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河南省卫生厅、郑州市委市政府等相继对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中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开胸验肺事件已告一段落,但该事件暴露出的职业病防治领域的问题,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李磊 《政府法制》2009,(17):10-11
近来,河南28岁的农民工张海超,为了证实自己患上尘肺职业病,竟然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该起事件经媒体报道之后,震惊全国。开胸验肺事件凸显丁当前弱势群体维权的困境。在这一悲怆的事实背后,也引发了人们无限的感慨:为什么弱势群体只有选择如此悲壮的举动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而才有可能维护自身的权益呢?  相似文献   

3.
近来,河南28岁的农民工张海超,为了证实自己患上尘肺职业病,竟然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该起事件经媒体报道之后,震惊全国.开胸验肺事件凸显了当前弱势群体维权的困境.在这一悲怆的事实背后,也引发了人们无限的感慨:为什么弱势群体只有选择如此悲壮的举动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而才有可能维护自身的权益呢?  相似文献   

4.
热点聚焦     
焦点尘肺门事件河南小伙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余波未平,经济特区深圳再现尘肺门。100多名来自湖南的农民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深圳的建筑工  相似文献   

5.
2009年6月的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发生后,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在概述事件经过,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的基础上,对该事件进行了反思:这一方面表明了我国人民权利意识、自主性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透露民众维权艰难,社会制度有失公正。  相似文献   

6.
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或许只是个案,却折射出工人维权时的艰难与尴尬,而作为工人合法权益维护者的工会,不能也不应该袖手旁观。但该事件所暴露的恰恰是因为我国工会作用的缺失。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企业与职工劳资关系的和谐也应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通过对张海超事件所揭露的我国工会作用的现状,提出几点关于完善我国工会制度的法律思考,以期对该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徐娟 《江淮法治》2013,(9):49-49
近日,某地方政府设立的"马上办"办公室引发网友热议。设立"马上办"是当地政府部门作秀,还是决心转作风促实干?是一种花哨的形式,还是承载着"为民服务"的实质内容?它到底能发挥多少实际作用?我们丝毫也不怀疑某地方政府设立"马上办"办公室的美好初衷——为了体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问题是,  相似文献   

8.
一对来自四川灾区的夫妇.在没有任何身份证明的情况下.求助于上海市东方公证处。公证处特事特办,仅用了一个工作日的时间,就把公证书送到了这对夫妇的手中,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9.
截至7月26日,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农民张海超为维权而“开胸验肺”引起的法律及舆论风波,依然未有平息的迹象。 张海超的第一次开胸验肺,已经让民众感到一种无声的震撼,这种震撼来自底层农民工诉求无门的悲怆,更来自张海超为求得一个公平而不惜忍受身体之痛的决绝。但震撼显然只是对着那些局外公众而言,几乎所有相关当事人,都在张海超第一次开胸验肺后保持着顽固与沉默,甚至那些本该担负起社会公平与良心的鉴定医院,也在扮演着戗害社会公平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根据卫生部门公布的数字,2010年全年共报告的职业病病例是27240人,其中,尘肺病病例是23812例,增加了64.3%。近年来,随着职业病病人的不断呈现,职业病防治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民众的视线里,"开胸验肺事件"的阴影格外沉重,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卫生部门公布的数字,2010年全年共报告的职业病病例是27240人。其中,尘肺病病例是23812例,增加了64.3%。近年来,随着职业病病人的不断显现,职业病防治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民众的视线里,“开胸验肺事件”的阴影格外沉重,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相似文献   

12.
张清凤 《中国司法》2008,(7):109-110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福建省监狱管理局及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地震灾区籍罪犯的安抚工作。一是全面摸排在押四川籍罪犯的情况,想方设法了解和掌握这部分罪犯亲属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二是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办法,及时开通亲情电话和“亲情通”短信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3.
28岁的河南新密市刘寨村村民张海超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就是为了有证据证明自己确实患了职业病!而之前,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奔波却无果,最后不得不把自己的胸腔打开,把自己的肺暴露在无影灯下,作一个验证,作一个鲜血淋漓的验证。我们为之感叹,为之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14.
焦点     
《江淮法治》2009,(24):4-4
“尘肺门”事件 河南小伙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余波未平,经济特区深圳再现“尘肺门”。100多名来自湖南的农民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深圳的建筑工地从事孔洞爆破工作,由于长期吸人大量粉尘,多人经医院检查被疑患有尘肺病。但这些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给他们出具职业病检查委托书,他们的职业病诊断因此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15.
林松 《江淮法治》2009,(16):60-60
28岁的河南新密市刘寨村村民张海超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就是为了“有证据”证明自己确实患了职业病!而之前,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奔波却无果,最后不得不把自己的胸腔打开,把自己的肺暴露在无影灯下,作一个验证,作一个鲜血淋漓的验证。我们为之感叹,为之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16.
纵观近些年来发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社会管理悲剧事件,如"孙志刚案"、"开胸验肺事件"、"酒后驾车交通事故"等,正是在这些悲剧前赴后继的出现,一批与社会管理紧密相连的新发或者旧法的修订案也相继审议出台,还有一些正在加紧制定和审议中,立法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在这些悲剧发生之后如此频繁的立法和修法活动,也从另一面揭示了立法滞后的种种弊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便显得特别重要,尤其应引起立法部门的关注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不少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把招商引资当作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寻找老板上门来投资。可是来投资的人是否就是富商巨贾呢?这就需要我们睁大眼睛了。数年前,就有一名“千万富翁”来到国家级贫困县广西凤山县,该县领导信以为真,特事特办,处处替他说好话,结果这个“千万富翁”以办厂作幌子,诈骗了各地工程老板的定金90多万元,然后卷款潜逃。  相似文献   

18.
淮南市谢家集区有位10岁的小女孩, 一直没有户口,给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前不久,当地公安部门特事特办,终于圆了小女孩的户口梦。这位孔姓小女孩名叫小雪(化名),家住谢家集区商业村。10年前,她的父亲和母亲同居生下她后不足1个月,母亲便离家出走,父亲随后也外出打工,至今双双音  相似文献   

19.
从容 《江淮法治》2009,(16):60-61
2009年6月,河南农民张海超来到郑大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铁了心要开胸。开胸的目的不是治病,而是证明自己患的是职业病--尘肺。医生说,凭胸片,肉眼就能看出你是尘肺,从技术上讲,职防所也不可能做出这么低级的误诊。你为啥非开胸?是的,在医学发达的今天,捧着郑州、北京等多家医院“尘肺”的诊断报告的张海超为什么一定要采取“开胸验肺”这样极端而近乎残忍的手段,证明自己患的是尘肺呢?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突出,受到健康威胁的人数超过2亿,其中农民工群体占多数。2009年6月22日河南籍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发生后,职业病问题迅速成为社会讨论的话题,由此引发的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农民工的健康权。本文结合2008年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对我国农民工职业病危害的现状进行解读,对农民工职业健康权的法律保障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