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阿湘子 《政府法制》2009,(12):32-32
4月21日,在重庆市“宜居重庆”建设大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发表讲话。他妙解“安”字时说:上面是个宝盖,代表“房子”;下面是个“女”字,表示“妻室”,这形象地说明,一个人有了房子和媳妇,就可以“安”心了。  相似文献   

2.
“富贵怕见开花”,这是晚清重臣左宗棠说的一句话。此话看似平常,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花嘛!有开就有谢;富贵嘛,倘不知足,犹如花开,也会寥落。这叫“人不可贵极,贵极则祸;花不可盛开,盛开则败”。  相似文献   

3.
于丹在她的《论语心得》里对“惑”字做了一个解释:“惑”字上面是或者的或.意思是或者这样也或者那样,就是面对选择;下面是一个心,意思是面对选择,由心抉择。如果“或”太大,而“心”太小,面临的选择太多、太难,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肯定会把心压垮。  相似文献   

4.
“言禁”一词,并非笔者杜撰,而是从群众中来。所谓“言禁”,乃一些地方或单位领导对上级明文规定严格禁止的行为没有落实到位,仅仅停留在口头、表面上的“言禁”阶段。大会、小会上讲讲,广播、喇叭上说说,墙报、标语上写写,文件、简报上发发,总结、汇报上编编。有了这样的“言禁”,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减轻农民负担喊了多年,仍有增无减;禁止向企业搞“三乱”,仍屡禁不止;上级严禁搞地方保护,要求铲除制假、售假窝点,他那里依旧假货泛滥;中央大张旗鼓地扫黄,他那里仍然繁荣“娼”盛;上级严厉禁止贪…  相似文献   

5.
李晓珍 《中国监察》2011,(22):58-60
有人说,他是屡破大案的“高原神探”;有人说,他是守护百姓安宁的“高原雄鹰”;还有人说,他是一个为警察事业而生的人。然而,谁也不曾想到,他会在41岁,正值人生壮年的时候突然离去。  相似文献   

6.
双休日,我正在写稿,老婆对我说:“你就知道写稿.你说说你一年到头不是白白过去了吗?一点正事也不干……”我不服气地说:“怎么说我也辛勤的工作了一年,等会儿我作个总结给你看,我给你一个交待。让你看看你老公有多优秀。”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报名,即将开始了。相信所有的考生们,也一定和我当年一样,心情无比激动,正在为几个月以后的“律考”而磨拳擦掌了。“律考”是诱人的,也是残酷的。几个月的复习时间很短,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就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且会让你疲惫不堪;如果掌握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觉得游刃有余,非常轻松。可以说谁能掌握好学习方法,谁就能胜利!不拼时间,主要拼效率。下面以我的经历,浅谈一下学习方法,希望能对即将参加“律考”的同学有所帮助,因为我就是照这套方法,迈进律师之门的!首先,理论基础非常重…  相似文献   

8.
蝙蝠 《政府法制》2012,(12):28-29
一部《西游记》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不在于为我们提供了多少精神食粮;也不在于为我们提供了多少娱乐价值,而在于他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缺少必要理论指导的公务员,到底是要倒霉、失败的,是永远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和重用的。对于猪八戒同志,我们且不说他在天庭时因为受到“下半身”牵累,而莫名其妙地痛失了军种总司令的职位。经过基层14年的锻炼,为取经大业尽管抛头颅洒热血,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在最后大功告成,全体取经团成员被上级论功行赏、提拔任用时,八戒仍然只落得一个最后一名的下场!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必须纠正各种错误认识,才能保证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认为下列几种倾向必须纠正。 倾向之一:把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看成上面要搞基层只好被动去干,把一切工作开展看成只是为了应付上级布置的任务,对民主法治建设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表现在行动上,上级怎样说他们也怎样说,工作不沉下去,不对本地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像蜻蜒点水,得过且过,抓不住要点。开几次会大旗挥一挥,意义讲一讲也就算工作完成了。这种倾向违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10.
街头补鞋的冯老四有句口头语:“能宰的不宰,不如去跳海。”为了不让自己跳海,冯老四对客人基本上是见一个宰一个。这天他的摊上来了个顾客。这位顾客拎了一双破得出奇的皮鞋。鞋帮,开了;鞋底,断了;鞋面,也裂了几个大口子。那客人把鞋放下,小心翼翼地问:“老板,修这双鞋得收多少钱?”冯老四开口就想说,“这么烂的鞋还要它干什么,扔了算了。”但是话到嘴边却又咽回去了。他咽了口唾沫说:“你掏三十元钱吧!”  相似文献   

11.
冯仑 《法人》2011,(1):87-87
应该追求在法制基础上的系统效率,就是制度效率,降低人为之间不必要的辛苦。比如房地产,北京规划局的一个处,一般不到十个人,北京有多少项目?每个项目都要找他,他24小时跟你吃饭都吃不过来,效率不高。如果这件事情非常清楚,网上该批就批,不用吃饭、不用折腾、不用找关系、托同学、找上级搞定谁,大家都会轻松很多,效率也会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没有去江苏采访前,有办案工作经验的同志就对我们说,查办案件尤其是查办大要案,除了党委政府的领导外,离不开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支持和指导。到江苏后,接受我们采访的吴江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吴菊忠也说:“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办案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固然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必须得到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支持。而上级支持下级办案是其应尽的职责,应该给下级纪检监察机关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样,就会推动一个地方全局的办案工作。”他告诉我们,由于吴江市纪委把支持乡镇办案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乡镇办案工作取得了可喜成…  相似文献   

