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关于越南历史上是否存在奴隶制、越南古代社会向封建制的过渡以及越南封建制度的发展阶段问题,在越南史学界曾有不同意见,当时的讨论颇为活跃。进入六十年代以后,在越南国家科学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史学院的某些人把持下,以编著越南通史为名,强行统一口径,压制不同意见,自此越南史学界出现“一言堂”、“万马齐喑”的  相似文献   

2.
3.
六十年代后期以来,越南史学界为了适应河内当局的政治路线的需要,通过搞历史调查、纪念历史人物、编写历史剧本等多种形式,大肆歪曲中越关系史;通过《历史研究》、《文史地》、《人民报》和《人民军队报》等报刊连续不断地发表文章攻击中国,恶化中越关系,破坏中越人民的传统友谊。越南史学界在中越关系史方面的谰言不胜枚举。1980年以来,我国一些史学工作者已对部分奇谈怪论进行了批驳。为了方便读者了解越南史学界臆造  相似文献   

4.
越南的民族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民族学研究院公布了一份全国民族名单表,将54个民族划属以下3个语系:南亚语系、汉藏语系和南岛诏系。 南亚语系 这是一个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语系,约有51,184,000人,在全国总人数(1979年统计数据)中占97%。该语系有36个民族,分属4个语族。 1、越一芒语族:含4个民族(越族,芒族、土族和哲族)约46,778,000人,占全国各民族人口总数的88%强。其中,除人数最  相似文献   

5.
泰国和柬埔寨是中南半岛上的邻邦。泰柬两国有着密切的文化和历史联系,同源于:“印度文化圈”,信仰小乘佛教。不论是人种、语言、宗教和文化,还是经济模式、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皆极其相似。本文拟从吉蔑帝国、泰柬角逐和泰越争柬三个时期来叙述古代泰柬越关系,以企望有助于窥见今日印支半岛局势的历史渊源,认清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扩张和柬埔寨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 一、吉蔑帝国 (公元3世纪——1238年) 柬埔寨早期的国家被称为“扶南”。据中国史书载,扶南国建于公元一世纪,相传扶南女王柳叶  相似文献   

6.
杨然 《东南亚纵横》2004,(12):36-40
越南岱依、侬等民族与我国的壮族同源 ,泰族与我国的傣族同源 ,实际上都是跨境民族。他们的语言按我国学者的划法属于壮侗语系 ,具体来讲属于壮傣语支(越南称为岱依—泰语)①。20个世纪80年代末越南开始革新开放以来。岱依、侬、泰等民族的经济、社会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这些民族与我国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同源或有历史上的亲近关系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社会状况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因此 ,研究他们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我们有借鉴意义。同时 ,这些民族基本上都在越南北方 ,靠近中越边界 ,他们现今仍与中国广西、云南边疆的少…  相似文献   

7.
王国爱 《东南亚》2009,(2):84-88
红河是越南的第二大河,流经越南北部地区,在越南境内流长500公里。红河为两岸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越南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越南人民在长期与红河相伴的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民族文化,而这一民族文化的存在与繁荣对越南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越南民族成分复杂,究竟有多少民族,过去(六十至七十年代)说法不一,有人说有60多个民族,也有人说有70多个,还有人说有90多个。1980年越南部长会议作出决定,确认越南共有54个民族。其中越族(即京族)是主体民族,占总人口80%以上。面对如此复杂的民族成份,越南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注意民族关系问题的处理。下面摘译的这些资料,就是介绍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政府在处理民族关系、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一些情况,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染牙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误认为 ,越南京族人吃槟榔 ,因此牙齿黑。其实 ,京族人有染黑牙齿的习俗 ,染黑牙和吃槟榔这两种习俗是各自独立的 ,只是这两个习俗都会使牙齿坚固。染黑牙和吃槟榔的习俗传说从文郎时期就有了。过去按照越南京族人的传统观念 ,不染黑牙齿的人是品行不端的 ,会被天下人耻笑。俗语中有“牙齿白得像狗牙”的说法。而黑牙齿更是妇女美丽的标准之一 ,女人不管多美 ,如果没有黑亮的牙齿 ,美丽容貌也会黯然失色。“红脸蛋、黑牙齿、小酒窝与鸡尾发”长久以来一直是越南美女的典型。在越南民谣中有许多这方面的描述 :“嫁要嫁个…  相似文献   

