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面看特区     
特区是一个诱人的字眼,给人以变革的希望和发展的机会,勿庸讳言,也有“发财”的梦想。否则谁会舍弃半生经营的天地南下呢?但是,“福兮祸之所倚”,特区之“特”,还在于其风险性和不安定感都很大,“财不包发”嘛。我只是不知道。如果孙玉芳再有一次选择机会的话,是肯留在内地安安定定呢,还是会再来一次可能被“炒”的特区?我认为我们在宣传上要  相似文献   

2.
王国强:香港知名慈善家,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区九龙城区议会主席、金城营造集团主席。王国强的名字记者早有耳闻,"热心慈善公益事业,资助内地教育举  相似文献   

3.
2001年5月,因在国企产权改革方面“大胆闯禁区”——力主“积极卖光”的漯河市前市委书记程三昌携巨款潜逃国外,“内陆特区”漯河市现在不得不慢慢咀嚼“狂飙改革”的苦果。 漯河市几年来的变化再次验证了: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过程。那些简单的、一刀切的、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和做法往往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它不但无助于改革的顺利进展,反而会扼杀既有的改革成果,并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秩序造成振荡。 漯河的风风雨雨也说明,任何一个内地城市的改革,都离不开内地整个大环境的思想解放程度、制度完善程度、经济发达程度等方面的制约。那种冠以“内陆特区”的名号,就能把某个城市从这块土壤中拔离出来的设想甚为天真;那些打着“内陆特区”的名号,而行肆意违法乱纪、罔顾经济规律之行为,对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造成的损害尤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4.
数读·工会     
正100010月17日,"把微笑带回家,为最美劳动者点赞——2017年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大型公益活动在中铁六局新建京张铁路二标项目部一分部工地启动。本次活动由劳动午报社、北京市劳动模范协会、北京工会传媒协会主办。届时,劳动午报社将组织包括劳模摄影俱乐部成员、报社摄影记者在内的摄影志愿者,走进企业,走到劳动者身边,免费为1000名劳动者拍摄笑脸照,展示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风采。同时制作成精美照片,让他们把"微笑"带回家。  相似文献   

5.
谢奕秋 《南风窗》2012,(8):31-31
3月25日,现年58岁的梁振英以689张有效票,当选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人选。梁振英勤工俭学、白手起家,多年来既为香港回归和"内交"效力,又为内地土地使用制改革擘画长远。当选前,他的名气虽不及唐英年,功绩却写上了中国房地产业20年光荣榜。而且,他也是积极反对台  相似文献   

6.
一位外国专家说:“中国的队伍不适合搞核电站。”而李鹏总理却提议:“让山东人来!” 1988年初夏,特区深圳,7条山东大汉,走进了核电大厦。电梯带着他们轻快地上升,而他们心中,  相似文献   

7.
2002年11月14—1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国际恐怖主义和反恐合作”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美国、俄罗斯、奥地利、日本、韩国、英国、以色列及香港特区和中国内地的近90名代表和嘉宾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代表既有长期从事恐怖主义问题与国际问题研究的专家,也有参与具体反恐措施制定和实施的政府及军事部门的官员。这  相似文献   

8.
内地“民企概念”在香港股市还能走多远?自从格林柯尔与欧亚农业事件以来,在国内,这个答案已相当悲观。“民企风险更大”的结论广为流传,舆论深陷于民企缺乏诚信的伤痛中不能自拔。日前,本刊记者赴港追踪一个“内地民企上市推荐会”,在广泛接触香港资本市场的各方人士后,倾听到与内地悲观结论相当不同的声音,其中的信息甚至让内地媒体一些可怕的误传显露原形。那么,谁的分析更靠近内地民企在香港股市命运的真实?无论怎样,答案都来自香港资本市场本质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说法:在开放和改革中,既要有特区精神,也要有延安精神。笔者以为这是理所当然。不料一些特区人却提出了异议,他们说:为什么要把特区精神与延安精神截然分开?难道特区精神不含有延安精神吗? 这些特区人带着感情说出来的话,耐人寻味。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内涵实在太丰富了,很难用一句话完全概括。抽象地说,它应该是延安时期中国革命者在政治、军事、文化、道德、经济各方面若干观念的总和。如果单以人的精神面貌而言,或许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中的一段话,可以作为概括。  相似文献   

10.
蛇口,流传着一个“猫爪”与“老鼠”的故事。在夹缝中的蛇口统计局搞统计工作是份苦差事,而在特区搞统计工作,更是苦差事。内地的统计部门虽然也枯燥,烦琐,困难重重,但毕竟还有一套效率不低的行政系统可以依赖。统计部门最后总是可以动用行政命令,把统计工作当作任务逐级压下去。然而,蛇口工业绝大多数都是独、合资企业,这些涉外企业在行政上只听命于它的董事会,除此之外,别说小小的统计局长,就是深圳市长的行政命令,对于它们也没有多少约束力。一张张报表通知单送到了企业,很多如同石沉大海,连个回音都没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过去特区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现在特区应以WTO为参照,在制度创新上进一步和国际接轨,这就是特区的重新定位和扮演的新角色。  相似文献   

