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烈士陵园是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青少年学习掌握和了解历史知识、革命传统文化的重要课堂,也是培养他们民族精神、爱国情感和道德情操的重要载体。国家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复兴,都离不开青少年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手段和内容,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职能作用,是烈士陵园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要进一步认识加强烈士陵园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对青少年的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对青少年的理想教育。邓小平指出:“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我们党的教育事业历来有这样的优良传统。”(《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5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数和页码)深刻领会与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精神,把我国青少年的理想教育抓实、抓活、抓好,是我们当前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问题,用党的历史教育青少年,是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举措。新时期,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对于引导他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总结历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当下党史教育存在主体功能发挥不强、协同作用不够、教育途径匮乏等问题,新时期加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需要在发挥课堂主渠道上下功夫,通过增加党史学习的针对性,协同各方合力,创新党史学习方法和途径等方面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陈曦 《当代党员》2022,(17):53-55
<正>红岩精神是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中央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精神风范的集中展现,是伟大民族精神与伟大革命精神的深沉积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重要精神基因和动力源泉。红岩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重塑青少年民族信仰具有同构性和同步性。当代青少年崇高的民族信仰能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精髓能为青少年群体重塑民族信仰提供理论支撑和精神导向。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青少年适应多样化社会思潮;要发挥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功能,抢占重塑当代青少年民族信仰的精神文化阵地;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当代青少年共有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李建中 《实践》2005,(12):25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是社会主义事业在新世纪赋予我们的一项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8.
一、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高校中的战略意义1.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高等教育完成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塑造独具特色大学精神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高校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紧密相关。当代大学生是当代青少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事关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和变化,大学作为开启智慧、追求真理、传播知识、弘扬文化、培育道德的重要场所,应当自觉…  相似文献   

9.
李建中 《实践》2005,(11):25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是社会主义事业在新世纪赋予我们的一项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0.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教育青少年,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遵循以人为本、分类引导、有效灌输的原则,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突显教育重点、创新教育手段,切实增强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2月12日评论员文章《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关心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新的动员令,对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全社会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2.
对青少年开展党史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做好青少年党史教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对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应充分明确党史教育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意义,客观分析当前青少年存在缺乏理想信念、民族虚无主义、道德观念淡化等问题,探究如何利用党史学习教育开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路和具体路径,从而确保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试论奥运精神与教育发展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产,形成了以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奥运精神.奥运精神蕴含着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奥运精神教育成为提升中国教育的宽阔平台和难得契机.大力弘扬奥运精神,让奥运精神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发扬光大,使之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这是提升全民族素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世纪的栋梁,是我国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和教育好青少年,保护其  相似文献   

15.
靳闯 《世纪桥》2011,(15):60-61
坚持引导青少年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抵制西方发达国家的"西化"、"分化"政治阴谋,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进而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青少年学习了解历史知识、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是增强爱国情感、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场所,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继承性.1988年,&lt;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gt;中明确提出了我国青少年的德育目标.从长远看,学校德育具有战略意义,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一代新人,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教育作为人类寻求进步、自我完善的手段,把人类从蛮荒带到了现代文明.我国的教育是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事业,是事关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德育则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为原则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和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有机地结合,不仅提高促进学生的适应能力,而且应逐步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超越自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事业需要青少年接续奋斗。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聚焦青少年,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具体的爱国行为中强化理论指引;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载体,推出系列爱国主义精品出版物,抓住有利契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要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激发社会各界的爱国热情,引领青少年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不断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基。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几个着力点实现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养成、全面性与科学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杨文 《共产党人》2012,(Z1):26-27
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面向各族青少年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大计。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事实证明,对民族政策和民族常识的缺失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