10.
建交十年来,中国与新加坡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1990年中新双边贸易额仅为28.2亿美元,1999年双边贸易额达85.6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3.04倍。目前,新加坡是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中新双边贸易额占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1/3。据新加坡统计,双边贸易额达96.2亿美元,中国是新加坡第七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1.
越南入世和越日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强  董冰 《和平与发展》2009,(2):40-43,19
越日在越南加入WTO以后开始了经贸、政治、安全、文化交往等全方位合作。这里既有越南大国平衡外交的国际政治需求和获得经济援助需求.也有日本希望通过越日关系在东南亚扩大影响力的需求。今后的越日关系会进一步提升,但也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日本的所谓“普世价值”为越南所不能接受;越南经济也不可能顺从日本将经济与突出政治、安全挂钩的路子;日本企图通过越南加大对东南亚的影响,而越南也存有戒心。  相似文献   

12.
从越南的社会生活看中越文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亚洲国家中如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其中受影响最深、最广者莫如越南。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中、越两国文化的特殊关系。翻开越南文化发展史,远的不说,仅从公元十世纪越南建立封建自主国家之后的一千多年来(史称“独立时期”),我们已不难看出,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上自朝纳政典,下到民间习俗,可以说无所不在。当历史进入二十世纪,特别是在越南经过抗法、抗美两次举世闻名的战争,彻底摆脱了长达整整一个世纪的西方殖民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之后,在实施革新、开放政策的九十年代的今天,我…  相似文献   

13.
越南拟对越中边贸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撰写民族历史书籍时,民族的起源是开宗明义的第一章,几十年来,对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的起源,看法很不一致;有的甚至产生针锋相对的争论。越南民族起源问题,又与我国南方的壮、傣、黎、侗、布依等民族的起源有密切关系。因此,了解这一情况,对我们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1991年1月31日,越苏两国间达成一项新的经济协定。由于该协定大幅度地削减了苏联给予越南这个在亚洲最大盟国的援助及信贷数额,因此势必会对越南的经济产生极大影响。多年来,苏联一直以极为优惠的价格向越南提供诸如石油产品、化肥、钢铁和棉花之类的战略经济物资,而且还以苏联卢布为结算单位。苏联方面采取的这些措施使越南获益非浅;对处于风雨飘遥之中的越南经济来讲犹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泰佬族系民族源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1986,(3)
东南亚泰佬族系诸民族包括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掸族和越南的傣族,是中南半岛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大族系。关于泰佬族系民族的族源问题,是国际民族学界长期争论不休、至今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概言之,有以下几种观点:(1)泰族发源于中国四川、陕西一带。此说为英国人拉古伯里首创。(2)泰族起源于中国西北部与苏联接壤的阿尔泰山脉,以后“受中国人的压迫而被驱赶南迁”,从阿尔泰山迁入四川,从四川  相似文献   

17.
越南的民族政策及其对我国边境民族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越南制定优待少数民族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发展(一)政治上保障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越共自创建之始,就把解决民族问题作为越南革命的重要任务。1951年,越共二大提出:“越南各民族在权利和义务上都是平等的,要团结、互助、共同抗战(抗法)、建国。”1955年建立越北自治区(类似中国的民族自治区,1975年越南南北统一以后撤消)。越共三大、四大、五大都提出:“要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共同进步。”1986年越共六大开始实施革新开放政策,六大的决议指出:“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三项革命(即生产关系革命…  相似文献   

18.
进入20世纪90年代,越南党和政府出台了多项同步和全面的民族政策,涉及了民族同胞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国家,其政策体系致力于造就便利的条件让所有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实现平等发展。目前这些政策已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越南苗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约有三十四万人。在越南全国五千三百万人口中约占百分之零点六四。按各民族人口多少的顺序排列,苗族居第八位,是越南的主要民族之一。近年来,黎笋集团对外实行扩张主义,侵略和控制别国;对内实行大越族主义,肆意欺  相似文献   

20.
越南西北地区南亚语系诸民族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越南西北地区的南亚语系各个民族,以前统称为“舍”。在印度支那半岛,“舍”的称谓已很久远,但各地因发音不同而略有差异。在越南,一般称“舍”或“捨”,也称“卡”。在老挝、泰国和缅甸,则称“佧”或“卡”。 这些被称为“舍”或“卡”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语言和文化。而且,有的民族有两、三个称谓。这给研究工作和民族识别带来了不少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