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公安机关要贯彻落实这一决定精神,首先要搞清公安机关腐败现象屡禁不绝的根源。笔者认为,公安机关产生腐败的根源在于私有制所产生的私有观念。 一 纵观中外历史,可以发现,私有制产生贫富差别,产生国家政权,同时也产生了腐败。因此,凡是私有制社会,都普遍存在腐败问题。古代中国是“无官不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更是经常曝出腐败丑闻,正如欧洲委员会副秘书长勒普雷斯特1994年6月在欧洲委员会32个成员国司  相似文献   

2.
贫富差别:一种效率加风险的选择韩康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一方面激励起蓬勃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人们未及充分预料到的社会问题。收入和贫富差别的加剧就是突出一例。在这里,一切发自人们对如此社会裂变茫然失措而出现的激愤与批判,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也...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这种私有制的经济关系,反映到人的思想中去,使产生了私有观念,这是不难理解的。但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建立了公有制,私有观念已经失去了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为什么还会存在私有观念呢?”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自私观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阶级社会中的自私观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遗留。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是漫长的阶级社会,阶级社会中的私有制经济关系必然会产生私有观念,它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自私观念属于社…  相似文献   

4.
解放时,西盟佤族尚末进入阶级社会,但由于原始社会的解体和私有制的逐渐确立,氏族成员中开始发生贫富分化,原来维系和调解氏族社会纠纷的习惯规范,逐渐蜕变为习惯法。这种正在产生的习惯法适应私有制的建立和保护私有制的需要,开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根据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有关西盟佤族习惯规范的调查资料,就其主要的方面试作探讨,为研究西盟佤族习惯法的起源提供一些资料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私有观念是财产归私人所有的观念,它是私有制在人脑中的反映,只要存在私有制,必然存在私有观念,它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并将随着私有制的消亡而消亡。它只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时期。在法律确认私有制合法的社会,人们都会有私有观念,也都有追求私人财产的权利,以合法的手段追求和拥有私有财产是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的表现。自私观念则不然,它是一切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思想,它的突出表现是为了个人私利而不惜牺牲他人、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利益。这里的利益虽然主要是指经济利益,但绝不仅仅是指经济利益,还包括人身权利、名誉…  相似文献   

6.
覃正爱在1999年回月13日《华商时报》撰文指出,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按劳分配也能造成贫富差别,甚至是贫富分化。其主要原因有:第一,劳动性质的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随着知识、科学的被尊重,在收入差距方面愈来愈大。据最近有关资料统计,社会新富中,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已占到90%以上。第二,劳动工种的差别。同样一种性质的劳动,由于行业、工种的不同,在收入方面差距很大。如从事脑力劳动的工程师与同样从事脑力劳动的教师,两者的收人差距就很大。第三,劳动强度的差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强度的差别越来越…  相似文献   

7.
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是人类自古就有的理想。那么,什么样的社会才能称得上是公平、和谐的呢?不同视野的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主张,但有一点是毫无疑义的,那就是在“缩小贫富差别”、“共同富裕”成为人们共识的当代社会,能否消灭贫富两极分化、减少公民的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保证每个社会成员有大致相同的经济发展机会,一句话,即均衡社会利益格局,这是衡量一个公平、和谐社会的要义。  相似文献   

8.
怎样看待当前的贫富差距孔垂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生活中伴生了较大程度的贫富差别。怎样看待当前存在的这一社会现象,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弄清这一矛盾的科学含义,对于认清形势、消除疑虑、解放思想、发展经济有着重要...  相似文献   

9.
笔谈: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编者按: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是大家普通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何理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怎样看待我国社会存在的贫富差别现象?贫富差别与两极分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目前,群众中要求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的呼声很高,对...  相似文献   

