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疽芽胞苗的生产工艺,过去一直采用固体培养基生产,不仅工序繁琐,扁瓶笨重,而且产量低、生产周期长。为了简化工序,改善劳动条件,缩短生产周期,彻底改变手工业式的生产法,我们根据炭疽杆菌对培养基成分要求不严的特点,采用植物蛋白豆芽汤通气培养无毒炭疽芽胞菌和Ⅱ号炭疽芽胞苗的试验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取得了满意成果。不仅在使用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上有所创新,而且在安全、效力、保存期和免疫期等方  相似文献   

2.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炭疽死畜一旦被剖杀就会造成场地污染 ,炭疽杆菌暴露于空气后形成芽胞 ,在土壤中能存活数十年 ,成为威胁人畜健康的疫源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地处桂西北大石山区、云贵边陲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阳光充足 ,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 .9~ 2 1.5℃ ,适宜炭疽杆菌生长繁殖。 195 3年以来河池市不断有炭疽发生 ,全市有炭疽疫点数百个 ,感染猪、马、牛、羊 ,死亡数千头 (匹、只 ) ,感染数百人 ,并有数十人死亡 ,该病给本市人畜带来了严重危害。河池市是炭疽老疫区 ,由于山区群众文化…  相似文献   

3.
马焦虫病是危害马匹严重的血液寄生虫病,常常造成马匹大批死亡及对马匹的健康遭受严重的影响。本病在我省的流行,有越来越广泛的趋势,自1959年北京农业大学实习队在海南州兴海地区初次确诊以来,随后在海北、湟源、果洛、海南、玉树等州、县陆续发现。1975年春与同学去刚察县进行生产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马焦虫病在该县比较普遍,其中以伊克乌兰公社红光大队最重。在4~5月份,红光大队两个生产队马匹先后发病,并造成大批死亡,最严重的一群放牧马71匹,死亡31匹,死亡率达43.67%。现主要将伊克乌兰公社马焦虫病的流行情况调查作初步报告。  相似文献   

4.
定陶县的仔猪多数于 2 0日龄首次免疫注射猪瘟疫苗 ,注射量有 1、2、3和 4头份 ,常有引起过敏反应的现象。注射剂量大的过敏反应比例高 ;同剂量纯种猪较本地猪发生过敏反应的多 ,而长白猪又比杜洛克和大约克夏猪的过敏反应多 ,严重猪可造成死亡。症状表现 仔猪首次注射猪瘟疫苗后 ,快则几分钟、慢则2 0min ,轻的出现肌肉震颤、呼吸困难、吐白沫或呕吐 ;重的休克、昏睡、瘫痪倒地死亡。死亡快的在注苗后 0 .5h左右 ,死亡慢的约在注苗后 10h左右。剖检变化 肺、肝肿胀 ,喉头、气管粘膜水肿、充满血性泡沫 ;死亡较慢的猪淋巴结充血、出…  相似文献   

5.
王瑞林,1931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县,1948年考入原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兽医系,1952年8月毕业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王瑞林同志于1952年至1960年在甘肃皇城种羊场工作,任兽医和第三生产队队长。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了该场的防疫和驱虫制度,有效防治了炭疽、牛瘟、羊痘、羊疥癣、蠕形蚤等动物疾病,组织开展了羔羊痢疾和绵羊布氏杆菌病防治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至今仍为该场和该地区所采用。王瑞林同志于1961年调至兰州兽医研究所(原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曾任计划科副科长、兽医研究室负责人。组织编制了兰州兽医研究所3…  相似文献   

6.
绿脓杆菌是假单胞菌属细菌的模式种 ,因本菌能产生铜锈样的蓝绿色素 ,故又称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空气中 ,也存在于动物和人体的皮肤、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在本属细菌中 ,除鼻疽假单胞菌是单蹄兽动物的致病菌 ,荧光假单胞菌引起鱼类发生赤皮病以外 ,其余假单胞菌几乎都是条件致病菌 ,即在正常情况下 ,它们对动物和人体基本无毒或弱毒 ,但出现移位寄居、菌群失调或宿主防御机能降低时 ,常可引起严重感染。近年来 ,吉林、河南等省报道雏鸡受绿脓杆菌感染导致严重死亡 ,给养禽业造…  相似文献   

7.
在饲养羊只的地区,应用羊块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菌苗(简称羊三联苗),对控制类快疫病的发生具有很大作用。但是,近年来在青海省的部分州、县,有羊三联苗免疫效果不够好的反映。1973年,果洛州畜牧兽医站观察了2025只绵羊,在注射羊三联苗后的2个月内因类快疫疾病死亡23只,并进  相似文献   

