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次回老家时,父亲说,三叔几个月前办理了退休手续,现在每个月都能领到七八百块钱的退休金,他也想办一个。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24):86-87
钢玻璃杯的故事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相似文献   

3.
恐慌     
安宁 《廉政瞭望》2013,(15):74-74
某天找一本旧书,无意中翻出一张纸来。上面密密麻麻地,竟是写满了父亲在某天假若突然离去后对于家中财产的处置。我觉得有些好笑,对于父亲的杞人忧天。他不过是个才过花甲的男人,身体康健,头发尚黑,耳聪目明,没有丝毫会患病的征兆。  相似文献   

4.
像爸爸那样去生活孔玲最后一次与父亲通电话,我的哭诉深深地伤害了他。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永远也听不到父亲的声音了……去年10月,我与在西藏阿里的爸爸通了一次电话。我要爸爸不要太劳累,多爱惜自己的身体。爸爸还是像往常一样,说他一切都好,叫我别挂念。当我问...  相似文献   

5.
这半年来,我一直不敢想,也一直不愿相信,父亲真的远离我们而去了。他来不及说上一句告别的话,离开了他饱含深情地热爱过的这个世界,离开了他深爱的亲人们、朋友们、同事们。但他把博大的爱永远留在天地间。父亲爱他的事业,爱得很执著。在我的成长记忆中,父亲总是很忙碌,公文包总是沉甸甸的,几乎每晚都要去办公室批阅文件和文稿。有时下班回来,就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紧闭着双眼,一坐就是十几分钟,显得十分的疲惫。看着父亲日渐增多的白发和忘我工作的情形,我们不知多少次地提醒他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父亲也深知身体的重要性,但在党的事业和群众…  相似文献   

6.
棋品与人品     
田申 《党课》2012,(24):69-70
父亲喜爱下象棋,闲暇时,他总是喜欢和同事或邻居杀上几盘。父亲下棋无论输赢是从不着急的,纯粹为了消遣,按他的话说:“下棋就是放松放松,何必那么认真,弄得脸红脖子粗的,既伤感情又伤身体,与其那样,不如不下。”  相似文献   

7.
张奉连 《求贤》2011,(3):51-51
伊朗德黑兰郊区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正孤苦伶仃地行走着。他的家境不好.幼年丧母.父亲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到十来岁时,也因一场瘟疫永远地离开了他,他成了孤儿。  相似文献   

8.
爷爷的鱼竿     
爷爷老了,身体大不如前。但他越活越快乐了,有时竟顽皮得像个孩子。这些都是父亲通过他的"神州行"告诉我的。前些日子,父亲忽然打来电话,说爷爷要我在城里给他买具  相似文献   

9.
郭庆晨 《前线》2010,(11):57-57
最近夜读,见陈元回忆父亲陈云的往事时.谈到了这么一件事: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陈元正在读中学。一天,他发现父亲有一阵子不去公园散步了,感到很奇怪,父亲平时特喜欢这么做,还爱跟游人聊天。怎么现在老在家里闷着呀!于是,他问爸爸。爸爸说:“现在群众吃不上饭,我没脸见他们。”原来,陈云当时在中央主管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他原本是城里人.父亲是教师.日子过得很舒服.他的理想是长大后做军人或教师。当他正迈着轻快的步子.向理想靠拢的时候.由于亲人的告密.父亲被划为“历史反革命分子”.他在一夜之间变成了“黑五类”.受尽侮辱.最后他随父亲一起下放到农村.等待着他的是噩梦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流沙  何林 《党建文汇》2002,(12):46-46
参加过大西南剿匪的父亲给我讲过一个他亲历的故事。父亲端着步枪刚从一座巨岩后拐出来,迎面撞上了一个也端着步枪的土匪。两个人相距只有五六步,同时将枪口对准了对方的胸膛,然后就一动不动了。要想都保全性命.就必须有一方投降。双方对峙着,枪口对着枪口,目光对着目光.意志对着意志。其实总共只对峙了十几秒钟,可父亲感到是那么漫长。  相似文献   

12.
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一名税务统计师,每天晚上总要在油灯下算账到深夜。一天晚上,父亲又在低头算账。他在账台旁的长椅上睡着了。恍惚中,他做了一个梦:只见10个数字像10个淘气包,每个淘气包又有很多兄弟姐妹。父亲要把它们唤回来,它们却把父亲的话当作耳边风,还一个劲地扮鬼脸。  相似文献   

13.
钉子     
《新湘评论》2014,(4):59-59
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7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钉子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父亲又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拔出来了。  相似文献   

14.
李东方 《廉政瞭望》2013,(20):69-69
那一年,李宝圣一拳把他哥哥也就是我父亲的一颗门牙打飞了,父亲疼得嗷嗷直叫.像只受伤的野猫。那一年,奶奶迈开小脚,举着烧火棍满大街追打李宝圣,她嘴里不断骂着:“李宝圣,你个王八羔子,气死老娘了,气死老娘了……”  相似文献   

15.
父亲打来电话让我和弟弟火速回家.因为他要过生日了。我乘车连夜往家里赶。雪天路滑,深夜12点我才到家。父亲房里的灯还亮着,但房门推开的刹那,眼前的父亲,早已酣睡,破旧的棉被厚厚地压在他的身上,电视机里雪花点刺刺啦啦地溢满了荧屏。  相似文献   

16.
余玮 《党史纵览》2010,(3):16-20
在刘源看来,人民在父亲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说起父亲,他那深深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刘源说:“我父亲曾说过,他光着屁股来到这个世界,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要作为一个无产者。他做到了。我们为他没有给自己的亲属们留下任何资产倍感自豪。他给后世之人留下的是光辉的思想、高尚的品格和不朽的功绩。现在,人民群众怀念他,也正因为此。我想,能继承他的这笔巨大遗产,并发扬光大.正是他老人家唯一寄望予我们的。”“父亲对我们一直是很严的,从小就给我们定了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恐慌     
某天找一本旧书,无意中翻出一张纸来。上面密密麻麻地,竟是写满了父亲在某天假若突然离去后对于家中财产的处置。我觉得有些好笑,对于父亲的杞人忧天。他不过是个才过花甲的男人,身体康健,头发尚黑,耳聪目明,没有丝毫会患病的征兆。我拿了这份遗书去见父亲,说他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惊慌,我有一份工作,不必为生计发愁,即便是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小弟,也终会学到一份谋生的技能,并过好自己素朴的人生。父亲却是拿过遗书来,  相似文献   

18.
1898年10月24日.彭德怀诞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峰彭家围子的农民家庭。他父亲彭民言喜得头生子,高兴地替他取个乳名叫钟伢子,意思是钟情可爱的娃娃。待他会走路时他父亲给他起个大名叫彭清宗,号得华,  相似文献   

19.
任才以长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9,(10):54-54
苏颂是唐朝中期的诗人,他天资聪颖,小时候,在父亲的严格督促下.刻苦学习.每天能背诵诗文数千言,到了青年时,文才已经名冠一时了。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嗜酒如命.让家人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谎言     
葛闪 《党课》2014,(9):104-105
在南方已久的他,给在老家的父亲打电话嘘寒问暖。这种电话,他是隔三差五就打一个的,他生意实在忙,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父亲的关怀。母亲离开后,父亲就像院子里的老磨盘,没了推磨人,除了历经风雨沧桑的苦痛外,蕴藏在心头更多的,是无尽的孤独。他甚至能想象得到,早上,父亲会坐在门槛外,默默地吸着旱烟,一轮又一轮的烟圈,氤氲在他的周围;而中午,父亲就会躺在院子里的老藤椅上,拿一张报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