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阿妹,小阿妹,隅山隔水来相会,素不相识初见面,只怕白鹤笑猪黑小阿哥,小阿哥,有缘千里来相会,河水湖水都是水,冷水烧茶慢慢热……一首委婉动听的《泸沽湖情歌》仿佛又把我带回到泸沽湖畔的“女儿国”。尽管我在那里逗留的时间极为短暂,但泸沽湖那美丽的风光和摩梭人那神奇的风俗,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一4月中下旬,我在云南省丽江地区参加了一个会议之后,有幸和几位同行去了一趟泸沽湖。位于云南与四川交界的泸沽湖,方圆50平方公里,是摩梭人集中居住的地区。关于摩梭人以母亲血缘为主的家庭制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我早就从有关报道中和小说里知道一些,但这毕竟是耳闻。这次能去  相似文献   

2.
情醉泸沽湖     
初识泸沽湖的芳名,是因为公司里有个摩梭姑娘是来自泸沽湖畔嘎拉村的,从她那里知道泸沽湖是一个让女人魂牵梦萦,让男人儿女情长的地方。像一粒深情的种子,泸沽湖这个名字被深深埋藏进心底。  相似文献   

3.
女儿湖隐喻     
张抗抗 《党政论坛》2013,(20):58-59
泸沽湖,在崇山峻岭之巅苍郁的松林缝隙中,悄然撩开了她的而纱。  相似文献   

4.
香港《文汇报》声称,某报刊出的禹作敏的照片是"'两会'期间唯一的一张禹作敏照片".可是,我认为至少有两张.根据是:我就给他拍过一张.在投票后,开票前,委员休息时,我和刘吉委员闲谈,忽见禹作敏出现在不远外.我急忙跑过去"咔嚓"了一下.因为是在休息室,我怕两会的背景出不来,有意把坐在他旁边似乎并不认识禹的委员也摄入镜头.拍完以后,刘吉说:"你应当付他肖像费."我说"这张照片的题目是:禹作敏在政协的最后一张照片."  相似文献   

5.
"今日学习,停止办公."这是我去某市两个机关办事见到的"免战牌".这类"免战牌",在"史无前例"的年代,举目可见,不足为怪.因为那时"天天读"是"雷打不动"的.我纳闷的是,那个"年代"已结束十多年了,为什么在今天这个改革时期,又有一  相似文献   

6.
贝璐瑛  秦海 《各界》2008,(5):75-78
偶然被胡耀邦认识   我很早就知道胡耀邦,但当时胡耀邦并不认识我.他是我的父辈,比我大差不多30岁.   说起来是1971年的事情了.我1965年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按四年学制,1969年就该毕业.可赶上了"文革",到1971年还在学校里"停课闹革命".……  相似文献   

7.
“女神”的恋爱方式 摩梭人恋爱吗,结婚吗?回答是肯定的,但方式与汉族不同。 一到永宁,我就发现,摩梭人很崇拜女神,但不是把一尊尊菩萨供奉起来,而是自然崇拜。摩梭人管女神叫“干木”,木是妇女的意思,干是她的名,这里的狮子山是她的化身。它崛起于永宁盆地和泸沽湖滨,高达四千米,伏卧昂首,仰天长啸,雄伟而骄傲。 据说,这位女神主宰着农业丰欠和人间祸福;她又是美神和爱神,兼管妇女的健美、婚姻和生育。每  相似文献   

8.
那一年的阳春三月,适逢张慕飞老先生八十寿辰,我专程到上海向他庆贺. 晚上,为了招待我这个家乡人,张老先生特意开了一瓶白酒,要我尝尝,我以为是"茅台"或"五粮液",待张老先生拿到我跟前时,我才看清是一瓶普通的高梁酒.  相似文献   

9.
"有时候我觉得这个世界就好像在大海上翻了船,最重要的是救出我自己."这是胡适在谈论"五卅学生运动"时引用的易卜生的话.这话听起来很绝望,实在不够"革命乐观主义"的.但人类历史上那些如群星闪耀般的人们已经证明,真正的勇气和信仰往往来自于这种清醒的绝望.而不是盲目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小伟 《侨园》2013,(2):33
最近,笔者去了趟印度.在印度的两个星期里,我从南到北,一路造访了不少城镇,也在火车、巴士上路经无数乡村和无边无际的田野.沿途看到的"圣水"、神牛、咖喱,还有与我主动攀谈的路人,这一切对来自异国他乡的我别有一番韵味.倘若有人问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印度的厕所."  相似文献   

11.
近日,我在接一只电话时,习惯地问:"您好,请问您是哪位?"对方说:"我是小周."我听出来了,他是年过耄耋的现任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同志,我就笑说:"我是小李……"是的,我们有个君子协定,互以小周、小李相称,不得有违,违者受罚.当然,这只是戏言,开开玩笑,有助于营造一种活泼的气氛,有利于保持一种不老的心态.确实,和这位小周说说笑笑,我不禁又想到了年轻时的生活情景……  相似文献   

