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伟新 《法律适用》2011,(2):112-115
一、德国、葡萄牙法院案例作用机制的主要特点 作为继承罗马法传统的大陆法国家,德国和葡萄牙原则上都以成文法作为其唯一的法律渊源,法官必须在审判中自觉遵守和适用成文法律.但在司法实践中,德国和葡萄牙法官通过判决弥补立法之不足,赋予一些措辞笼统、含义宽泛和历史悠久的成文法条文以新的时代含义,在这一点上与英美法国家法官并无太大...  相似文献   

2.
在民族法律文化及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者的学术话语当中,“法律多元”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它通常被用以描述各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多元并存的法律现实状况。值得注意的是,“法律多元”本身并不是一个具有统一和明确含义的概念,在当代中国国家法制统一的背景之下,对“法律多元”的使用尤需慎重。当借助“法律多元”的理论对多重法律体系的状况进行描述时,应当根据特定的语境和视角,对“多元”的含义加以必要的说明。立足于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研究的视角,语境化地对我国“法律多元”的含义以及现实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时,亦应如此。  相似文献   

3.
赵琪 《行政与法》2006,(8):116-119
少数人权利的保护是国际人权法的重要内容,承认并尊重少数人权利也是当今众多国家的国际义务。文章从解悉少数人权利保护的国际公约入手,全面论述了少数人权利保护的内容,并提出了我国法律在少数人权利保护方面应当做出的适时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在方法论上,企业法律含义应当是对处在广泛法律联系中的企业在法律关系中作为主体和客体的地位、性质与特征的概括。企业的法律含义,则应是在此方法论指导下的对企业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客体的本体论上的阐释。仅从企业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角度来界定企业的法律含义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5.
<正> 6月18日至2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举办了美国法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中美专家学者就一些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现综述如下。一、法治的含义法治(rule of laws)概念构成了美国宪法的基本原理。在美国的法学文献中,“法治”一般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实在法具有绝对至上的地位和优势,它排斥任何专制和特权现象的存在。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将原先为少数贵族和僧侣所享有的特殊法律转为至少在形式上为全体公民所适用的一般法律。它明确表明,任  相似文献   

6.
作为法律解释的一种基本方法,文义解释法在具体应用中又逐步形成了若干具体规则。这些规则实际上同时发挥着两种作用:一种作用是可以利用这些规则在文义解释法的基本精神之下,发现法律的真实含义;另一种作用是为文义解释法的适用设定各种限制、约束和规范。 文义解释法的适用范围和规则根据解释者对该方法适用的灵活程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的文义解释法,另一种是明达的文义解释法。从字面上即可看出,前者近乎机械地追随法律文本的字面含义。虽然也存在极少数例外,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机械的文义解释法宁可牺牲立法目的,也要…  相似文献   

7.
薛颖 《中国公证》2013,(2):56-56
声明公证属于对"声明意思"这种法律行为的公证。而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故有必要对声明公证中的意思表示做简要分析。意思表示的成立要件包含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主观要件有两层含义,分别是目的意思和效果意思。目的意思是表意人的直接目的所在,效果意思是表意人希望对自己以及对相对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的主观意图,也就是说表意人在主观上是希望这种受法律约束的、导致法律关  相似文献   

8.
关于“法律”一词在《行政诉讼法》中含义有几种的问题.在我国法律、法规中,“法律”一词的含义通常有二:狭义的法律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行的法律,广义的法律即指法律、法规(有的认为还包含规章).在《行政诉讼法》中多处使用了“法律”一词,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法学界对于法治涵义的解释基本上是引进西方的,首先是古代先哲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的两重含义,即“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①,接着是近现代如罗尔斯、富勒等人对法治含义和法治要求的具体展开,认为现代法治(ruleoflaw)意味着反映社会成员共同意志和利益并经过其同意而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在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调整中具有绝对和至上的权威,并要求法律具有形式上的某些特征:比如普遍、明确的规范,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同时它还要求法律能够得到社会成员普…  相似文献   

