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要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最主要的是要理解中国国情,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以及与之相伴的法治,同时必须同中国的伟大复兴和中国和平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司法解释的规定,明文确立了"公民动议司法解释立项"和"公开征求意见"的机制,从而在"民主化"的话语描述下,为其履行通过解释发展法律的政治功能增强了民意合法性,也使其能  相似文献   

3.
“许霆案”的背后体现了法治与民主相辅相成,伴随民主与法治的发展,推动了我们国家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且,司法在接受民主的监督的同时,要保持其独立性、公正性,取得司法独立与监督权的平衡,因为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在全面展示中国法治成就的同时也在揭示中国法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和基本规律。在经历了曲折的历史发展之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法治建设反映了法治发展规律,已经形成的关于法治的规律性认识包括:政党是法治的基本要素,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政治价值观,由有限政府理念到政府责任观念,社会建设与社会权利,人民民主和人民法治的意识形态,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等等。这些基本观念和思想已经和正在影响着法律制度的进步和法治国家的实践,构成中国法治未来发展的思想主线和文化基础,中国法治也因此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完整把握中国法治的内涵,必须立足于中国法治的宏大体系,视政党为中国法治的基本要素,加深人权与法治的内在关系,确立社会法治对中国法治的意义,以及发展法学教育加快中国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法治的基本价值、理念进行了本土化诠释、时代化丰富和理论性创新。其立足我国国情民意和新时代历史方位,对人民民主、宪法法律至上、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权力监督、法律平等等法治基本价值话语作了深层思考与理论凝练,传承发展了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法治价值理念,揭露了西方法治价值理论的缺陷和偏颇,体现了法治价值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价值导向和遵循。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法治价值的重要论述意义重大,有利于全面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谛,有利于提升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感召力与实践力,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中国已加入21个人权公约,除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没有被全国人大通过,其他的都已经生效,中国在人权问题上已逐步和世界接轨,但中国在人权法治保障与实施方面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2009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这标志着我国在人权发展与法治保障的实践上将步上一个新的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京 《中国公证》2006,(12):49-50
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是一个政治思想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受到洗礼、认识水平得到提高的过程。我将这个过程中习得的一点心得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互勉。  相似文献   

8.
陶爱萍 《行政与法》2006,(11):23-24
社会主义法治是法治发展到现代以后产生的一种历史形态。它除了法治所具有的共性之外,还有着自己的定性特征,两者并不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9.
法治思想虽然产生于奴隶制末和封建制初,但不同的历史时期法治的内涵、外延不同。我国对法治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期和曲折的经历。本文按照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层进行了解读和剖析,分析总结了我国法治的发展进程,着重论述了依法治国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当中的作用关系,提出了对依法司法及依法行政的几点改革希望,并对法治、宪政、人权、政权、经济、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法治思想的新概括和新发展,从根本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加强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结合检察工作实际,从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与内涵的理解着眼,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并在检察实践中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三个结合点。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摘要: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治国方略,是一种依法办事的社会状态,是一种政治法律制度也代表着一种价值取向。和谐社会所具有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是法治追求的目标。法治在现代社会具有利益平衡功能、维护和发展权利的保障功能、社会矛盾调节功能、稳定社会的基础功能,可以说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会必然是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体现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伴而生三个方面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3.
范沁芳 《中国司法》2006,(12):102-10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法学理论中国化的又一新的重大理论成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与其它社会形态的法治理念相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客观性。法治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物质生活方式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不是纯主观的、超验的,它是建立在主体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具体历史条件之下的,由主体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当前在中国探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特别是正确把握中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方式对法治理念的决定作用。此外,社会主义法…  相似文献   

14.
喻中 《法学论坛》2012,(1):11-19
法治文化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从辛亥革命前后开始兴起的百年中国的法治文化大潮,依次涌现出了三股此起彼伏的波澜。法治文化的第一波,是20世纪初期开始的国家主义法治理念,其核心价值是国家富强。第二波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自由主义法治理念,其核心价值是个人自由。2006年正式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超越于国家主义法治理念与自由主义法治理念的法治文化形态,代表了中国百年法治文化的第三波,其核心价值是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百年中国先后兴起的三波法治文化大潮,其演进规律,恰好体现了百年中国的法治文化从"正题"到"反题"再到"合题"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王毅兵  张宇 《天津检察》2006,(3):F0002-F0002
全市检察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动员大会近日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高检院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指示要求。就检察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行动员部署。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加快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引领和指导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分析了树立法治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保护人性尊严、确立权利本位、重视公民私益、建立责任政府等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对于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今年4月26日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国检察机关动员和部署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贾春旺检察长做了具体要求。然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价值的实现最终还要靠贯彻,尤其是在基层,在司法一线的贯彻。因此,中国检察官杂志社特邀请几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基层的贯彻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无疑有助于在检察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8.
《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刑事立案监督工作》一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侦查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它在国家刑事诉讼中处于中心环节和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在刑事诉讼监督中起着维护司法公正、惩治司法腐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汪志国  章礼强 《现代法学》2003,25(4):100-103
本文从法学和历史学的双重视角,对孙中山的法治思想进行考述与透析,法治是被作为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方略,内含追求巩固国本、完善政治等价值,它是法律得以完全实施的保障,其中枢机关是国会;民权是法治的基本条件,法治是民权的有力保障,二者的共同敌人是封建专制;法律与权力之间是"体"与"用"的关系;此外,司法独立和律师自由,也是孙中山追求的理想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法治观念在受到西方法治思想、中国传统法治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学和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等的影响下存在众多误区,本文在仔细梳理这些误区基础上探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国情背景,以期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