12.
现代奴隶出现?“因为这次风险比较大,情况难以预料。根据实际情况,现在向报社提出一些要求:如果这一次致伤或者致残,希望报社能够给予(我的家人)最低的生活保障,在这次暗访当中万一发生意外……希望报社能给我的家人补偿……”这是一份遗嘱,立遗嘱的人叫陈祖强,是河南郑州《东方家庭报》的记者,这份遗嘱是报社派他假扮成民工到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的一家窑厂卧底前写下的。在经过4天常人无法想像的折磨后,这名暗访的记者和其他21名窑厂工人被市劳动局和  相似文献   

13.
特区博物馆特色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D.C),很容易感受到一个大国如何骄傲的向外人展示她的军事传统和国防力量。在特区的中心,宪法大道和独立大道之间,有一块长方型的公园草地足足有3.2公里长,国会山庄与林肯纪念堂在东西遥遥相对,草地中央是高耸的华盛顿纪念碑,由此往北隔着"椭圆"草坪(TheEllipse)和宾夕法尼亚大道就是白宫。在它的四周,各政府部门和博物馆林立,是参观军事博物馆爱好者的圣地,虽然这里的博物馆没有一间是以军事为名的,但是密集的程度可谓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4.
校对老刘退休了。 在欢送老刘的座谈会上。报社领导给予老刘很高的评价: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报社把关防错的最后一道防线。虽然这都是套话,但用在老刘身上。确实很贴切。他是报社的元老,在我们的总编辑还没来报社之前,他就在校对岗位上工作几十年了。  相似文献   

15.
巴黎圣母院上空晨曦微露时,找寻住房的人便已匆匆四出活动。他们揣着各种证件、支票本和打电话用的零钱,争相拥向各个报亭,察看《费加罗报》上的房地产广告栏,然后奔往最近的电话亭去,因为那广告栏上的住房,很快便会被人租去了的。这样的情景,在西欧各大城市里都可见到。在罗马,一位美国石油公司总经理抱怨说,他找寻一间合适的房屋竟花了12个月的时间:“在新加坡造一间房子还比在这儿租一间容易得多。”在慕尼黑,德国居民发觉自己已被那些高收入的外国人挤出了世代居住的老住地。在米兰,那些交不起飞涨的房租的老寡妇被无情地赶出门外。在欧洲各处,那些让人租得起的住房似乎已不复存在了。社会学家认为这是一场“世  相似文献   

16.
正春节前夕,劳动午报社、北京市劳动模范协会等单位组织部分摄影志愿者,为京城农民工兄弟义务拍摄"微笑"照片,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悉,此次题为"把微笑带回家,为最美建设者点赞"的关爱公益活动,旨在让农民工兄弟感受到工会组织大家庭的温暖。"把微笑带回家"带去的不仅是一幅充满自豪的微笑照,而是一种亲情的呼唤和精神的嘱托;"把微笑带回家"带去的不仅是一幅装满温馨的微笑照,而是让远在故乡的亲人与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双非"儿童(其父母均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数量迅速上升,引起了一系列问题。被香港社会称为"双非"问题。一方面,"双非"问题对香港特区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香港和内地关系的和谐发展。"双非"问题涉及香港基本法,成为困扰香港政务的一个难题。其产生的原因包括赴港生子的现实原因以及基本法本身缺陷和法律解释的偏差。可以通过确定新判例的方式,结合有效的行政执法手段使之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8.
1994年秋,干完一天工作的广州人在下班的路上习惯地涌到报摊前,选几份报纸带回家看。这几天,细心的读者发现,挤在报摊中的C报不见了。报社怎么了? 另一家报社的办公室里空空如也,记者们被请到会议室,说是有重要事情宣布…… 一名编辑刚刚到一家刊物报到两个月,便又在打电话找工作了。  相似文献   

19.
外来工住房问题一直是政府、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一直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调查发现,711%的外来务工人员认为,住房是影响家庭季福重要因素。稳定的住房可以让他们生活得踏实,工作得有底气。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72年偷渡到香港,1976年去了西欧(荷兰,比利时),1977年定居德国,屈指算来,我已经在境外度过了30个年头。身份则从中国内地公民变成香港地区的居民,再变成德国公民(同时保留香港特区的居民身份)。一个人能有几个30年!也许,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容易思乡怀旧,于是,我每年至少回来两次,做点生意,引进些德国的技术,开发一些中国急需的项目。利润,我不会看得太重,但是德国人固有的认真与讲究效率,无论如何,要通过我的手传递给曾经生我养我的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