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涉漏水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存在漏水原因难以查明、责任主体难以认定、损失难以确定等多方面因素,尤其是损失难以确定这一方面,将直接影响当事人诉讼利益的实现与否。受损一方高价索赔缺乏依据难获支持因漏水事件突发,且当事人经验不足,往往不能很好地保存事发时原因证据,且受损一方先前装修、购买家具的发票也常常没有完整保留,加之折旧问题,实际财产损失价值难确定。  相似文献   

2.
【裁判要旨】审理小区公共消防设施出现漏水等问题致使业主人身、财产遭受侵害的案件,关键要厘清该公共设施的所有权权属和所有权之外的管理权权属,并根据受害人的请求权基础来确定侵权之债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3.
刑法实施后,在单位犯罪案件的办理中如何适用刑诉法成为一个新问题,刑诉法的规定是针对自然人的,这些规定能否适用于单位犯罪,又将如何适用于单位犯罪,需要进一步探讨。一、在单位犯罪中,如何确定被告人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双主体,即包括单位自身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规定亦分为双罚制和单罚制。在双罚制的情形下,法律既追究单位自身的责任也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显而易见,单位自身是被告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也是被告人。后者的具体人数依具体案情确定,…  相似文献   

4.
城市供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供热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纠纷。除了供热合同纠纷外,侵权纠纷也占据供暖合同履行过程中纠纷的大部分。经常出现的侵权纠纷主要集中在供暖前暖气试水、供热过程中的暖气漏水以及供热管网的维修过程中。通常在确认责任承担问题上对供热设施产权界定非常重要,它直接涉及到承担责任主体。因此,本文力图通...  相似文献   

5.
论航空产品责任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产品责任主体是航空产品责任诉讼首要解决的问题,该主体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受害人权益是否充分保护和纠纷是否得以顺利解决。该主体具有天然的国际性,同时其因交织航空运输责任与产品责任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航空产品责任主体不仅包括一般商事关系的私法性主体,而且还包括负有检测、适航监管责任的公法性主体。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立法及司法实践对航空产品责任主体呈现出扩大化解释的趋势,其目的是顺应国际社会保护消费者权益人本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我国相关立法完善应关注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论机动车肇事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机动车损害赔偿案件中,确定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所谓责任主体就是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人,可能是肇事车辆的驾驶人,也可能是车辆的所有人。因为机动车驾驶人员的情况非常复杂,导致实践中对责任主体的确定也较为混乱。我国现在对机动车肇事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明确规定,对此我们不妨从世界其他国家的法律规定开始研究,找出规律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论船舶经营人在船舶碰撞中的责任主体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应当如何确定船舶经营人在船舶碰撞中的责任主体地位这一难点问题,从界定船舶经营人的概念入手,分析船舶经营人在海上运输中的法律地位,归纳、总结认定船舶碰撞损害责任主体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分析、论证,提出船舶在委托经营期间发生碰撞事故,船舶经营人应当作为责任主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学生春游活动是一个涉及到学生生命健康安全的一个敏感问题,一旦安全事故发生,如何确定责任主体,如何定性事故责任的分担,各方主体在承担责任时有无充分的法律依据,是否兼顾了公平公正的法律基本原则?学生作为社会主体的自由权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抑或政府的责任规避而遭到剥夺.  相似文献   

9.
针对应当如何确定船舶经营人在船舶碰撞中的责任主体地位这一难点问题,从界定船舶经营人的概念入手,分析船舶经营人在海上运输中的法律地位,归纳、总结认定船舶碰撞损害责任主体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分析、论证,提出船舶在委托经营期间发生碰撞事故,船舶经营人应当作为责任主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空抛掷物伤人事件屡见报端,司法实践中有时很难确定谁是真正的侵权人,此时如何确定赔偿责任承担主体,是解决此类案件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加害人不明时业主作为赔偿责任主体是否合理、责任承担形态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在加害人不明时由业主承担按份责任有助于对受害人的救济,从而预防损害后果,符合现代侵权法发展趋势,有利于实现法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1.
王权 《法庭内外》2021,(3):26-28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楼房,因通行、通风、采光等引发的相邻关系纠纷逐渐减少,但涉漏水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成为影响邻里关系的高发案件。漏水导致墙皮破损、地板家具被泡、线路电器损坏等损失,严重影响生活幸福感,还带来安全隐患。漏水问题也往往成为邻里矛盾的“导火索”,近年来因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频频见于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12.
确定由公司承担侵权责任的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公司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即认定公司侵权行为的标准,以区分公司的侵权行为和对外代表公司的自然人的个人侵权行为,从而确定责任的最终承担者;二是如何科学地界定法人的责任和其内部成员的责任,以使责任主体适格,使真正的责任人受到追究,从而维护公司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增多,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也越来越多,审理好这类案件已成为人民法院的重要任务。目前,由于立法的相对滞后,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在适用法律上遇到一些困难,在确定责任主体和诉讼主体、归责原则以及赔偿范围等问题上都存在不同认识和做法。本文拟就审判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关于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确定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只有确定了谁应该赔偿、谁是赔偿责任的主体,受害人才知道…  相似文献   