8.
马过敏性皮炎(马蠓咬过敏性皮炎)是热带、亚热带以至温带地区马匹中的季节性疾病,虽不能直接造成死亡,但由于其发病率高(在发病地区,最低不少于10%,最高可达60%以上),病马剧痒难忍,严重影响马匹的健康、使役和训练,因此,本病早就为国内外兽医界所重视。  相似文献   

9.
用8头健康犊牛每头注射皮癣双价灭活苗2ml,间隔14天重复注射1次。在注苗前和泣苗后不同时间采血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和以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细胞免疫情况。结果在注苗前以双向免疫扩散试验(DID)法检测8头牛疣状毛癣菌代谢产物抗原(Tv)抗体和石膏样毛癣菌代谢抗原(Tm)抗体均为阴性,注苗后14~110天出现Tv抗体阳性反应,反应高峰在注苗后21~28天,最高滴度为1:8。注苗后14~63天出现Tm抗体阳性反应,反应高峰在21~28天,最高滴度1:4。注苗前8头牛淋巴细胞转化率均在4%以下,注苗后14~63k对特异性抗原Tv和Tml出现淋巴细胞转化阳性反应,反应高峰均在注苗后21~28k,最高转化率为25%(Tv)和29%(Tm)。通过免疫监测证明接受该疫苗的牛绝大多数都能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并对攻击感染具有抵抗力。  相似文献   

10.
1985年1~2月,辽宁、吉林等省部分地区鸭群发生一种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和免疫学试验,确诊为鸭瘟。 (一)流行病学调查 据文献记载,鸭瘟是我国南方鸭群的常发病,北方罕见。辽宁、吉林等省为发展养鸭事业,于1984年12月从长江以南大批引进种鸭,之后鸭群发病,并大批死亡。1985年1~2月为发病死亡高潮。经调查梅河口市某养鸭户原有由哈尔滨引进的康贝尔鸭45只,后与南方新引进的50只康贝尔鸭混群,于混群第6天原群鸭出现死亡,经各种药物治疗均不见效果,于第13天原群45只全部死光。某乡政府引进一批南方鸭,由厦门装车时为3700只,一路上大批死亡,到梅河口市时只剩2900只,运到单位后死亡继续增加,直到注射鸭瘟疫苗后才逐渐平息,于注苗后10天停止了死亡,死亡率达50%左右。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11.
国产贝尼尔制成以来,甘肃省兽医研究所和甘肃省兽医药品厂曾做过临床毒性和对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疗效实验;他们又和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阳奶牛场做过对乳牛双芽焦虫病和瑟氏泰勒焦虫病的疗效试验;山东省济宁县兽医院做了对马媾疫的疗效观察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后国产贝尼尔逐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于1986年春防中应用吉林省兽药厂生产的禽霍乱731弱毒菌苗,15个县、市发生了强烈的不安全反应,致使部分鸡只死亡。为调查事故的原因,我们应邀会同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和吉林省畜牧局等单位的同志进行了调查。 (一)菌苗发生不安全反应的情况 据吉林省畜牧局介绍,在春防中使用吉林省兽药厂生产的禽霍乱731弱毒菌苗在全省15个县、市(区)按每羽5000万个活菌的剂量免疫,注射128万余只鸡,结果发生较强烈的反应。全省3月初开始防疫,注射后第2天大部分鸡不食,缩颈闭眼似睡,离群喜卧,部分鸡冠、肉垂发紫,拉稀呈黄绿色,呼吸困难,产蛋率显著下  相似文献   

13.
山橿(学名Lindern reflexa Hemsl,别名大叶山橿、观音香、花樟树、副山花,俗称小樟、光狗棍)属樟科,高达两米以上。长期以来,是农村兽医治牛肠臌胀、泄泻、消化不良等病的一味主药。山橿籽在大暑前后成熟,深红色,可榨油,每5斤干籽能榨油约1斤。1971年望丰公社兽医綦荣昌曾用其干擦猪癞子发现有疗效。1973年10月县农业局兽医取油到福田公社衡丰三队治疗1头全身患疥癣并已结痂的水牛,原  相似文献   

