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苏父子已融入眉山历史,“三苏文化”已成为眉山文化的代称。文章认为“三苏文化”与“坚韧图强,求是创新,团结进取,苦干兴眉”的“眉山精神”有历史的内在联系,对眉山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十分独特而重要。因而三苏的思想和人文精神、眉山精神、过去、现在和将来均是激励眉山人民继承创新、开拓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苏祠看园人     
叶茂 《廉政瞭望》2011,(17):64-64
眉山,因三苏而闻名,而三苏因有了眉山山水泽养,才有了万世敬仰的文才风流。因而,潜伏在眉山西南隅的这座三苏祠从不寂寞,这座“文献世家”的故居吸引着人们来此深味苏门之风。  相似文献   

3.
出于对“三苏”的景仰,我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去郏县拜谒“三苏”墓。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8):80-81
林则徐(1785—185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等。曾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是著名的爱国政治家、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5.
贤子谏父     
刘振宇 《求贤》2010,(12):51-51
孟尝君田文是战国时期四君子之一.以贤明练达著称于世。父亲田婴是齐国的宰相。田文是田婴之妾所生,生日正是五月五日,依风俗,这天生的男孩会克父。于是田婴吩咐将这个孩子扔掉,但生母却偷偷把儿子养大。  相似文献   

6.
家风是什么     
正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称门风。在我国,许多家庭都有立家规家训的传统,许多法律管不了和别人不便管的事,用家规就迎刃而解。好家规带出好家风,好家风培育出好儿女,这种好家风带入社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延续家兴业旺,普泽后世;实现和谐、文明、健康、富有的的幸福家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清代学者朱伯庐先生的《治家格言》,许多  相似文献   

7.
父是灯塔     
<正>我的父亲裴显合于1929年出生在山东省曹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家中上无片瓦、下无寸土。1944年家乡来了八路军,给地主扛活的父亲如枯木逢春,那时的他还没有枪杆子高,但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八路军。之后无论是打小日本还是连年的内战,父亲尝尽了南征北战、枪林弹雨的艰苦与惨烈。从此,只要见到了"南征北战"字词就会想起父亲,感觉上竟是那样的亲切。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相貌英俊、  相似文献   

8.
家风是作风     
正家风俗称门风。《颜氏家训》中说:"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家风关联着党风政风,它是折射作风的一面镜子,是透视党风的一个窗口;自觉处理好党性与亲情、家风与作风的关系,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学以增智,学以立身",把勤于学习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常态任务。圣贤由学而成,才能由学而得。一个政党会因学习而强大,民族会因学习而富强,同样,家庭会因学习而不断进步和发展。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操  相似文献   

9.
夏晓蓉 《廉政瞭望》2010,(22):61-61
11月6日,中央纪委宣教室主任崔少鹏一行在省纪委副书记任俊年、省纪委常委苏梅的陪同下视察了眉山市三苏祠廉政教育基地。调研组对三苏祠廉政教育基地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10.
陆睿  黄顺祥 《当代党员》2011,(12):40-41
一个年逾九旬的孤寡老人,一个出身农家的副厅级干部,当他们心手相牵,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便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1.
12.
正小时候,常听奶奶说一句俗语"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说的就是家风传承的道理。家风,又称作门风,是由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为人处世的风格、方式、原则决定的。有好的家风,也有不好的家风。记得奶奶在世时常常在家里评说,谁家有根基,谁家没根基。对有根基的,倍加赞赏;对没根基的,则不屑一顾。父亲也常常对我说:鸟随兰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格高,要跟有根基的人多交往,对没根基的人要多加小心。自家人和亲戚要与别人结亲,首先要打听对方家风好不好、有无根基,对家风不好的、没有根基的,往往不考虑,即  相似文献   

13.
家风是折射作风的一面镜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风俗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自先人至今延续下来的风气。家庭是人的第一环境,也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从家庭开始的。人的进步与发展、健康与幸福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一个良好的家风。对于领导干部而言,由于身份特殊,地位重要,社会关注度较高,群众往往也会从他的家风判断其作风。  相似文献   

14.
在北宋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背景下,苏洵怀着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感,力图使学问有用于当时.史学在他的学术体系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于是,他在治史的过程中往往将史学与现实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从而使其史学带有浓重的经世致用的特点.可以说,“求真”与“致用”是苏洵经世史学最为重要的两种理论风格,“求真”包括了史学之“求真”和历史之“求真”,“致用”则使其史学成为有用之学.  相似文献   

15.
苏祠看园人     
眉山,因三苏而闻名,而三苏因有了眉山山水泽养,才有了万世敬仰的文才风流。因而,潜伏在眉山西南隅的这座三苏祠从不寂寞,这座文献世家的故居吸引着人们来此深味苏门之风。这日,我跨进这黛瓦朱墙,翘檐勾心的苏祠大门,隔空访到一位奇人。她的存在,使这座宅院万物鲜活、气息宛在。奇人就是这里的讲解员——李晓苹。她本是演  相似文献   

16.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相似文献   

17.
邓海建 《学习导报》2014,(11):64-64
5月11日是母亲节。互联网上,人们晒出各式各样的"母亲元素",以表达对她们的感恩和敬意。有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与骄傲,都来自母亲。"这话听似煽情,却未必言过其实。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关系中,母亲所扮演的角色是沉重而深刻的。虽说"养不教父之过",但在孩子的教养问题上,我们又习惯于将之与母亲责任画上不太对等的。  相似文献   

18.
李喜庆 《党课》2014,(22):111-112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的继承和发扬靠学校,靠社会,当然更要靠家风。良好的家风不仅让众多人顶礼膜拜,心仪向往,而且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显赫和长盛不衰、兴旺发达的根本。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是后世学习的楷模。而家风的传承,一般靠的是口耳相传,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记忆所凝聚的家风,祖辈传给父辈,父辈传给子辈,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正1968年,周恩来的一个侄女赴内蒙古插队,由于表现好,经当地群众推荐,应征参军。周恩来得知后说:"你参军虽然符合手续,但内蒙古那么多人,专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们的面子上?我们不能搞特殊化,一点也不能搞。"周恩来还专门给相关同志提出:"你们再不把孩子退回去,我就下命令了。"这个侄女最终脱下军装,返回内蒙古草原插队劳动。临行时,周恩来说,我自己没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自己这一条路。  相似文献   

20.
[案例简介]石家庄市栾城县何先生的父亲生前合伙与人开办工厂,并于2004年3月向朋友李某借了1万元做生意。当时约定半年内还清欠款,并支付利息500元。但因生意亏损,何先生的父亲并未在约定期限内还清欠款。同年底,何先生的父亲因交通事故去世。他经营的工厂也随之破产。一些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