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墨斗 《检察风云》2010,(6):73-73
来自西方世界的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进程起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传教士操着不一样的语言,身着另一种眼饰,信奉不一样的宗教,而且以向不开化地区输出这种宗教为己任。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廷被迫正面应对西方世界入侵的事实,基督教传教运动的规模和传教士涌入的数量,也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中古基督教法哲学:法治主义的神学分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在解释近代欧洲何以能取得独特的成就时,历史哲学家道森(Christopher Dawson)认为基督教主宰的中世纪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西方文化,是影响和改变西方世界的新兴力量的最重要的源泉,并提出了"宗教是历史的钥匙"这一学术信条.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国古代法律的宗教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光昱 《中外法学》1999,(2):105-109
<正> 法理学家常常对于诸如法从何而来,其本身具有哪些属性这类的问题抱有很大的兴趣。西方近代一些法学家,如霍贝尔、马克思·韦伯、以及伯尔曼等人认为,当探讨法律的起源以及属性时,我们不能忽视宗教对法律的巨大影响。法作为调整人们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与宗教是否有着联系?如果有联系,二者是何种联系?几位学者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但总的来讲,他们都认为法律与宗教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基督教作为西方人信仰的支柱,对于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演化以及实在法的制订、在社会中的实际运行,具有极大的影响。马克思·韦伯将新教与近代资本主义精神联系起来,认为理性化的新教是近代资本主义法治的基础。伯尔曼则考察了教会、教会法对近代西方法律的影响,并指出了基督教与西方法律传统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历史上,基督教对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并且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互相转化的。  相似文献   

5.
学说的产生继一六四八年威斯特发里亚条约之后,出现了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分裂。此后,国际习惯法发生了一些历史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或者甚至可说是最重要的变化,便是出现了民族国家和因它而产生的政治哲学,即作为当时出现的各种不同国家权利与义务基石的政治主权学说。国家的政治主权导致基督教世界内部以神权法体系为基础的旧的国际关系逐步为一种更广泛的法律体系所取代。这一体系后来包括了基督教世界以外的国家,促成了国际关系的普及,因而也促成了国际法的普及。  相似文献   

6.
近代民族国家和宪政主义形成与确立,其根源仍然是基督教政治哲学的世俗化,中世纪教会其摄涵与外显的一些宪政萌芽,以及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构成了后世宪政主义的基础,并最终以人权保障的制度型构完成了宪政时代正当性资源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从古代至近代,神判为世界上许多不同地区的民族所使用,主要是在穷尽其他证明方法无法证明案件事实、法官对事实存在与否不能达到确信状态时,作为最后的救济。巴特莱特的《中世纪神判》一书是迄今有关神判的第一部系统的专著,该书描述了神判在欧洲自最早出现于蛮族法典时、经基督教社会、至近代欧美国家捉巫时期一千多年的历史。作者对中世纪欧洲的神判洞察深刻,分析到位,对于神判的起源、传播、运作、功能、规则、类型、终结以及替代性制度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述,尤其讨论了13世纪前后神判的终结及其原因,批判了史学界有关神判运作及衰落的理论,提出了新的见解。但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三方面作了批评。  相似文献   

8.
曹慧敏 《法学杂志》2004,25(6):75-76
宗教和法律密切相关,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对西方法律的产生和发展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基督教的经典之作——《圣经》中也包涵着大量的法律思想,特别是《圣经》中的程序正义观念对于法律体系中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建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死刑与宗教     
2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刑法学者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废除死刑,进而引发了近代以来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废除死刑的运动。有意思的是,贝卡利亚反对死刑的理由,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国家的"社会契约说",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意大利的罗马教会势力非常强,因此,他也以基督教的教义作为前提,并在一开头就说:"请不要认为我有破坏宗教的思想。"①这反映出即使是有着巨大理论勇气的启蒙思想家,在面对强大的宗教势力时,也不得不采取一定的写作和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普通的社会文化现象,在漫长的时代和广大的地域之内,它都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婆罗门教等宗教对世界各国的昨天和今天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表现在寺院习惯法对人们生活的规范方面。研究、探讨基督教习惯法、伊斯兰教习惯法、婆罗门教习惯法的内容和影响,对于认识中国宗教寺院习惯法无疑是有作用的。一、基督教寺院习惯法基督寺院习惯法在西方称为“寺院法”,我国普遍称为“教会法”(但通常仅指西欧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法)。它是由基督教当局为基督教会的组织和管理制定的一套行为标准和准则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成文形式。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文化重视以审判方式实现正义 ,因此能为世俗的司法审判程序奠定基础 ;基督教中包含的人本主义基质 ,可能为法律程序的人道化提供精神资源 ;人的原罪以及需要上帝救赎的观念可能支持诉讼平等 ,即控辩双方平等以及审判者与被审判者的平等并由此而产生“同侪裁判”和平民陪审。基督教戒律严禁伪证直接支持诉讼诚信。实现现代法治 ,需要从世界文明中吸取养分  相似文献   

