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正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一方面为他们带来了开阔的视野、丰富的咨询、便捷的沟通和愉快的体验;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因此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迷恋、依赖,乃至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正常社会功能的实现,甚至最终演变为“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2.
一是温情关爱,增进交流。统一安排大学生村官在乡镇食宿,与乡镇机关干部享受同等待遇。发放体检卡,每年对他们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定期召开“谈心会”,由县委领导、乡镇领导、村支书和大学生村官面对面谈心交朋友,通过座谈,了解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当中遇到的困难,向他们传授农村工作经验,鼓励他们先做农民,再做“村官”。  相似文献   

3.
吃自己种的菜,回家不开手机,每周有个“无电、无电视日”…… 据德国未来问题基金会最近的调查,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越来越多的德国人爱上了“原始生活”。他们开始摒弃消费社会与享乐社会模式,渴望过一种简单朴实又惬意愉快的生活。他们希望“生活得好,但并不需要拥有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4.
他们.对他们所在的世界满怀希望却又随遇而安。他们品尝生活、爱情如同品尝湟水、黄河。甘甜着、滋润着。也苦涩着、无奈着。他们随性,他们就“在那坦”,他们不善言辞。“在那里”,花儿是他们处理公共关系、外交沟通、抒发情感的重要工具手段。  相似文献   

5.
在中产阶级以及更为富裕的阶层看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低收入人群常常会做出种种令他们难以理解的举动。困惑之余,他们用“愚昧”“短视”等字眼表达自己对穷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然而穷人真的“愚昧”“短视”吗?其实他们的很多做法都是艰难处境下最符合经济学规律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09,(4):45-45
清代在中央任职的官员称为“朝官”,在首都北京任职的称为“京官”,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俸禄。在各省、府、县任职的是地方官,他们的生活来源比较多,除了俸禄以外还有其他丰厚收入如养康银,等等。因此,许多地方官的经济生活比朝官、京官更阔绰。  相似文献   

7.
他是大学生,她目不识丁;他是中学校长、政协副主席,她是地道农妇……他们因“包办婚姻”走到一起,经历了贫困生活和动荡岁月的洗礼,看似相去甚远的他们,如何牵手70年将“包办婚姻”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8.
周志忠 《党建文汇》2008,(10):27-27
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慰问式”帮扶。山东省东营市各级党组织定期和不定期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根据基层党组织通过走访掌握的情况,建立健全“生活困难党员台账”,对生活困难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强化激励督促,实行“引导式”帮扶。  相似文献   

9.
文小勇 《探索》2002,42(4):72-75
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理解和说明是基于“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形成的一个彼此相互诠释的说明过程。马克思学说个人观的立足点是从人的本质、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产劳动的关系诸方面,揭示“现实的个人”范畴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0.
连广财 《党课》2012,(3):68-68
2012年春节前夕,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从各乡镇和主管部门的优秀人才中筛选出38名高层次创新创优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通过“三问”模式对他们表示了慰问。“一问”,问外来高层次人才生活情况。他们详细了解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生活情况,以进一步优化人才就业环境。“二问”,问企业领军人才生产经营情况。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群职场精英,拥有不俗的收入和优渥的生活条件。当“衣食无忧”已经不能注脚他们对“小康”的理解,那什么才是他们眼中的“小康”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互助县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早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建了“严管厚爱”机制,强化班子的规范化建设。“严管”就是要对村干部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厚爱”就是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培养教育,支持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3.
“80后”,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青年,“80后”的身上,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他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着改革开放创造的丰硕的物质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有人说他们是“抱大的一代”,也有人担心他们成为“垮掉的一代”。而今,当“抱大的一代”真的活跃在时代舞台上时,我们惊喜地发现,“抱大的一代”同样可以顶天立地,挑起振兴中华的大梁!  相似文献   

14.
《圣经·创世纪》讲述了一个人类起源的故事,说是上帝用泥土捏成了一男一女,男的叫亚当,女的叫夏娃,他们结为夫妻,住在仙境般的“伊甸园”里,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上帝告诉他们,园里的许多果子都是可以摘下来吃的,唯有那“知善恶”树的果子千万不能吃。可是,他们不听上帝的告诫,偷吃了禁果,终于被逐出了“伊甸园”,从此在人间受苦。“上帝造人”与“伊甸园”的故事,纯属子虚乌有,而“由猿到人”的离奇故事却被考古发现所证明。  相似文献   

15.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10,(12):45-47
“我们眼里的小事,往往就是群众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市委书记薄熙来说,“当干部的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事儿。”  相似文献   

16.
陆一林 《前线》2011,(10):31-32
很多同志会问,现在还有邪教活动吗?还有人练习“法轮功”吗?“法轮功”还捣乱滋事吗?可以说,通过十二年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和耐心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绝大多数原“法轮功”练习者认清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脱离了邪教的精神控制回归正常社会生活。他们从内心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给予他们热情帮助的干部群众,我们同“法轮功”邪教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干部搞“政绩工程”完全不在乎群众的脸色劳民、扰民、伤民时,他们看不到群众愤怒的脸色:沉湎于吃喝玩乐,来往于歌楼舞厅时,他们看不到群众鄙视的脸色;群众在生活、生产中遇到困难时,他们看不到群众祈盼的脸色。  相似文献   

18.
朱国男 《求贤》2011,(9):50-50
一般来说,员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等死”的、“怕死”的、“找死”的。 “等死”的员工.天天过着“不迟到.不早退”的“九五”生活.等着发工资,等着退休。他们多半奉公守法.是企业的忠实支撑者。对待他们.要以“关怀”的方式.采取合理的态度。大部分的工作.实际上都要依赖他们来完成。如果没有这些为数较多的“等死”员工.就没有人执行例行性的事务。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1,(2):65-65
老一辈的中共高层政要、共和国的开创者和领导人,他们五六十年代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又是怎样面对和教育子女的?这在大众心中是个神秘而好奇的话题。有的人可能会想象,执掌政权的中共老一辈过的是何种的名门贵族生活,他们的子女又是怎样的“高门子弟”。其实,真实的情况和这些想象不同。  相似文献   

20.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3,(10):16-18
先进人物,引领社会思想和作风的领头羊,是社会管理之需;先进人物,记录肘代价值和文明的标杆,是民众效仿之需。他们走上神坛时,曾在聚光灯下接受喝彩和尊重;同时,必然走进“后时代”,面对来自平凡世界的时间和现实之拷问。亚里士多德在《论榜样》中说,一个榜样,唯有与其一起“并房而行”的人,才可以看到他的软弱和力量。我们反恩先进,必须回归到他们的生活中,和他们一起,站在现实的对面。五年前的汶川地震,社区干部曹代成和“最美警花”蒋敏感动了许多普通人,他们也先后获得各种全国性表彰。五年来,先进的“标签”,怎样改变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于这个“标签”,他们有哪些切身的感悟?本刊记者对此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