13.
渠文明是临县纪委副书记,临县在山西最西部。渠文明是山西省纪检系统在县纪委副书记岗位上工作时间最长的人。渠文明1950年出生,18岁参加工作,28岁入党,随即被选入临县纪委,一直到今天整整23年。别人说,渠文明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纪检岗位。老渠笑笑说:“就‘美好’下去吧,一直到老!”在临县,大家爱开老渠的玩笑,说他一是“著作等身”,二是“仇家累累”。“著作等身”是说翻开临县纪委20多年的文字档案,有2000多件是老渠经手搞出来的,有300多万字!光在媒体上发表的文章也有百余篇。“仇家累累”是说…  相似文献   

14.
历史人物的称呼以统一为好,好比马克思不宜写成“马克斯”,公孙鞅、卫鞅、商鞅三个名称可统一为一个名称“商鞅”,秦始皇应称赢政而不必叫他赵政。对战国初期的著名法家李悝,目前叫法颇不统一:有人把“悝”字读成“亏”(Kui);有人把“悝”字读成“诙”(hui);也有人把“悝”字读成“里”(li)。  相似文献   

15.
娄小青 《江淮法治》2010,(20):47-49
面对面舞池巧周旋反侦察毒贩屡“甩梢” 万事俱备。只待交锋! “马师”前些年曾认识了一个收过他“货物”的“下线”人物。这是个大户,差不多每次带的现金就数他多。后来,他觉得不能总闷着头干一种“买卖”,便拿出很多钱,转头去了青海开金矿。把钱往这上面投资,虽然也是违法开采国有资源,可总比贩那玩艺儿安全些,那玩艺儿只要被抓住,那是要掉脑袋的。50克以上,脑袋就保不住了,这个法我懂,他想。  相似文献   

16.
边沁说:“温和的法律能使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具有人性;政府的精神会在公民中间得到尊重。”这多少让人感受到法律原来也可以温情脉脉。然而,联想起社会上沉渣泛起的泛刑化思潮,似乎又让人觉得严刑峻法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早一段时间,曾有媒体报道,某地数百群众眼看女孩落水却无人施救,当时就有人鼓噪要设立所谓的“见死不救罪”。  相似文献   

17.
李博士到B厅报到的那天,发现厅长认错了一个字。何字?“惬”字。B厅是个文化单位,因此这个字的使用频率很高。厅长把这个字念成了框里面的“夹”。李搞语言出身,“惬”字当然是认得的。 一次,他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对同事小赵说,哎,我提笔忘字,这个字,你看——他取过一张白纸,写上“惬”字——到底读啥呀?小赵颇有意味地看看李,然后拖出辞海,翻了翻说,还是读“QIE”吧。 李很想纠正厅长这个小小的错误,但如何纠正,用什么方式他心里没谱,人家是一厅之长呀,可不能轻易伤了领导的自尊心。他很想有个机会,如读文件、讲演…  相似文献   

18.
他曾有两个承诺:一个是给村民的,他说,穷村不翻身,我就不回城;一个是给妻子的,他说,只做一任村支书,我就回城里陪家人。给村民的承诺,他做到了——昔日的穷村,变成了海岛上的“明星村”。但给妻子的承诺,却再也不能实现——2013年2月22日,他的生命因患肝癌走到了终点。  相似文献   

19.
张扬 《政府法制》2007,(1):12-13
作为话题,“官本位”已是“老生常谈”,是那种所谓“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东西。不过,既然“不说白不说”,那就不妨再说说;虽然“说了也白说”,但据说聊天消遣也是有益于健康的。十多年前,我到一个县级市去。那里的市委是“县处级”,市委办公室是“正科级”;办公室主任相当于科长,办公室副主任相当于副科长。陪我吃饭那个官儿是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也就是副科长,但他送给我的名片上紧接在“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头衔之后的括号内却印着三个字——“副处级”。其实,包括我在内很多人跟他打交道就因为他当着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与他是什么“级…  相似文献   

20.
掌上功夫     
司机小吴通过岳父的弟弟的关系调 到乡里,跟着党委李书记开小车,心情自 是很爽。 小吴可以说是走进了官场,慢慢地 开始研究起官场来,不断地学"官经", 注意研究身边的人和事。他在开车时尽 量保持缄默,李书记问什么就回答什么, 从不主动说一句话。当然,对李书记的一 切隐私一字也不外漏,诸如李书记在车 上与乡妇联主席或者是乡团委书记打情 骂俏、接吻搂抱等等事情,小吴一律看在 眼里,存在心里,从不说出只言片语。因 此,李书记对小吴比较赏识,在给上级领 导送礼时自己留一份,也不忘给小吴一 份,把小吴当作自己贴身的"小棉袄"。 李书记几乎每天都有名目繁多的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