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石磊 《行政与法》2013,(2):98-102
参与权的完善对于公民参与社区治理至关重要.目前,社区参与权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两个层面:社区参与权本身存在的问题包括参与权主体范围不清晰、内容模糊、客体不清等;社区参与权保障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多元主体身份有待法律完善,参与权实现的前提性制度处于初级阶段,参与权实现的程序性制度、支持性制度、救济性制度呈空白状态.因此,应从前提性制度、程序性制度、支持性制度和救济性制度等方面着手建立系统性的参与权保障制度,以期完善社区参与权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治安治理是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其法治化水平如何影响着公众对社会治安治理的评价。基于CGSS(2015)(即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调查数据探究公民参与对社会治安治理法治水平的影响机制发现,民众对社会治安治理法治化水平感到满意。政府信息公开、公民参与多样性及参与的有效性对社会治安治理法治化评价均产生显著影响。文章认为未来提升社会治安治理法治化水平,需要从畅通治安治理信息公开渠道、完善网络参与法律制度和提升公众参与认同感入手。  相似文献   

3.
本文界定了公民治理的核心概念,以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公民自治理论等为基础,用六个分析指标分析了当前中国社区治理的情况,提出了公民治理的分析框架,得出了只要能够克服一些局限性,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趋向就是公民治理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城市化增速放缓,如何做好城镇化中间产物城乡结合部的社区治理工作,实现公民有效参与基层治理,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已有经验,创新性地提出四大机制,进一步健全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机制及法治保障,为岳阳市XX街道下辖社区及发展程度相近的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工作提供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  相似文献   

5.
政府治理与公民社会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道晖 《河北法学》2006,24(1):12-16
社会主义的本义要求以"社会至上"为主义,公民、公民社会参与市政管理和建设,是社会主义本质应有之义.宪法上的人具有"私人"与"公人"的双重身份和人的"私权利"与"公权利"的双重权利.与之相对应的,社会也可以分为"私人社会"与"公民社会".公民权或公民的公权利,主要是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利,是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和政治防卫权.公民社会既参与、支持又监督、制约政府行使权力,是推进政府治理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6.
公民意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促进与形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经验表明,民主制度和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依赖文明的政治制度,还必须辅助以健全的公民文化、丰富的政治实践来共同完成。因此,利益相关方,尤其是公民个人,对政治权力运行和监督的介入就显得尤为必要。政治参与本身不仅是政治民主的体现,而且也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参与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政治参与程度和政治参与水平的高低反映了这个国家民主发展的程度和政治发展的水平。在整个过程中,公民意识的内在驱动力和对政治生态环境的促进与形塑,对制度的有效运行、决策的有力执行和政治社会化的有序推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从人民主权说、经济人假说以及协商民主理论出发探讨了公民参与地方治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泛而深刻的公民参与能够反映不同权益主体的利益和价值.然而,公民参与政府治理仅有政治上的认同还不够,作为法治国家还必须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公民参与政府治理的法律保障包括,主体的法律保障、客体的法律保障和形式途径的法律保障,当下中国最为重要的是参与主体和形式的法律保障.因为没有对利益相关方和弱势群体参与权的法律保障,政府治理的公民参与只能是符号和口号.  相似文献   

9.
治理理论强调主体的多元化,主张在公共管理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责任,寄希望于形成一个互信互利的社会氛围。本文分析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义,指出居民参与对国家民主化进程,社区治理工作乃至居民自身能力的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于召艳 《法制与社会》2010,(17):196-196
社会治理是公众表达利益和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它提倡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因此公民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之一,其素质对社会治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公民素质和社会治理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社会治理过程中影响公民素质的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是城市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城市治理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城市治理过程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紧密结合的内在保证,是平衡城市政府作用与市场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公众参与与城市治理关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治理中公众参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公众参与意识薄弱、参与组织单一、参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政府职能、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来扩大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2.
刘佳 《行政与法》2007,(11):15-17
社区治理的主体既包括政府部门,也包括社区自治组织和居民个人。在以往的社区治理模式中,都过分强调政府的作用而忽视了居民个人对社区公共政策的参与,这就造成了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中居民参与水平低下、参与机制缺乏的状况。因此,采取积极稳妥的政策措施,转变政府治理理念,改进治理模式,全面理顺政府与社区关系,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创造有利条件,大力构建和谐有效的社区治理体系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杨倩  张莎莎 《法制与社会》2012,(10):197-198
近年来,我国公民参与地方治理的实践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突出表现在,公民参与的主体日益丰富,参与的领域日益广泛,参与的方式和途径日益多样。但是,在肯定民主政治发展成就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活动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还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14.
试论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治参与的扩大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标志之一。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的扩大能够促进政治稳定。在我国现阶段,公民的政治参与较前有所扩大,但由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种种原因,公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公民政治参与的特点、成因及其推进与完善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利益诉求,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本文指出要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培养其政治参与意识、规范政治参与制度、畅通参与渠道。  相似文献   

16.
张善根  李峰 《北方法学》2015,9(2):105-112
提升公共参与意识是增进法治的重要方式。对上海市民公共参与意识的研究发现,就民众自身特征而言,1976年以后出生的人比之前出生的人、文化程度高的人比文化程度低的人、党团员比群众、中间阶层比其他阶层更具有公共参与意识。就外在政治社会环境而言,社会信任状况、政府法治化水平和公共机构的公信力对民众公共参与意识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有意识地管理公共参与意识、提升公共参与意识不仅在于公民性教育本身,提高公民的教育水平和年限,提高政府法治化建设程度和公共机构的信任度及其增进个体权益对提升民众公共参与意识具有更为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政治参与是公民的重要政治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对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合法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公民意识的提高也是公民合法有序的政治参与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在转型中国时期,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公民社会成长带来的巨大社会变迁,要求我们的社会治理模式必须从传统的统治型治理模式向现代的公共治理模式转变。多元治理主体的构建是治理模式转变的基础。公民参与作为现代社会治理模式中一个重要环节,它为多元治理主体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制度平台。本文将通过分析厦门PX事件中各方利益主体博弈过程,从公民参与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多元治理主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在转型中国时期,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公民社会成长带来的巨大社会变迁,要求我们的社会治理模式必须从传统的统治型治理模式向现代的公共治理模式转变.多元治理主体的构建是治理模式转变的基础.公民参与作为现代社会治理模式中一个重要环节,它为多元治理主体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制度平台.本文将通过分析厦门PX事件中各方利益主体博弈过程,从公民参与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多元治理主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朱萌 《行政与法》2013,(7):15-20
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状况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主流研究将参与不足归结为体制原因.但笔者通过对长春市G社区和L社区的调查发现,在同一地城环境和相同的制度建构下,社区政治参与情况依然不同,主要原因在于社区政治文化,即居民对社区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以及他们在社区中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影响社区政治参与最为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