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罗莎·卢森堡在开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时,创造性地提出了极具特色的资本积累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内部面临着剩余价值实现的难题,其外部面临着资本积累界限的难题,整体上又面临着人类文明消解和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两难选择。实际上,卢森堡的分析从资本积累实现难题及其自我否定式的解决路径的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容,从而开辟了一条阐释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的崭新模式。在这一模式的框架内,卢森堡同时揭示了资本全球化的命运及新型大国关系的诉求,因而其资本积累理论依然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卢森堡关于俄国革命的两篇著名文章作了重新分析.认为卢森堡对布尔什维克组织策略的批评、对十月革命后苏俄政策的批评和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大力呼吁,在相当程度上触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卢森堡的这些主张,应属于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和中央集权的社会主义之外的又一种社会主义,即自治社会主义的主张,它们至今仍旧保持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在卢森堡的思想中也存在着深刻的缺陷.今天的做法应当是吸取卢森堡思想中的内在的民主精神,并运用为世界近现代历史所充分证明了的更加现实的手段去落实它们.  相似文献   

3.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两位著名的理论家考茨基和卢森堡在如何认识俄国十月革命性质的问题上存在着理论差别。考茨基从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关系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的一般先决条件出发,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卢森堡通过对俄国革命起因及其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十月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领导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4.
<正>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94年中,小船中诞生的大党,展示了"红船精神"。这种精神,铭刻着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卢森堡都将公社组织形式和公有财产作为贯穿整个非西方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加以论述,对其被西方帝国主义征服之前内部所发生的不同转变给予了相当的关注,都没有将这些前资本主义形式理想化。同时,两人也存在一些分歧:卢森堡接受了认为穆斯林法律统治下的印度社会已然是封建社会这一说法,对此,马克思是明确反对的。卢森堡没有发现这些社会形式中存在着革命性动力或者主观发展需求,而马克思认为公社形式与现代资本主义的碰撞是有可能推动革命暴动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6.
《前进》2017,(12)
<正>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一直接受着人们特别是共产党人的瞻仰。上世纪60年代,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同志两次重访南湖,即兴赋诗。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二国际理论家考茨基与卢森堡主要围绕着要不要发动十月革命以及如何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展开了交锋与论辩。在要不要革命是问题上,两者得出了完全对立的结论;而在如何推进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上,两者是"批判与批评"的关系,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但不同是主调。两者之所以得出如此不同的结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理解,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以及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解,即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只有正本清源,回归文本,站在历史和逻辑的视角,还原论争历史才能给出合乎实际的结论和判断。在这个意义上,探究考茨基和卢森堡在十月革命问题上的论争,对于把握两者的理论实质,抵制与戳穿在十月革命问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客观理性厘清考茨基和卢森堡的思想理论本质、关系及其历史地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柘荣县副县长黄建龙把一条写着“胜利属于意志坚强的人”的横幅送到残疾女青年谢夏金手中。这条横幅是潘心城副省长专门为谢夏金题写的。谢夏金接过潘心城的字幅,眼里含着热泪说:“我决不辜负潘副省长的期望,要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相似文献   

9.
求是人们的成功或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哲学上讲就是一条,即主观思想自觉不自觉地符合于客观规律。人们犯错误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从思想路线上看,根本原因也是一条,就是主观思想不符合客观实际,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罗莎.卢森堡围绕着党内民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主张,但她的这些思想主张并非处于真空之中,而是有着特定的语境:一是出于批评列宁的建党组织原则,捍卫她所认知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的需要;二是她的党内民主思想深受其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三是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组织内部日益滋生的官僚主义的思考与回应。卢森堡的党内民主思想在多重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刻画与价值彰显。  相似文献   

11.
《时代潮》2001,(22)
不久前,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领导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  相似文献   