14.
在审判实践中,法院通常将因生产、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而歇业,撤销或名存实亡的企业的主管单位作为案件当事人参加诉讼,或在执行过程中鉴于上述原因直接裁定变更主体为企业的主管单位,并由其直接承担经济责任。这样做,一方面,由于主管单位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含义不同,出现认定上的混乱,如:清理责任、清偿责任、连带责任等;另一方面,又因主管单位承担责任的条件不明,致使主管单位不协助法院办案,上诉、申诉情况时常发生,为此,我们结合审判实践,就企业法人撤销后主管单位应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谈谈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披露侵权是以侵权主体的侵权行为为基础,没有侵权行为或侵权行为不能认定当然不存在侵权责任。侵权行为体现为信息披露人违反了信息披露的法定义务,不符合信息披露义务的要求。只有构成侵权才可能确定信息披露义务人承担责任。基于违反信息披露义务导致投资者的损失并不必然在违法行为人之间产生侵权责任,还须通过考究违法者的主观心理态度来确定责任归属。由于证券市场上信息披露主体的多元性以及对信息披露所尽义务的不同,决定了不同侵权责任主体适用的归责原则不同。  相似文献   

16.
位于北京郊区密云县的一个小区,十几户居民家中的供暖管道均出现漏水现象,户户损失惨重.住户李雪梅组织受损居民向开发商讨说法,开发商推托责任,不予赔偿.无奈,大家拿起法律武器,向法院起诉再讨说法.  相似文献   

17.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以来,一批违反责任制规定的领导干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责任追究。但在实际工作中,责任追究还存在一些不到位、不落实的问题。责任追究不到位的主要原因1.从责任追究的主体看,存在责任不明晰、追究不均等的现象。在认定责任追究的主体时,有的对违纪违法案件缺乏深入调查和科学分析,不能正确区分责任主体应承担的责任,以致出现了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与重要领导责任等互相混淆的问题。2.从责任追究的内容看,存在定性不准确、追究不严肃的现象。在界定责任追究的内容时,有的把党风廉政建…  相似文献   

18.
简婷 《中国检察官》2023,(10):30-34
事故调查报告对于危害生产安全刑事犯罪的事实查清、责任认定具有重要作用。事故调查报告因具有综合复杂性等特点,难以直接归入单一的法定证据种类,实践中存在事故调查报告如何作为刑事证据使用、检察机关如何审查判断等难题。明确事故调查报告根据采纳情况划分其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对报告内容及所附证据材料进行区分审查,从主体、内容、处理的程序规范性和事实认定、专门意见、责任认定的实质规范性进行全面审查,是事故调查报告审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快递是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其服务对象涉及各行各业,在为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的巨大贡献。同时由于快递行业的特殊性,快递也引发了不少法律纠纷。在处理快递合同纠纷时,不仅消费者对于责任主体认识模糊,不能及时准确找到责任承担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法官在处理相关案件时也经常不能够对快递合同法律关系研究透彻,从而导致裁判中对责任分配的不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分清快递合同纠纷中所涉主体,以及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各主体的责任承担以及承担的责任份额。  相似文献   

20.
严格责任在国内的许多学者的著作中直接表述为无过错责任,他们认为严格责任与无过错责任两者并无差别,可以直接换用。但中国著名的民法学学者王利明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严格责任与无过错责任两者还是存在区别。本文将对严格责任与无过错责任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正确区分,探索对于确定各自的构成要件、免责事由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的特殊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