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  相似文献   

2.
Hey  Ellen 《荷兰国际法评论》2010,57(2):323-346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  相似文献   

3.
4.
5.
论预先防范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边永民 《河北法学》2006,24(7):60-64
预先防范原则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现在国际环境法领域的一种新的处理缺少确切科学证据的环境风险的主张.迄今已有至少八个国际环境条约载入了与预先防范原则有关的内容,虽然具体用词不尽相同;与预先防范原则有关的案例也已经有数个.以这些为研究对象,探讨预先防范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上的地位.现在预先防范原则还没有形成国际环境法领域的习惯法,但很多国家愿意在处理缺少确切科学证据的环境风险时,使用与其相关的方法或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刑罚裁量中,德国、日本刑法以及我国台湾、澳门刑法都规定了处断刑,希望通过处断刑架构起法定刑通向宣告刑的桥梁.立法者通过处断刑的规定,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法官的刑罚裁量权,还能指引法官寻找一个比较适当的量刑幅度,并在该量刑幅度内找到与犯罪相适应的具体的刑罚点.但德国、日本刑法与我国台湾、澳门刑法在处断刑的立法模式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前者采取总则式立法,后者采取总则与分则相结合式立法,二者对我国量刑规则的改造均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8.
任福金 《中国司法》2004,(11):47-48
决策是一项重要的领导工作,决策能力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决策正确与否,决定着所决策事项能否成功,决策对,就成功了一半;决策错,则全盘皆错。决策对于发展也是这样。按照科学发展观进行决策,就能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环境、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全面协调发展,背离了科学发展观进行决策,决策必然失误,不仅不能发展,还会对发展带来严重障碍。依法决策和按照科学发展观决策是一致的。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体现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汇集了当代先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assess what the current state of play with regard to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 (EIAs) is in international law. This question is posed because of the casual use of the term, and the often fundamental misunderstandings of what EIAs can and cannot do. This paper aims to clarify the current strength of EIA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and provide guidance on how they may be applied.  相似文献   

10.
11.
In the Hamdan decision, Judge Stevens, writing for the majority,addressed the boundaries of the law of war and specificallywhether the conspiracy charge lodged against Hamdan constituteda violation of this body of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 TheSupreme Court persuasively held that conspiracy does not constitutea war crime.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The Kosovo problem represents a formidable occasion to re-examinesome basic tenets of international law, such as the so-calledright to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the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and the right of recognition. It will be shown here, however,that many proposals suggesting the need of a radical departurefrom traditional positions are ill-conceived. Nonetheless, itis the uniqueness of many facets of the Kosovo problem thatrequires the analyst to look for new solution. It is now upto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to show the way in a politicallymuch loaded case. In particular, the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should find a re-interpret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needs of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6.
17.
论环境法理念的变迁对国际环境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绿野  康宏强 《河北法学》2004,22(12):86-90
法律理念的变迁对法的目的、基本原则、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等方面均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环境法理念的变迁和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这一凸现在20-21世纪人类面前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考察和界划。从最初的"公害救济"到"环境权"理论,之后兴起的"尊重自然"学说到"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现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基本认识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嬗变的过程。环境法理念演进的客观向度表征着国际环境法的发展方向,昭示着这一新兴的法律部门将率先在世界范围内走向融合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
论国际环境法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作为燃眉之危机使人类不得不直面正视 ,乃始于环境概念的扩及全球、环境破坏之影响力波及整个地球之时。国际环境法就是在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的变革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它主要是将国际法的一般原则适用于国际环境领域并通过创立、维持或认可其主体之间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来实现其对国际环境关系的调整。一、国际环境法的产生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类社会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大规模地超出了国界 ,影响到他国或不在国家管辖之下乃至地球以外与地球生态紧密…  相似文献   

20.
生态整体观是在对机械世界观的质疑与批判的过程中与后现代有机论和后现代整体论结合并受现代生态学启发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它具有强调事物内在联系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同一、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等特点。这为解决生态危机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是我们变革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所应确立的世界观。但过分强调生态整体观,会导致在环境法学研究中出现两大误区:其一是重整体轻个体——公民环境权研究的缺失;其二是过于强调自然价值——自然可以成为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