12.
西方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及"黑船事件"对近代日本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日本在面临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面前,其政治精英们启动了"脱亚入欧"的制度转型,大力引进西方文明。在指导思想上最终选择了"和魂洋才",在学习路径上选择了德国模式,从而在执行丛林法则的国际政治角逐中成功地进入了近现代大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13.
《政法学刊》2016,(1):11-20
个人是现代"权利"及"人权"概念的首要主体,其生成和塑造进程早在中世纪基督教思想中就已经启动,到近代启蒙时期获得快速推进,并在古典自然法学中获得了圆满终结。古典自然法学以其"自然状态"理论,全方位塑造了现代"权利主体"——独立自主而充满理性的个人,为"权利"观念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朱学平 《现代法学》2005,27(2):22-28
早年黑格尔在图宾根时期提出的两个基本观念“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和“宗教和政治的统一”的驱动下,以及在基督教的影响下,逐步超出近代西方思想中法律和道德、国家和宗教的二元对立,重新厘定法律、道德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开启了西方思想的一条新思路,并且基本奠定了后来黑格尔成熟时期法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约翰·希克针对近代全球化以来愈发突出的宗教多样性和多元性事实以及由宗教相遇造成的基督教危机,从宗教之解释出发,批评盛行的宗教排他论和宗教兼容论,提出多元论假设并倡导宗教多元论和宗教对话,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逐步构建了宗教多元论体系。其中对约翰·希克宗教多元论影响重大的有康德、维特根斯坦和W.C.史密斯。约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论思想可以概括为"世界各大宗教传统具有一个共同的基本信念,即宗教经验不纯粹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投射,而是人类对同一个终极实在的不同回应;应承认虽然各自的回应差别甚大,但都是同等有效的,都拥有一个共同的救赎论结构,即世界各大宗教传统在整体上都是人类生存从自我中心转向实在中心的拯救/解脱的语境。"尽管多元论仍面临许多理论困境和批评反对,但约翰·希克宗教多元论及其三大支柱——一个终极实在、宗教之解释和共同的救赎论结构的提出,有巨大的合理性和解释力,是宗教经验和宗教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变革,对基督教神学做出了重大的范式更新、转换甚至革命。  相似文献   

16.
莎氏文艺观渊源于基督教信仰,已具如拙文《莎士比亚文艺观溯源》所述(载本刊今年第1期)。若将莎氏作品与《圣经》中之《雅歌》及我国之《诗经》对比,则可管窥世界古典文学之共性,并可进一步阐明莎氏文艺观之特点及其与基督教信仰的“圣缘”关系。莎氏受基督教文化之影响,还表现于其对《旧约·雅歌》之圈点。兹将其所圈点之处分  相似文献   

17.
李健美  李雪 《法制与社会》2011,(30):224-224
自从建国以来,基督教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农村,基督教发展成为了我国社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主要分为几个部分:一是我国农村基督教发展的特点和原因;二是基督教发展对农村社会的积极影响;三是基督教发展对农村社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在西方社会各个层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基督教神学作为一门知识不可避免地与科学发生冲突。早期的冲突中,基督教神学具有绝对的优势;在科学逐渐强大的过程中,基督教神学的一些命题被逐一证伪;而到了当代,基督教神学展现出了新的姿态,所体现的价值更多展现在了伦理的层面。  相似文献   

19.
但丁的《神曲》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同时也是最难懂的作品之一。它的难懂 ,一方面是由于它“百科全书”的性质 ,另一方面是由于其无所不在的象征。整部《神曲》就是一个象征的世界 ,不理解其间的各种象征 ,就无法理解《神曲》这部作品。本文试从基督教传统象征的运用、传统象征和个人象征的统一及作品的多重象征意蕴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神曲》的象征特色。一、基督教传统象征的运用象征主义是中世纪宇宙观的一个直接组成部分 ,是神秘信仰的一块基石。〔1〕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学把自己的力量同当时已经存在的追求象征主义的普遍倾…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基督教(新教)在江苏北部地区农村取得了迅速地发展,目前它已成为苏北地区五大宗教之一。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包括:基督教在此地区有历史基础;政策的开放和民众观念的开放;基督教自身的本土化;基督教在农村有其发展的心理土壤。在基督教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当加以注意并采取一些必要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