12.
朱昭平 《群众》2023,(2):62-63
<正>抗战时期,为了突破日伪军的交通封锁,我们党开辟了一条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至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的秘密交通线。微山湖区是这条交通线上的必经之地,东起津浦铁路沙沟车站西的彭楼,西到湖西单虞根据地。担负着干部往返、情报传递、物资运送等重大任务,有力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解放事业。  相似文献   

13.
“一条十分重要的战线”钟华叟在去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说:“在我们党领导的各条战线中,宣传思想战线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战线……几十年的历史表明,革命也好,建设也好,要取得伟大的胜利都离不开宣传思想工作。这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高度重视宣...  相似文献   

14.
李瑞环 《世纪行》2007,(5):44-48
人们的成功或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哲学上讲就是一条,即主观思想自觉不自觉地符合于客观规律。人们犯错误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从思想路线上看,根本原因也是一条,就是主观思想不符合客观实际,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应我会邀请,由凯瑟琳·赫尔女士率领的卢森堡学生代表团一行11人于2002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对中国进行了友好交流访问。 凯瑟琳·赫尔是卢森堡对华友好人士,曾资助中国云南省建立两所小学和一所医院。2000年应我会邀请,率领卢森堡管乐五重奏乐队来华演出。此次她率领访华的卢森堡国际  相似文献   

16.
刘岩 《前进》2005,(7):19-22
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众所周知,八年抗战中存在着片面抗战与全面抗战的两条抗战路线。片面抗战即政府抗战,全面抗战即全民族抗战。政府抗战的第一枪在卢沟桥打响,而全民抗战是从何时何地开始的,似乎尚无定论。抗日战争是一场弱国反抗强国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然而,面对强敌肆元忌惮的侵略,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7.
《上海支部生活》2013,(4):56-57
莱茵河流经瑞士、德国、法国、卢森堡、荷兰等9个欧洲国家,是沿途好几个国家的饮用水源,是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一条河,也是世界上人与河流关系处理得最成功的一条河。然而,莱茵河并不是一直就这样好,曾经也号称“欧洲下水道”、“欧洲公共厕所”。现在的成功,全因为莱茵河流域各国的有效协调合作。莱茵河由莱菌河保护委员会管理,现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仅仅12人。但就是这样一个松散的小组织,却有条不紊地管理着美丽的莱茵河。在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也没有惩罚机制,无权对成员国进行惩罚的前提下,12人之所以能够管好莱菌河,一是各成员国对水污染的认识都很明确,认为流域是一条河的柴水区,一个“流域”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彼此息息相关。二是个体对环保工作认识明确和热爱,很多人自愿加入到保护莱茵河的民间环保组织中来,工作起来自然就热情卖力,认真负责。  相似文献   

18.
罗莎.卢森堡在令人难以置信的短时间内被迫撰写了专著《资本积累论》。面对她所坚信的两个悖论,激情澎湃的卢森堡决心提供一个理论上的解答。卢森堡发展了她的关于非资本主义领域的主要存在是资本和积累直接的和决定性的条件的思想。然而,这种必要性的基础正遭受到旨在摧毁越来越多的所有非资本主义环境的帝国主义趋势的损害。有鉴于此,罗莎.卢森堡声称:从长远来看,资本主义体系的崩溃是无法避免的。可是,这个命题并没有为时代所证实。无论怎样,为了试图对马克思提出的再生产过程公式,特别是加速的资本积累,寻找一个理论上的精确解答,卢森堡竭尽了全力。在这个过程中,她得出了(在某种意义上是不自觉地)一整套富有价值的敏锐洞见。其中,包括强权和暴力在“新”、“旧”帝国主义中的经济作用,需求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一个社会体系的增长范围。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20,(19)
正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20.
詹勇 《北京观察》2015,(9):12-13
9月3日,我国隆重举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并首次举行胜利日大阅兵.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抗战历史的认识和感受,也在不断深化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抗战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这一伟大胜利,也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这段光辉的历史中,蕴藏着深厚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