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进行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巴塞尔协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以期标准化国际上的风险控制制度。印度商业银行在《巴塞尔协议I》对资本充足率的标准要求下,经营业绩良好,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不仅高于8%的国际通行标准,而且高于9%的印度政府的监管要求。尽管印度储备银行规定印度商业银行在2008年3月之前全面实施《巴塞尔协议II》,但其实施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包括印度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信用评级普及程度不高、信用评级成本过高,特别是提高核心资本金、技术设施升级改善和大量信息数据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都将增大实施《巴塞尔协议》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东亚货币互换机制的进展及其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历了 1 997年金融危机之后 ,东亚国家提出了许多金融合作的构想 ,如日本政府提出的“亚洲货币基金” (AMF)、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的“东亚货币基金” (EAMF)、韩国经济学家提出的“亚洲借款安排” (AAB)等。然而 ,这些构想大多脱离实际 ,无法在东亚国家普遍实践。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是《清迈协议》 (ChiangMaiInitiative,CMI) ,它让东亚金融货币合作从构想迈进了现实。一、货币互换协议产生与发展的背景所谓的货币互换 (currencyswap)原是一种金融创新工具 ,具体做法是两个独立的借款人在资本市场上从不同的贷款处获取不同…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对各国银行业监管提出了挑战,也对俄罗斯银行业监管的体制和效率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俄罗斯银行业风险的具体内容和特点,研究了俄罗斯银行监管体制的实际,最后分析了巴塞尔新协议在俄罗斯的适应性,阐释了银行有效监管在转轨经济国家制度变迁中的重要性,提出了金融自由化背景下重新构建和完善俄罗斯银行监管体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CAFTA框架下中国—东盟相互投资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的领导人在金边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进程的正式启动。此后,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与东盟分别于2004年11月和2007年1月正式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目前双方已经完成了《投资协议》谈判工作,并有望在年内签署正式协议。2009年4月,中国政府决定设立总规模为100亿美元的“中国一东盟投资合作基金”,  相似文献   

5.
WTO金融服务协议与印度金融业的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印度对金融及金融服务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 ,1991年大规模的经济改革以来 ,对金融服务实行了一些自由化的措施。印度成为WTO创始成员国后 ,对金融服务协议作出了谨慎的开放承诺。但是 ,印度很注意合理运用WTO的有关规则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开放承诺同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保险业等的现状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布什政府上台后,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加以打压,随之两国关系恶化。近期来,随着朝美关系的紧张不断升级和朝鲜采取一连串激烈行动,如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解除核冻结、退出半岛无核协议等,人们对更为重要的朝美核框架协议最终是何种命运,不由得给予特别关注。 1994年的日内瓦核框架协议是美国与朝鲜在特殊背景下签订的一个特殊协议。其特殊之处在于框架协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但在美国内却受到各方尤其是国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  相似文献   

7.
日本鼓噪“人民币升值”的目的是要迫使中国达成一项类似1985 年逼使日元升值的 “广场协议” 。但也如同“广场协议”所导致的结果那样, 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对当前全球经济失衡 并无实质上的意义。日本之所以鼓吹“人民币升值论” , 不仅在于要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获得日元 炒作之利, 而且在于不愿意看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在东亚崛起, 因而 企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阻止中国提高自己重要基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遏制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9年12月7—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其目的是为了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并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协议,因此会议也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但由于各方漫长而激烈的利益博弈,会议以一份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告终。  相似文献   

9.
美国"反恐金融战"对国际金融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融领域的反恐怖主义是美国国际反恐怖战略的重要一环。由于美国“反恐金融战”在国内外两条战线上同时展开 ,对各国金融行政当局和金融机构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主要国家在反恐怖主义和反洗钱方面有共同利益 ,故多顺势而为 ,积极强化金融监管系统。国际金融领域正发生着近年来最重要的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0.
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继2001年正式确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CAFTA”)计划之后,2002年11月4日,出席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