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刚离我们远去的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英国学者孟席斯在《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中大胆地推测,郑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72年。如果说美洲确实是我们中国人发现的,但这一发现对世界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却大大小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后产生的影响。哥伦布“发现”美洲  相似文献   

2.
1992年10月12日,哥伦布首航美洲已500周年。关于哥伦布是否最早“发现美洲”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学术界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对哥伦布与其前后“发现美洲”者之比较研究中,看哥伦布在两个文明汇合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妥之处,谨请指正。一、对“发现美洲”与“谁最早发现美洲”之争论究竟是谁首先“发现”了美洲大陆,1982年底,联合国在讨论纪念哥伦布1492年10月“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的活动时,发生了一场辩论。冰岛代表团说:哥伦布并不是“发现"美洲大陆的第一人,一个叫列夫·阿列克辛的挪威航海家在公元1000年就登上了美洲。  相似文献   

3.
史称“地理大发现”的创举之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何在?这是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1988年5月23~28日在桂林举办“哥伦布航行美洲学术讨论会”期间,40多位与会专家、学者开始探讨的主要研究课题。本文仅就他们的有关论点作些综述。  相似文献   

4.
1992年是哥伦布首航美洲500周年。多年来,世界各国的许多学者在研究这位美洲的发现者时,遇到一个又一个的障碍。这位500年前的历史人物似乎有意与后人捉迷藏。人们发现,哥伦布的一生扑朔迷离,在许多方面都是一个谜。已故的美国共产党主席福斯特在他的《美洲政治史纲》中,转引权威拉美史专家喀尔蒂斯·威尔格斯和罗尔·德加的话说:“我们不能确实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生的,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出世,他的早年生活究竟如何,他的面貌怎样,他能不能读书,他最初登陆美洲究竟在哪里,也不知道他死后葬在何处。”美洲历史学家艾·巴·托马斯在《拉丁美洲史》中干脆地写道:“哥伦布其人是一个谜”,“关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1992年是西方著名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尔·哥伦布首航美洲500周年。500年前,即1492年,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船队历尽千难万险,横渡大西洋,无意识地第一次到达美洲,开始了欧洲人眼中的“地理大发现”。长期以来,人们对哥伦布西航美洲的动因和背景、他的历史功过是非、西航对世界的影响,乃至他本人的许多轶事,或由于代远年湮、史料不详,或由于研究者的立场、利益不同,或由于哥伦布本人对其身世讳莫如深,而成为各国学者长期争论不休的  相似文献   

6.
1982年10月12日是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伦布(cristoforo colom bo,约1451-1506) “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四百九十周年。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马克思曾经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3卷第819页)  相似文献   

7.
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进行了肆意破坏,对印第安人残酷屠杀和奴役,这无疑是应该谴责的。但是,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各国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与进步的全貌来看,美洲的“发现”和东西两半球的会合,促进了人类社会和世界各国的进步,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转折点,正如马克思说的:“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本文拟就美洲的发现对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8.
拉美民族意识和“拉丁美洲”名称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丁美洲是指从墨西哥湾的格兰德河往南,一直到南美大陆最南端的合恩角全长1万多公里的大陆和沿海岛屿。拉丁美洲这一名称是复合名词,由“拉丁”和“美洲”两部分组成。它的演变和形成过程,同该大陆人民的民族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洲这一名称产生于16世纪初。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率领的西班牙船队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到达今天加勒比海中巴哈马群岛的华特林岛,揭开了一个大陆历史的新的一页。哥伦布误认为这个地方是印度的一部分,并把此后发现的岛屿和大陆均称为印度,把这片大陆上的当地土著人称为印第安人。受其影响,此后300多年间,西班牙王室一直用印度或西印度称呼其美洲殖民地;直至1506年哥伦布去世时,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一直没有意识到,他  相似文献   

9.
浅议拉丁美洲印第安人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第安人问题是拉丁美洲主要的民族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印第安人的定义和识别,拉美印第安人的现状、拉美各国政府对印第人的政策和拉美印第安人问题学者的主张等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印第安人的定义和识别“印第安人”这一名词来自一场误会。当1942年哥伦布第一次到达美洲时,误认为他所“发现”的新大陆是印度,所以将当地土著称为“印度人”。为与真正的印度人相区别,中译者把它译为“印第安人”。其实,不论从哪一方面说,“印第安人”与印度人没有任何关联。我们现在所说的印第安人一般是指美洲主要土著及其后裔。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  相似文献   

10.
考特莫克(cuauhtemoc)是墨西哥境内阿斯特克古国的第十一代国王,也是最后一代国王。他曾经勇敢地抗击过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被捕后坚贞不屈、英勇就义,成为墨西哥历史上反对侵略、捍卫独立的民族英雄,受到墨西哥人民的崇敬和怀念。“考特莫克”,在纳华特尔语中意思就是“跌落下来的雄鹰”。十五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殖民者为了从那里掠夺大量财富,争先恐  相似文献   

