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期待可能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作者本人的观点,同时说明了该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应有之义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期待可能性自提出以来,经历了发展,成熟以及新的发展。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基础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期待可能性本来是作为一种阻却责任的因素提出的,亦即所谓的消极的责任要素,但其随后的演变却导致了人们对其积极方面的思考,也就是处罚的基础。那么本篇文章就是围绕着话题所作的探讨。本文认为,期待可能性虽然有着作为积极的和消极的责任因素,但其发挥作用却主要是显现在其消极因素,其积极的方面只是一种意志自由的当然体现。  相似文献   

3.
4.
期待可能性是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构成体系中有责性的构成条件,其具有深刻的人文、哲学和法学价值,对于发挥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具有显著的意义。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建立在“社会危害性”基础上,而社会危害的有无及大小又要依赖于罪过,罪过与期待可能性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从现行刑法规范与司法实践看,存在有罪过而无期待可能性的情形。为使犯罪构成体系成为闭合的犯罪成立体系,有必要引进期待可能性理论并将其作为对罪过的补充,从而更好地发挥刑法社会防卫和保障人权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期待可能性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德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德国、日本的刑法学界已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确立。我国理论界近年来虽已加强了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但尚显不足,有必要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7.
划分罪过理论历史形态要符合一定的要求。罪过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自由意志罪过理论、认识主义罪过理论、相对意志自由罪过理论和期待可能性罪过理论等四个历史阶段。情感因素的阙如情况是探索传统罪过理论历史沿革规律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进一步了解罪过理论历史沿革原因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期待可能性理论受到大陆法系国家的重视.我们应加强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梳理并借鉴其中的合理因素,推动我国刑法理论的研究.我国要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必须深刻理解其理论精髓,准确界定判断标准.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借鉴路径,以解决我国刑法理论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期待可能性应以纯粹行为人标准作为判断标准.期待可能性理论具有深厚的生命根基,具有哲学与法学根基,具有人性基础并且体现刑法的谦抑,维护罪刑相适应原则并且有利于实现刑事责任功能.需用期待可能性理论来丰富和发展我国刑法理论,构筑更为科学的罪贲体系.期待可能性理论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与关怀,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刑事立法理论和刑事立法实践.期待可能性应作为一种执法理念贯穿刑事司法.确定其在我国犯罪论中的体系性地位对我国刑法理论界某些问题的解释、刑事立法理论与实践以及刑事司法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阻却罪责的学说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期待可能性这一理论的含义和来源,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分析了将这一理论引入我国的可行性,并论证了它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应有之地位和它的判断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期待可能性理论因其立足人性,符合刑法谦抑原则等而具有相应的合理性。结合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大力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新形势,借鉴其"合理内核"对我国当前的刑事司法具有特别意义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 ,在我国鲜有研究。笔者认为 ,期待可能性理论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对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具有借鉴意义 ,我国刑法应当引进。  相似文献   

13.
期待可能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待可能性理论由于它的不确定性而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由于它的难以操作性而招致了诸多的批判。判断期待可能性有无及其程度高低的标准,从而将期待可能性合理地引入了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中,并对犯罪构成要件加以修正,使其更加适合新形势下的形形色色的案件。  相似文献   

14.
相对意志自由是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哲学依据。可以将期待可能性理论放在刑事责任评价中加以讨论。期待可能性的评价标准应采用国家标准说。  相似文献   

15.
期待可能性理论源于德国,在日本得到发扬.但现阶段期待可能性在德日刑法理论与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受到严格限制.然而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方兴未艾,却出现了滥用之势,有必要厘清其适用之范围.首先,不能以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检验罪过存在与否;其次,没有法律依据不能以缺乏期待可能性作为出罪根据;再次,期待可能性理论只适用于稀罕案件...  相似文献   

16.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能够期待行为人可以实施合法行为 ,而行为人违反此期待 ,实施了违法行为时 ,才能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不存在期待可能性 ,即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只能选择实施违法行为 ,不能期待其有实施合法行为的可能 ,此为阻却责任事由。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引进期待可能性理论并运用于我国司法实践将使我国的司法制度更加完善 ,法律实施更加灵活 ,更能体现法律的公正。  相似文献   

17.
浅议期待可能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期待可能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入手,对期待可能性的地位及标准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期待可能性理论自其产生以来,在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也需要考虑这一理论的引进问题,当然,我们是在对期待可能性理论有比较充分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引进.  相似文献   

19.
期待可能性理论发源于德国,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是否应该对此理论借鉴适用,刑法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否定论与肯定论争论激烈。我国借鉴期待可能性,有其必要性。但是对于期待可能性的借鉴,要本着科学借鉴的原则,严格限制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适用范围,合理选择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适用方式,避免该理论的滥用。  相似文献   

20.
期待可能性理论一直是我国刑法领域关注的重要理论之一.应该从我国实际出发,在现有的犯罪理论体系下,将缺乏期待可能性作为一种出罪事由,明确规定于刑法之中.只有符合外在情势异常和选择实施违法行为理由适当的条件,才能适用期待可能性.对于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应该站在法益保护的立场,根据行为人当时的具体条件以及附随情况,通过与具有行为人特性的其他多数人的比较进行具体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