助业直通车”。一开始,女孩始终不肯迈出家门求职,后来经过就业援助员和家长的共同劝解,女孩参加了第五期的“直通车”培训。培训前,职业指导员曾告诉林阿姨,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可竟有一些用人单位却借机非法牟利,通过精心设置试用期陷阱坑蒙拐骗,便是其中之一,且已经使相当一部分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下列所披露的陷阱,或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丁莉婷  安琪 《中国青年研究》2024,(5):102-109+101
成家与立业是青年人生发展的两件“大事”,也是事关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当前,对于面临就业选择的大学生而言,对亲密关系的规划已成为影响就业决策的一项重要因素,对青年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择业心态与择业实践产生了新的影响。研究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在问卷调查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若干“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深入访谈,探析青年大学生在面临个人发展利益诉求与亲密关系集体利益冲突时的择业实践与行动逻辑。研究发现,亲密关系亲密度与择业焦虑的关系受到关系承诺度的调节作用。在“高亲密度-高承诺度”“低亲密度-低承诺度”“低亲密度-高承诺度”三类不同的关系形态和各自特有的互动模式下,青年人面临不一样的压力和挑战。除了个体层面的深入反思和综合权衡之外,学校、国家和社会可以从生涯发展辅导、就业服务、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社会氛围营造等多方面助力青年人突破亲密关系与职业选择的冲突困境。  相似文献   

6.
眼下又到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节骨眼"上。这场每年必演的就业"大戏",紧伴着就业压力的加剧,总免不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激烈,也少不了"毕业即失业"的诸般无奈。面对"漫漫求职路",奔战于各个招聘台前的、拥有大中专学历及以上的应届生和年轻人希望自己寻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他们对发展机遇、工资待遇、社会保障、行业前景、户口与编制有着怎样的期许?而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看着他们精心准备的求职简历,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又该以怎样的"标尺"与"态度"去选择适合之才?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人事部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再加上近两三年以来沉积的500多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因而,即便保守估计,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将高达千万人。尤其是最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众多中小型企业倒闭、破产,各大知名企业也开始大规模地降薪、裁员,使得就业市场雪上加霜。那些依旧"迎风而立"的部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放缓,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大,负面影响已经初显端倪,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担忧不已。总的来说,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年景"。  相似文献   

8.
青年职业农民形成是新农村建设的促进条件和成功标志。但是,目前我国农民科学素养水平较为低下,尤其是职业技能缺乏。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农民尤其是职业青年农民的培养。青年职业农民是青年做出的理性职业选择。将青年农民培育成青年职业农民是一种长久的战略举措,目前而言,充分利用好现有教育资源,吸引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地方高校毕业生成为职业农民是一种现实选择。地方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更多的就业压力,成为职业农民是一种职业选择。但要做一名合格的职业农民,需要一定的训练和技能,为此,地方高校必须实施针对性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在校期间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农民做好能力储备。  相似文献   

9.
受教育者转变单纯追求高学历观念 从前面我们知道,多年来招聘偏重高学历的人才观已经改变,重实践、重动手能力的科学用人观逐渐树立。现阶段,人才市场上大量需求学历不高,但动手能力极强、专业知识稳固的专业人才,他们将成为以后一个时期人才市场上的新贵族。记者的调查表明,这是现阶段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新的  相似文献   

10.
"准失业"是指青年在就业失业转换上的频繁脆弱以及由此造成的其本人对自身劳动状态的模糊认知。他们之所以在就业和失业两种状态之中反复转换,是由于这两种状态都足以让个体产生退出的意愿,但却不会有多大程度上的拉力作用。其"暂时就业"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应付自家人和敷衍外人的急救方式。一旦找到合适的理由(如"过节过年"、"父母意愿"和"个性要求"),青年就可能放弃自己不满意的工作机会,回到失业状态。  相似文献   

11.
常彬 《现代人事》2001,(7):21-22
眼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笔者注意到,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毕业生自身的因素,在一些毕业生及其家长中较为普遍地存在一种“等、靠、要”的现象,从而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在后疫情时代,一流高校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就业的意愿与行动力不断提升。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网络民族志观察和对18名一流高校毕业生的深入访谈,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探究当前青年“上岸”偏好与背后缘由。研究发现,一流高校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就业选择呈现出职业规划缺乏、就业路径依赖、权衡利弊取舍、自我实现赋能等不同类别的出发点。“上岸热”的就业现象既源于个体对资源价值与自身特质的预判与评估,也是社会制度下行动结构与行动后果合力作用的结果。突破青年就业的困境,除了广大高校毕业生的个体努力外,国家、大学与社会应从结构层面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七月,一年一度的高校大学生结束学业、走向社会的日子,中国的就业市场迎来又一个高峰。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的预测,今年360万高校毕业生可能将有1/4找不到工作。中国高校供应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而市场需求却跟不上,企业改制、事业单位改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沉淀下来未就业的毕业生……待就业的队伍日益庞大。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教育部、人事部、财政部等六部委日前联合发出通知,从2006年起将在全国逐步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以帮助回到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享受保险和基本生活补助。  相似文献   

14.
近日,从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河北省今年将新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00家,安排1万名毕业生到基地见习。 据介绍,毕业生在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按月发给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生活补贴。见习期间被见习单位正式聘用的,在该单位的见习期可以作为工龄计算。见习单位对见习期满的毕业生进行见习期满考核鉴定,出具见习证明,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和选用见习毕业生的依据之一,考核材料装入本人档案。  相似文献   

15.
德国“双元制”是德国对青年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模式,上海青年职业见习制度是在学习、借鉴“双元制”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职业培训制度,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少差异。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分析各自的内涵、特征,我们将能更深入地了解德国“双元制”这一成熟高效的青年职业培训体制,同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改进、充实与完善上海青年职业见习制度。  相似文献   

16.
应届毕业生辛辛苦苦实习了4个月,等来的不是“劳动合同”却是“见习协议”。那么在就业压力激增的今天,“见习协议”是否可以取代“劳动合同”呢?  相似文献   

17.
透过这些现象背后,不难看出,我区在高等教育、用人单位以及学生和家长等有关方面还存在着与市场经济和教育规律不协调的问题。梳理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青年“学历贬值”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但既有研究较少关注青年职业与教育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少有研究将职业与教育匹配、职业期望、工作满意度放入同一个理论框架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在业青年为研究对象,以相对剥夺理论、激励理论和职业发展理论为基础,使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职业与教育匹配对青年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劳动者相较于中年劳动者有更高的工作满意度,且随时间呈现上升趋势。超过半数的青年劳动者职业与教育错配,主要表现为过度教育。过度教育显著降低、教育不足显著提升了青年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处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中、青年劳动者在职业与教育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上具有异质性,职业与教育错配对青年劳动者工作满意度的负面影响更小。青年是否主动选择与教育错配的职业、能否满足其主要职业期望是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青年的职业与教育匹配情况、主要职业期望和工作满意度在不同的职业发展和生命历程阶段,都可能发生改变,当变化后的主要职业期望无法得到满足时,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会下降。本研究拓展和丰富了既有文献,对青年职业发展和教育完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青年探索》2006,(3):95-96
日前.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联合发出了《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规定毕业生见习期限一般为六个月.最长不超过—年。  相似文献   

20.
方方 《政策瞭望》2004,(3):48-48
2004届毕业生已开始走出校门,就业协议书的签订工作已经展开。应届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后,须签订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该协议书是毕业生办理报到、接转档案和户口关系的依据。作为毕业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