11.
1989年9月12日,苏联拉丁美洲团结委员会、《历史问题》和《拉丁美洲》编辑部联合召开了一次“园桌会议”,讨论即将来临的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500周年的有关问题。一些苏联拉美研究的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一)关于“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等术语问题。祖伯里茨基指出,“发现美洲”等是欧洲中心论者使用的术语,目的在于贬低美洲大陆当地居民的作用;拉美各国使用的是“两种文明相遇”,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印第安人反侵略斗争的开始”;梵蒂冈史学家则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的500年”。他认为两种文化“会合”的提  相似文献   

12.
1992年10月12日,哥伦布首航美洲已500周年,世界各地纪念活动达到新高潮。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学术界出版和发表了许多研究哥伦布及其航行的著作和论文。综合来看,它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哥伦布的生平和身世、他西航的路线和所到之处作具体史实的考证和考察;一类是对哥伦布西航的时代背景、动机目的、历史意义、美洲的“发现权”、“发现”还是“相遇”等问题进行阐释。笔者在研读有关专著和文章时发现:对哥伦布西航的地理学理论根据、目的和目的地的阐释有些混乱,地理概念不清,且相互矛盾。探其原委,问题就出在对“Las Indias”(英语译为“The Indies”)地理位置的解释和确定上。笔者以为,正确认识“Las Indias”是研究哥伦布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因此,本文拟首  相似文献   

13.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新航路开辟前,印第安人世代繁衍生息在美洲大陆,创造了丰富多彩并令后人惊叹的文化成就。其中马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代表了印第安文化的最高成就,他们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从而创造了与非洲、欧洲和亚洲以水稻和小麦种植技术为基本特征的民族文化相对应的“玉米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哥伦布航行到美洲时,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虽然种族众多,语言复杂,但总人口已达1400万到4000万①。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4.
拉美城市化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1985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5%,不仅超过非洲(31%)和亚洲(29%),甚至略高于苏联(64%)和东欧(62%)。一、拉丁美洲城市发展的历史拉美城市发展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古代印第安文明城市起源时期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美洲印第安人估计已达1400~4000万人。他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其中玛雅人、阿兹台克人和印加人已进入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  相似文献   

15.
德国女考古学家苏凯芙最新发表的论述或许会令哥伦布死不瞑目,因为她提出以航海为业的古腓尼基人才是最先发现新大陆的人,他们至少比哥伦布早2000年踏足美洲。  相似文献   

16.
哥伦布是一个与中西交通史有关的伟大人物,一个设想从欧洲西行寻求海上“捷径”到达中国、印度和日本的首创者、设计者和具有胆略的实践者。尽管他没有实现宿愿,但却揭开了人类历史上更加辉煌的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新篇章。哥伦布的4次远航就人类认识的突破和个人业绩来说,当以第一次为最重要。故本书的重点集中在与首航有关的文献和研究上,并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选材,而不注重人物的身世、生平、荣辱遭遇等个人问题。至于对哥伦布的评价,编者认为哥伦布是个世界性的人物,世界各地区的人民都有理由作出自己的评价,不必强求统一或强加于人,因此本书也不涉及这些内容。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与拉美不同历史发展道路的对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与拉美不同历史发展道路的对比与思考朱红根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美洲大陆是一块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土地。当欧洲人“发现”今天的美洲大陆时,这里已经有3种较为发达的文化: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卡文化。1492年8月3日,欧洲航海家哥伦布...  相似文献   

18.
有关哥伦布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各种文本的传记比同时代的其他任何历史人物都丰富。然而,关于哥伦布的国籍、出生地、出生日期和履历等基本史实,至今尚无定论。本文无意探讨这些问题。因为避开这些枝节问题,并不影响对这位“世界公民型”人物的评价。本文所探讨的是,关于哥伦布开历史先河,成功地4渡大西洋和促成欧、美两大文明汇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492年10月12日航海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加勒比海瓜纳哈尼岛(有人考证只到达该岛附近的一个小岛)这一历史事件,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美洲的发现”来纪念。但是,在全世界即将纪念“发现美洲”500周年之际,墨西哥却在纪念活动的名称上发动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革命”,提议把“美洲的发现”改成“两个世界的相遇”。墨西哥政府的提议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支持和联合国的认可,然而在墨西哥史学界却激起了一场相当规模的论战。  相似文献   

20.
1992年10月12日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纪念日。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积极行动,准备举行有关的纪念活动。现对以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为中心的世界各国5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工作进展情况作一简要介绍。早在80年代初。西班牙政府率先提出1992年举行纪念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活动的设想。当时,西班牙政府的出发点旨在提出一项对伊比利亚美洲的新政策,以便在当代的国际环境中,树立现代化和民主西班牙的新形象,加强西班牙与拉美国家在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