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新华社发文称,2010年,是实现立法工作总体目标的关键之年。纳入立法计划之中的一批法律相继出台,成为中国法律体系大厦搭建的最后一批“支架”。截至目前,中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已经有230多部,国务院行政法规700多部,地方性法规近9000部。如此众多的法律,基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43部法律,国务院制定了680多部行政性法规,地方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批准了9000余部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律》2014,(4):20-20
2014年8月15日,为了依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和保障政府管理由事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後监管,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共涉及21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同时,围绕推进简政放权,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通过政府采购法、注册会计师法等5部法律修正案草案,并确定将法律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完善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但是,地方政府立法从被广大民众质疑到被广泛接受,可以说,地方政府立法不断在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中华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三条中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中华共和国立法法》的这一规定十分明确的说明了地方政府成为了权力机关、国务院及其部委之外的立法主体。那么,如何完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制度成为了现阶段立法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完善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截至2009年1月,我国制定现行有效的法律达231件,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多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6.
方向 《中国法律》2008,(2):8-9,59-61
法治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法治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法治的前提是有法可依。经过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到目前,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律共229件.国务院制定了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近600件,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7000余件,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既有宪法和法律,又有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个部门制定部门规章,地方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由于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鼓励地方人大在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促  相似文献   

8.
赵威 《中国法律》2014,(3):26-30,83-86
198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法制局从办公厅独立出来,正式成立国务院法制局,我有幸加入其中,成为法规监督检查司的一员。据说,法制局成立最初方案没有这个司,後来经当时的国务院秘书长的点名设置,主要考虑法律、法规立的那麽多,执行情况不理想。需要监督落实。这个司的名字几经变化,最初叫法规监督检查司,後来改为法规检查司,政府法制监督司。1998年改为政府法制协调司。  相似文献   

9.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08,(8):62-62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79年五届人大起至2008年2月底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律229件;国务院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600余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7000余件;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余件;五个经济特区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规200余件。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会在全国人代会上宣布:“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1.
在司法审判工作中,常常有一个宪法的基本概念困扰着我们,即何为“抵触”。从1979年到1997年3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通过了3if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颁布了740多个行政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者批准了4800多个地方性法规,此外,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了28000多个行政规章。我国的立法主体有300多个,占世界之最。随着立法步伐的加快,立法数量的增加,不同法律部门、不同效力等级的法规之间也出现了一些相互抵触或者不一致的情况,尤其地方立法无序现象更为突出。我国地方立法分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第96条规定:"本法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将关于我国行政法规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的论述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出发点,从宪法解释的角度,分析和阐述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宪法依据.从而明确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宪法意义,分清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宪法地位,以便得到对行政法规的明确认识.  相似文献   

14.
行政立法是指行政立法主体根据法定权限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以下统称行政法律规范)的活动。本文所称行政立法,采用的是广义的概念。既包括中央和地方专门立法机关制定行政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含经济特区法、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立法活动,也包括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全  相似文献   

15.
专题絮语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当代中国,制定法日益成为主要的法律渊源,中国正鲜明地进入制定法的时代。到2012年3月,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9件、行政法规70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了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目前,涵盖社会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制定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是国务院的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收归国务院这一职权没有实际意义. 立法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二、宪法第89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国务院立法权限若干疑难问题 (一)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立法权限 根据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国务院享有制定行政法规的立法权。 宪法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这一规定表明,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立法权是有限制的,必须根据宪法和法律。为讨论的方便,本文权且将宪法对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这一限制称为“根据原则”。 1.对“根据原则”的不同理解 对“根据原则”的确切含义,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立法实际工作机构的同志,都还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页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三三十一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0年3月1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2000年 3月 15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 国务院部门规章…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法院行政审判有无不适用地方性法规的权力首先,应明确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法院行政审判适用法律渊源的司法权界限。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第53条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规章与国务院部委规章不一致的,以及国务院部委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由上述规定可知,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能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行政区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