14.
1977年9月间,我市某种畜场猪场突然死亡三头怀孕母猪,体重均在300市斤左右。经我站化验室和现场兽医共同工件后,确诊为局部性猪炭疽。现报告如下。 (一)局部性猪炭疽的病理变化 1。病变部位:尸体外观,三头猪均表现一致性的左侧腮部有小白饭碗大肿胀,质地较硬,头偏向一侧。病变局部,以右侧颌下淋巴结病变明显,颈淋巴结、咽淋巴结变化不大。体内其它部位淋巴结及脏器均未见到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5.
猪的恶性水肿病,是由腐败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国内少见报道,而在西藏更属首次发现。我队于1978年7月份从一例送检病料中分离到腐败梭状芽胞杆菌,并结合发病情况和尸体剖检变化,最后确诊为猪的恶性水肿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17年,日本Waltzing小鼠爆发了一次致命的腹泻,在病鼠脏器坏死组织边缘的活细胞中发现革兰氏阴性芽胞杆菌,Tyzzer命名该菌为毛发状芽胞杆菌(Bacillus Piliformis),文献上也称为Tyzzer氏菌,并确定其病原。由此菌引起的实验动物感染,称为Tyzzer氏病。综述作者1972年夏季在医用同位素和防腐剂急性毒性试验时,在我国昆明种小鼠中先后二次发现本病的发生,由病理学检查证实,并于1976年作了报告,称为毛发状芽胞杆菌病(参见黄念君等:药品与生物制品,2:139~143,1976)。 毛发状芽胞杆菌是实验动物的一种急性致死性流行性腹泻疾病,全球性分布,在小鼠中比较常见,传播广泛,常常干扰实验工作的进行,影响实验结果,如肿瘤移植、化学物质致癌试验、甲状腺切除的免疫  相似文献   

17.
为对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处的菌群构成进行鉴定和分析,采集20头自然饲喂猪的小肠集合淋巴结回肠黏膜段,对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并通过16SrDNA测序鉴定菌种。结果发现,从猪小肠集合淋巴结中共分离到43株细菌,其中,大肠杆菌的检出率最高,为90.00%;枯草芽胞杆菌次之,为35.00%;蜡样芽胞杆菌为15.00%,地衣芽胞杆菌、巴氏杆菌均为10.00%,短小芽胞杆菌等为5.00%。而其他肠黏膜处的菌群则有所不同,回肠黏膜段共分离到8株细菌,分别为大肠杆菌(71.43%)、克雷伯菌(42.85%)、猪链球菌(28.57%)、奇异变形杆菌(14.28%)、嗜水气单胞菌(14.28%)等。此外,地衣芽胞杆菌仅在小肠集合淋巴结中被检出,检出率为14.28%。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是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处的优势菌群,枯草芽胞杆菌在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大量存在,地衣芽胞杆菌仅存在于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中,三者可作为靶向小肠集合淋巴结细菌活载体口服疫苗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目前,疫苗制造技术已有了很大进步,每种疫苗在出厂前总要经过生产厂家和国家的严格检验,这使得疫苗的质量有了可靠保证。尽管如此,在大批和群体免疫时,仍会出现不良反应。本文就免疫的不良反应分类及其发生的原因作以扼要的论述和分析。1局部反应注射灭活苗后局部反...  相似文献   

19.
经过1995~1996年两年的调查研究,现已明确了本病的主要病原:除山东省外,河南、江苏、吉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均从病死家畜的病料中分离出了魏氏梭菌(Clostridiumwelchii);山东省从病死山羊的病料中很规律地分离出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apneumoniae)和凝结芽胞杆菌(Bacilacoagulans);青海、海南、四川等省除分离到魏氏梭菌外,还从部分“猝死症”死亡牦牛、水牛和黄牛病料中分离出溶血梭菌(Cl.haemolyticum);江苏、四川、河南和甘肃等省还从病死家畜病料中分离到腐败梭菌(Cl.septicum)。病原调查结果为这类病的预防免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 10月以来 ,贵州省 6个地 (州、市 )的 11个县爆发流行山羊痘 ,给该地区的养羊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尽快控制、扑灭疫情 ,省兽医防治检疫站与贵州大学合作 ,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学观察及病原学诊断 ,确诊后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很快控制了疫情扩散。1 流行情况2 0 0 2年 10月以来 ,贵州省 6个地 (州、市 )的 11个县、15个村和 1个农场发生山羊痘 ,发病 2 78只 ,死亡 14 2 1只。健康羊群多数是在引入羊后陆续发病 ,并在 3~ 6个月内蔓延至全群。一般发病率达 75 % ,死亡率达 5 0 % ,羔羊死亡率达 10 0 %。2 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