12.
1950年我调到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工作,从副中队长、中队长到副大队长……整整27年,尤其最后10年,我没有离开毛主席一步.我的具体工作是:带好毛主席身边的警卫中队,在毛主席住地值班,随毛主席巡视.我遇到许多困难,不时有某种委曲或种种意想不到的危险,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九·一三"事件.  相似文献   

13.
党治国 《各界》2008,(3):53-56
高守义是我第一个师傅,也是我最后一个师傅.就是说,他是我唯一的师傅.   1958年2月,正是寒风料峭的日子,北京市100多名被打成"极右分子"的高校学生和教师受处分到京西矿务局"劳动考察".……  相似文献   

14.
树英  曾妮 《侨园》2012,(11):24-25
无奈去做"美体盛" 失业后,我和佐藤惠子在纽约想找份工作却很难.这时,家里来电话告诉我,父亲的肝病要动手术,急需十多万块钱,我急得流了眼泪…… 佐藤惠子同情地说 "你身材好,人又长得漂亮,不如到酒店做‘美体盛’吧,工资很高,不知你愿不愿意?"她告诉我"美体盛"是日本社会供职于餐馆的艺人.她们必须是绝对漂亮的处女.日本人认为,只有处女才有独特的内在美.做"美体盛"要经过严格的净身程序.赤裸着身体躺在客人用餐的房间,姿势固定不变,厨师将菜摆放在全裸身体的各部位,让食客尽情地享受.  相似文献   

15.
虽然一生在同文字打交道.至今我也吃不透"化"这个字的意思.可它大概又是我一生中听到和看到最频繁的一个字。其中酸甜苦辣,百味俱全,也一时说不清。最早生根在我头脑里的"化",是上个世纪50年代由学校老师传授"共产主义"知识的时候,给我们那些同学少年培植的:"苏维埃加电气化"。具体形象就是"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榜样就是苏联老大哥。  相似文献   

16.
何珺 《各界》2010,19(2)
实践证明,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偏爱与兴趣往往得益与任课教师教学的强烈感染力和吸收力,浓厚的兴趣会变成巨大的动力,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讲究教学艺术,不断激发并巩固学生的求知欲望."授之以情,教之以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认为:只要教师采用灵活,新颖,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就可使学生学习的既轻松又愉快,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兴趣,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学"进而达到"我爱学"的境界.下面是自己在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学科兴趣中的一些尝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和我     
这几年,口里讲的,报上颂的,歌里唱的都是改革.可我常常问自己, "改革"意味着什么呢?我不禁怀着童心,悄悄爬上历史舞台,去掀开帷幕,探个究竟. 在中国,五十万年前周口店的北京猿人用"燧木取火"取代了人工藏火,加速了人脑的发达,这是改革.北宋王安石的新政变法,促进了农业水利与商业贸易.这也是改革."洋务运动"产生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江南制造局.1898年的"戊戌变法",虽然被顽固派势力扼杀在  相似文献   

18.
人性与文明     
人的本性,我认为无所谓善恶。在川滇边境泸沽湖聚居的摩梭人,没有财富名位之争,是母系社会的活化石。择偶不讲门第、财产,只看相貌、人品和体格。从来没有械斗、情杀和犯罪。只有尊老爱幼,没有等级贵贱,只有朴素的母爱和自然的男女性爱,人际关系很和谐。这里没有劝善堂,也没有“五讲四美办”和“精神文明办”。从人类这一罕见的特例来看,人性是善良的。但是当你面临不平等竞争,当你蒙受诬陷和冤狱,当你评职称分房子受到屈辱践踏,当你遭到恶人团伙闷棍的突然袭击……这时你才会明白:人性是凶残邪恶的。  相似文献   

19.
著名作家王树增曾碰到过一件窝心事,一次有孩子向他提问:"王老师,听说黄继光的事迹是假的,你作何评论?"王树增问孩子为什么会提这个问题.这个孩子说:"网上都是这么说的." 王树增老师强压住愤怒说:"黄继光的事迹是真的.说黄继光事迹是真的,有两个理由:第一,40多年前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穿上军装,有幸是黄继光所在部队的一员.在军中,他是我的前辈,我至今以有这样的军中前辈而感到骄傲.现在我所在部队的"黄继光连",每天早上点名的时候依然会叫黄继光的名字,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第二,我为了写《朝鲜战争》这本书,尽可能地采访了关于他的事情.包括他的上级下级,以及当时把黄继光几近破碎的遗体从阵地上背下来的女卫生员."  相似文献   

20.
去年发生的那场动乱,人们一定还记忆犹新.这场动乱规模之大,介入的人数之多,给国家和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带来的危害之严重,是"文革"以来绝无仅有的.造成这次动乱的根本原因是极少数人要在中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是大家现在已经明白的事实.但是,为什么极少数人能操纵那么多善良的人们为他们的目的服务呢?我认为,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极少数人搞动乱时,是以爱国的口号作掩护的,这就蒙蔽了不少群众,使许多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中了他们的圈套.回顾当时,诸如"爱国无罪"、"爱国青年不能沉默了"、"妈妈,我没有错"之类的口号、标语到处都是.在社会上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