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无信不赢     
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我们的前人总结出许许多多诚信的格言。如“人之所助者,信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巧诈不如拙诚”;“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等等。至于人际交往中讲诚信的动人故事,也是不胜枚举,著名的有“尾生抱柱”和“范张鸡黍”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监察》2009,(4):40-41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政府如果失信于民,就必然降低公信力,影响自身形象。要从维护和保证人民群众利益和党的形象的高度,正确认识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坚持以德治政、以德服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靠诚实的工作和良好的信誉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律师,何以为立?"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这一中国律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千万律师正为之坚守,并不懈努力。古人言,"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历史,商鞅以徙木立信,注定泰国统一;古代商人重信尚利,方铸就百年商贾之兴。而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均立诚实  相似文献   

4.
SOS,诚信     
万事信为本,人无信不立;信是擎天柱,人类社会赖以柱其间。当下的中国官民之间、民商之间、百姓之间由于缺乏诚信,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极端负面事件不断发生,中国这个曾经的礼仪之邦正遭受诚信危机的侵蚀,更有人说中国社会已患上"诚信癌"……已故德国社会学大师鲁曼说过:"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任时,早上甚至没法从床上爬起来。"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了信任,这个社会将会  相似文献   

5.
柴增定 《政府法制》2007,(20):60-61
古人云,"诚之者,人之道也","择善而固执之","唯天下至诚为能也"。可见,诚信是做人的法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合作的桥梁,是社会运转的基石。人无信不立。个人如是,企业亦如是,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有诚信来支撑。在当前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诚信已成为企  相似文献   

6.
《江淮法治》2008,(12):11-14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们这个崇尚儒家文化的文明国度里,诚信,原本是人们为人处事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古人说:“钱财如粪土,信誉值千金”,“人无信不立、鸟无翅不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假冒伪劣充斥我们身边:假烟假酒假食品。假照片假新闻。假文凭假钞票,还有虚开增值税发票、基金黑幕、足球黑哨、高考作弊、短信诈骗……一时间,我们眼花缭乱,惶惶不安,甚至不知该相信什么。我们的社会,正遭遇着空前的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7.
万事信为本,人无信不立;信是擎天柱,人类社会赖以柱其间。当下的中国官民之间、民商之间、百姓之间由于缺乏诚信,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极端负面事件不断发生,中国这个曾经的礼仪之邦正遭受诚信危机的侵蚀,更有人说中国社会已患上“诚信癌”……已故德国社会学大师鲁曼说过:“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任时,早上甚至没法从床上爬起来。”我们弼去想象,没有了信任,这个社会将会是一个什么状况,一个民族没有了诚信,将会处于何等的危险境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诚信是基础,诚信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就是契约规则,和谐社会的本质所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赤诚守信。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离开社会诚信,这个梦只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噩梦。本期策划要探讨的是:诚信缺失的社会怪象因何形Jjj扫诚信缺失对中国社会的伤害后果,以及我们如何来拯救中国社会的诚信危机。让我们大声疾呼:SOS,诚信!!  相似文献   

8.
一、依法行政必须树立诚信执法观念 诚信就是真诚守信,也称信用,是一种社会道德。二千年以前,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失去人民的信任,国家就会无法生存下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枷锁解除了,但道德思想却成了真空,社会信用度下降。据统计,我国一年假产品造成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一个人的重要道德品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后,我国出现了诚信危机,它的出现尽管有其历史和现实的根源,但最主要的一点还是法制不健全,所以构建科学有效的诚信机制,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使诚信与法制真正成为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左膀右臂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从微观社会关系来看,在乡土社会的熟人环境中得以构建的信用系统,主要是靠伦理道德来维系的,这种道德又源于生产力低下所致的社会成员之间的高度依赖性。而传统道德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不确定性,从权力关系的角度来分析,这也是其基本都是强势者理论的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出现和个人的解放,传统诚信体系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取而代之的是在尊重个体基础上的权利观念。由于权利的确定性,基于权利观念构建的诚信系统就有着非常高的确定性,也更容易产生普遍性意义上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诚实信用乃安身立业之本,无信不足以行达天下。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良好的诚信制度是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根本保障。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在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改观的同时,也伴随而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合同欺诈、做假账、恶意逃避债务等有违诚实信用的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2.
李龙 《政府法制》2012,(2):41-41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孟子论政,将“诚信”列在“足食、精兵”之前,作为治国之本;西方政治学理论“塔西佗陷阱”说:“当一个政府或部门失去公信力时,不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古今中外,公信力作为政府的立身之本,备受重视。  相似文献   

13.
诚信作为一种美德,有着其悠久的历史,可如今再次将其提升为议论的热点,缘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服务者与被服务者接触之间,诚信已成为陌生之物。就信访工作而言倘若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与社会群众之间缺少这种诚信,上访者必然会演绎出不信任和失去信心的心态。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访、越级访就是一个明证。因此,提升信访工作的诚信度,已是提高信访工作质量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诚实信用原则二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诚信可分解为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客观诚信是一种课加给主体的行为义务 ,该义务具有明显的道德内容 ;主观诚信是主体对其行为符合法律或具有合道德内容的个人确信。二者可以统一于一般诚信。主观诚信与客观诚信的分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通过把规制对象从第一占有人转换到第二占有人而逐渐完成的。我国把诚信局限于客观诚信的理论存在缺陷 ,应吸收先进的研究成果再造。  相似文献   

15.
他,一米七几的中等身材,削瘦的面孔上常带着一种使人感到亲切的微笑,给人一种朴实而又令人信赖的印象,同时又显得十分精明强干。他就是蚌埠市人大代表、禹会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安徽中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蚌埠贝可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蚌埠中海阀门管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蚌埠羊毛衫厂控股人司永红。■依靠诚信谋求发展:司永红从1984年开始创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一个信念: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坚信一句格言:就是“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发”。靠诚信去做人、去做事,他依靠借贷的一万元启动资金,从当初的建材、水暖和管道经营小打小…  相似文献   

16.
在公司法领域大股东负诚信义务存在着股东资格理论、信托管理人理论等。一人公司股东,由于其拥有公司的全部出资或股份,在公司中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是当然的绝对大股东。然而传统理论对大股东诚信义务理论渊源的探索大都建立在股东人数为复数的基础之上,对一人公司的一人股东诚信义务而言这些理论就有点牵强。在对一人公司及一人股东的相关特性进行研究后,发现股权归一风险理论才是其承担诚信义务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7.
"民无信则不立,商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不威"。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民主政治法治化和道德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诚实信用从民事债务履行的基本原则被延伸扩大为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价值而被广泛倡导,而且成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立身之本、执政之基、发展之源而日显其重要价值。行贿犯罪档案查询通过建立行贿犯罪"黑名单"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推进社会诚  相似文献   

18.
诚信,千金难买,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针对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分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提供改善大学生诚信问题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诚信原则是民法的"帝王条款",这一论点虽然正处于激烈的讨论之中,但是也能由此看出诚信原则在民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正处于加快构筑现代新型市场经济社会,诚信的需求就日显强烈!诚信在民法的讨论此文不论,重点在于诚信在民事诉讼(下文简称"民诉")制度中的适用。本文总结了中西方诚信原则在历史发展和现代相关理论,然后从诚信在民法中的地位作为切入点分析诚信在民诉的体现,最后通过本文的独立观点去论证诚信在民诉中要明文规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客观诚信指的是一种外部行为,主观诚信是一种内心状态。我国应采用德国或瑞士的做法,对二者采取不同的表达,并且要么将二者都提升为民法的基本原则要么都不提升为基本原则,而只作为各自领域内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