10.
“所谓犯罪根源,是指产生犯罪现象的终极原因和根本原因。”文章认为,产生个人主义的事物就是犯罪根源。在私有制社会里,个人所有制作为私有制的配套制度,与私有制一起产生个人主义,它是犯罪的源头。私有制是产生犯罪的根本原因,它与个人所有制一起构成犯罪的根源,并派生出犯罪的个人原因、社会原因。个人所有制和私有制两种财产制度具有二重性,是过去也是今后犯罪存在的原因。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存在犯罪根源。我们不能企求立即铲除犯罪根源,而只能在不影响这两种财产制度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下,限制其消极作用,使之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1.
板书是否简练、准确、直观,不仅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本课时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的政治课则更为重要。如果在合适的内容中恰当地选用“—→”,则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下面,就笔者的实践谈一谈“—→”经常表示的几项内容:1.表示因果关系。特别是系列因果关系更适合用“—→”表示,它可以将结论产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及原因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直视显示给学生。例如,初二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解体可表示为: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出现—→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加剧…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们的社会物质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社会福利事业还不够完善,致使社会贫富差别很大。反映到大学生活里,就出现有的学生为一学期几千元的学费而险些愁倒在大学门外,有的学生不得不为一个月百余元的生活费而精打细算;而另有学生吃用不愁,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何以值得信仰,实质是它之于人类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必要性和实践可能性的问题,须作历史逻辑的探究才能弄清其中道理。原始共产主义维系了人类物种的存续,形成了人类的社会本质;中华民族私有制历史上始终存在着对社会主义理想的不懈追求,西方历史也不乏类似的想象和渴望,以至产生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社会主义想象和渴望根源于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其残酷现实的意愿否定和超越,欧洲历史上的"彼岸""天国""乌托邦"等都是这些矛盾的产物和反映。从现实看,资本主义作为私有制的顶峰已经把私有制社会的内在矛盾推到了极限,它已失去了自我救赎的能力,它所推动的一切社会进步都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和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日益盛行,生产资料自然地逐渐转归私有。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贫富严重分化,破坏了氏族成员间的平等关系,导至氏族制度的瓦解,从而认识剥削阶级所谓“私有制和剥削、压迫是自古就有并将永世长存”的观点是错误的。二、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了解私有制产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原始社会解体的历史必然性;初步懂得私有制和剥削压迫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相似文献   

15.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并论证了正义的两个原则,其本质在于通过社会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缩小社会贫富差别,建立制度合法化和道德正当化的普遍有效的社会福利体系。尽管很少有人同意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全部内容,但它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辽宁人大》2007,(3):11-11
美国:美国虽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其贫富差别仍十分巨大,只是贫富阶层对立状况并不明显,社会相对稳定。这是美国重视通过制度化建设来调节社会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和努力实现社会公正的结果。美国调节社会分配的制度化建设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美国政府建立了一套较合理完善的税收制度,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征管,尽量确保社会分配公平。个人所得税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要征收的一个最普遍税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美国政府一直注重建立一套较完善的税收制度,采用较合理的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政策,采取多收入、多交税。少收入、少交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与贫富差别邓伟志一中国的收入差距近十年来,中国人的收入,无论城乡,普遍有所提高,或者说,都有大幅度增长。可是,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也在一天天拉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统计,城镇居民的贫富收入差距1978年为1.8倍,1993年扩大为2.9倍,1...  相似文献   

18.
社会权利通过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形式来实现社会的整合,社会权利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社会权利作为一种权利又体现着对需求的满足。我国的福利分层体系加剧了贫富分化矛盾,扩大了社会阶层的差别,造成了保障权益的不平等,形成了逆向的社会再分配效应。包容式增长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普惠型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增强社会团结、促进社会整合,它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未来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思想,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它既指明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的历史必然性,又揭示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发展的方向和实现的原则。其主要点有:第一,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问题的一个根本思想。早在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讲到未来新的社会制度时就提出:“首先将根本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管理权。一切生产部门将由整个社会来管理。”“因为个人管理工业的必然后果就是私有制”,因此私有制也必须…  相似文献   

20.
腐败是与人类文明共生的痼疾,自从存在私有制社会和政治权力后,政权的腐败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从政治学角度讲,它是思想上、行为上的堕落,是腐败主体(某些个人或组织)以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腐败现象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力的异化。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