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形成及其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春秋战国至秦汉,关中经济区和巴蜀经济区并称"天府之国",在我国西部呈南北纵向排列,成为两颗耀眼的明珠,是西部经济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汉晋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其实这也是我国经济重心自西向东的转移.唐代有"扬一益二"之说,扬州和益州成为两颗耀眼的明珠.它们呈东西横向排列,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西不如东.历史的发展证明,当今的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经济格局的大变动,必须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树立全局意识和观念,切实解决开发中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给中国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尽管这一战略调整有可能在一些问题上需要与中国进行合作或协调,但更多目的和后果则是遏制中国。中国成为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最大目标。这不仅导致地区形势更趋复杂,将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带来巨大的压力、问题和挑战,更为严重的是,它极大地挤压了中国战略机遇期的时空,给中国造成了许多现实压力和潜在威胁。我们应以危机感为基点,认真看待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给中国带来的问题与挑战,如果在这一点上没有清醒的认识甚至过于乐观地看待此问题,其给中国国家安全带来的后果极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为主要特征的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内容,许多省市都把劳务经济作为当地富民强县的新兴产业。然而,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云南省的劳务经济发展较慢,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无论是在数量、规模和影响力方面,均与全国劳务输出大省有较大的差距,与我省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也不相适应。因此,“十一五”期间,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我省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问题,尽快把劳务经济培育成为边疆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发展农村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初期,李先念作为长期主持财经工作的领导人,对中国经济发展工作做了多方面的思考,这些思考和总结既提到了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又指出了当时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他在历史转折时期对中国经济的思考对于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取得成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做好今天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启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德成 《前沿》2010,(24):74-76
古代中国所创造的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完整延续下来并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上创造了让世界震惊的镌刻着中国名字的成就。中国历史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为世人所称颂的"五大盛世",从这些政治清明时期中可以探究对我们现阶段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村正在经历一场重大的历史性变革,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三元经济的并存与相到渗透,是我国农村经济总格局的主导线索,本文拟对此历史必然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党的领导。近年来,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发生了深刻变革。“村改居”进程加快、农村出现阶层分化。新兴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农民思想更趋开放、人口流动打破社会固有结构、乡村治理面临突破与转型等等,均对党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也使得传统的农村党建出现了诸多新的走势。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经济转型已近20年,但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并未取得重大进展。这使得俄这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显得十分突出,2009年GDP下降7.9%。面临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俄在采取反危机措施的同时,下决心推行经济现代化政策,使两者衔接起来。从当今与今后一个时期看,俄经济现代化的主要问题是着力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但由于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俄要实现这个转变,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目前中国也面临与俄类似的问题,特别是要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这一战略性转变,需要在各个领域深化改革,并可能遇到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它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对中国是个巨大的挑战。因此,中国必须制定对外开放战略,既要继续深化改革,切实深入体制里层,为加快发展和扩大开放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加强与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提高中国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开放的质量和结构水平,实行一种更加均衡的“全方位”战略。除此之外,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要依据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吸纳能力、承受能力来决定;对外开放应当建立在全球化过程中经济民族化的基础上,优先发展民族工业,发挥民族经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11.
陈栋生 《政策》2003,(4):29-30
中国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的大格局,20年前笔者将其概括为两个梯度差,即大范围的东、中、西部地带性的三级梯度差和区域范围内的点、面梯度差。经过近2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9.5%),除东部沿海的部分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周围、胶东半岛)农村工业化的高  相似文献   

12.
2004-2005年,北部沿海地区和部分中西部省份增速明显加快,带动全国区域经济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四大板块之间的差距和东部地区内部差距的同时缩小,导致由基尼系数反映的地区差距出现回落。经济几何重心的移动方向能够反映出各地区经济增长出现的变化,比如上世纪80年代向南移  相似文献   

13.
历史时期,我国气候总的趋势是日趋寒冷干燥,而古代的经济重心也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迁移的过程。通过对这一历史进程的深入分析,认为自然环境的变迁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杨建龙 《半月谈》2003,(15):26-28
近年来,我国经济自主快速地增长,使得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日益成为消费需求扩张的主要支撑力,而住房、汽车、通讯、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也在逐步成熟。可以说,在经过过去几年增长速度的稳步回落以后,以消费结构升级为核心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正在推动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景气循环阶级。  相似文献   

15.
关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它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更大问题。那么,如何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考虑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谈月明 《今日浙江》2014,(17):18-19
正新常态既是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新常态既是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我们要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围绕"两美浙江"建设目标,把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作为全省建设系统适应新常态的总部署,着力构筑城市经济新优势。加快构筑新型城市化发展新格局,着力推进城市化提质发展新型城市化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是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的重要潜力与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古就有助人为乐、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早在2000多年前,先秦的哲人们就积极倡导和追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积极追求"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就要驶入新的年度。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9.
吴琳 《学习与实践》2009,(11):156-163
我国城市从改革开放前以“工业生产为主”转变为今天“以人为本”、“宜居城市”建设为主导,其间在城市管理理念上大致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前,发展工业主导城市;第二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发展经济主导城市;第三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谐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即新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管理理念经历了从“发展工业的城市”到“发展经济的城市”再到“和谐发展的城市”三大转变。  相似文献   

20.
张媛 《前沿》2014,(13):123-124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经济以及文化开始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企业经济管理要向着创新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背景以及现状,并且对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从而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