10.
第三产业法是指有关第三产业的政策方针、经营原则、服务体系、主顾权益、行业管理等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可以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专指国家制定的有关服务行业的法律和单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管理条例》等。第二种含义指与服务行业有关的各种法律问题和有关法条的总称,如服务行业中的税收、安全、卫生、特许联营等。本文在综合上列两含义的基础上,对我国第三产业中占有比重很大的服务行业的法律体系予以设想。 法律体系的确立必须以该部门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为依据,作为第三产业法,其所调整的无疑是有关服务行业范畴的社会关系。在这一社会关系中,包括下列主要关系主体:一是服务行业,即承担社会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事诉讼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少数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它权利。这体现了我国强调依法办案,重视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12.
论少数股东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少数股东权的法律保护○张远忠少数股东权的法律保护是针对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多数决原则被滥用后采取的法律对策。在传统公司法中,股份有限公司的重大经营活动均采用资本多数决原则,即公司重大经营活动事项,应根据表决中多数表决权意见决定,少数股份持有人不得因公司...  相似文献   

13.
张杰 《中国检察官》2007,46(3):13-15
以人为本”的“本”其主要含义是: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应把人当作主体;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应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最终本质和尺度;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应把人作为目的。“以人为本”指导下的法哲学包括的弘扬法律人文精神;认识“人的类本质”,确立人类的法律主体资格;确立个人的权利主体地位;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4.
公共利益的法律解读与界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共利益是一个使用频繁而意义重大的法律概念,其作用和意义在不同的法律中不完全相同,其内涵的不确定性给人们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其范围带来了困难。国内外学者对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的讨论,揭示了公共利益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这一基本含义和内容的不确定性这一基本特征,并为合理界定公共利益指明了方向。在现代法治社会,公共利益在法律中的形成和界定,更多地应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法律程序确定。  相似文献   

15.
齐建英 《法学论坛》2016,(2):130-137
一般会话含义推理是推出说话者的一般会话含义,促进对话者之间达成理解的推理.它的前提和基础是对合作原则的遵循.正是因为合作原则在法律推理中的适用,一般会话含义推理才作为一种法律推理方法存在.相对于关于前提和结论的演绎、归纳等推导方法,一般法律会话含义推理是将推导融入对话过程的理解方法,是实现个案正义的必要方法.一般法律会话含义推理的有效性以逻辑有效性为基础,以程序有效性为核心,以语言有效性为前提.  相似文献   

16.
公平正义一直是法律的重要生命源泉之一,损害少数人的正当利益在法律上从来就没有登堂入室过,公司法中相关制度的设计也不能除外,本文认为:资本多数决原则所反映的是平等和民主精神,正是由于这一原则使其自身遭到破坏,最后又违背股东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按照航次租船合同运输货物时,提单在租约下签发,实践中经常将租约条款并入提单。我国《海商法》第95条规定了提单对租约条款的并入,这说明这一国际航运实践在我国法律中得到了明确确认。租约中的仲裁条款作为纠纷解决的首要条款,在租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对于租约中的仲裁条款能否并入,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租约中的仲裁条款能够有效并入提单,其并入方式有两种,即在提单中使用明确的并入措辞或者在提单中规定租约中的仲裁条款对租约和提单同时适用。  相似文献   

18.
<民法通则>的意见以及<合同法>中均有房屋承和人享有优先购买权的规定,但是规定有不一致,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也有不少问题存在,比如与房屋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的冲突,以及"同等条件"的含义,实践中承和人维权的困境.本文将以案例作为引导,分析这些问题并探讨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9.
1.填入代表被救助财产所有人的签约人的名字,如果可能,船长也应签字。2.第四行应始终填入救助人的名字,并且不论何时,当由救助船的船长或代表救助人的其他人签约时,船长或其他人的姓名也须填入第四行的措辞“代表”之前,当救助人亲自签约时,措辞“代表”(for and on behalf of)应删掉。  相似文献   

20.
文化认同权是一项新兴人权,它的国际法渊源主要体现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它的基本学理定义为:每个群体都有权保留并发展自己特有的文化;它的一般法律价值在于实现和保障文化平等与文化自由;因此,它是实现文化权的核心法律要素。应当在尊重人权普遍性的基础上进行文化认同权的国内法构建,同时注意到它具有个体、少数人群体和国家三个法律主体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